发展产业·美丽乡村——贺州市新媒体乡村行

11月13日,由中共贺州市宣传部主办、贺州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承办、贺州新闻网协办的“发展产业·美丽乡村——贺州市新媒体乡村行活动开始了,贺州日报、贺州电视台、天贺之城多家媒体齐聚一堂,一同前往铺门镇、信都镇参观游览特色景区、蔬菜基地等,感受贺州新时代下的工作成果,以及贺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发展产业·美丽乡村——贺州市新媒体乡村行

新媒体记者在中华石城前合影


感受石城天险之韵,赞叹古朴壮丽之美。

贺州市乡村新媒体行第一站先来到中华石城。

中华石城位于贺州铺门镇,因在古代的军事城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石城天险”之称。石城具有神、奇、古、稀四大特色,富有神秘感,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奇石、峭壁、山峰、古路深深吸引了前来参观的新媒体记者。


发展产业·美丽乡村——贺州市新媒体乡村行

中华石城


据了解,2009年,中华石城改名为封阳石城,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0月15日,贺州市展示的《潇贺古道》百米画卷中,融入封阳石城标志性城门和盘根错节的“长寿”古榕树,展示石城的古朴。


发展产业·美丽乡村——贺州市新媒体乡村行

中华石城



发展产业·美丽乡村——贺州市新媒体乡村行

中华石城


八步区铺门供港蔬菜基地初具规模

八步区铺门供港蔬菜基地看到,出口港澳的热销蔬菜长势良好,其中豆杯正是收摘季节,工人们正在放进冷库待运。据介绍,基地面积一万亩,目前已经种植5000亩,年产各类蔬菜约3万吨,产值1亿元。基地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实现人年均收入万元以上,为振兴乡村建设作出了贡献。


发展产业·美丽乡村——贺州市新媒体乡村行

疏菜基地


发展产业·美丽乡村——贺州市新媒体乡村行

疏菜基地


发展产业·美丽乡村——贺州市新媒体乡村行

疏菜基地


探秘封阳文化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底韵

封阳文化博物馆作为贺州市乡镇第一家非国有博物馆,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设置潇贺古道、封阳文化、民俗文化三个文物陈列室,馆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至唐宋、清、近现代民俗文物600多件。


发展产业·美丽乡村——贺州市新媒体乡村行

文物


目前,该馆已完成馆舍修缮、门楼及围墙建设等工程,并在进一步完善展厅工程中,计划在2018年底完成项目并对外免费开放。建成后可作为广西文物专业人才培训和封阳历史文化学术研究基地,同时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封阳地区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见证物,传播封阳文化和历史知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封阳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博事业的发展。

浪水山庄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有300多年历史。


发展产业·美丽乡村——贺州市新媒体乡村行

浪水山庄


浪水庄园保留了“两广”特有的建筑风格,庄园的布局排列整齐、规模恢宏,从空中俯看似一座“城”,是目前湘、粤、桂三省(区),方圆几百里内保存最完好的私家庄园。


发展产业·美丽乡村——贺州市新媒体乡村行

浪水山庄


发展产业·美丽乡村——贺州市新媒体乡村行

浪水山庄


祉洞古寨

信都祉洞古寨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全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寨中街巷纵横,屋宇相连,形成一门进、十一门出的建筑格局。


发展产业·美丽乡村——贺州市新媒体乡村行

祉洞古寨



清末在外为官者达数十人,是信都有名的“书岛”和“官宦之乡”。


发展产业·美丽乡村——贺州市新媒体乡村行

祉洞古寨


发展产业·美丽乡村——贺州市新媒体乡村行

祉洞古寨


摄影:黎日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