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家長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

今年人工智能在商業上的應用,井噴式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馬雲的無人餐廳、無人加油站和無人超市;德勤的無人財務;京東的無人物流倉;甚至還有無人警局...這些似乎都意味著一個偉大時代的來臨。正如百度李彥宏所說:從金融到房產、教育、醫療等,能想到的產業都會因人工智能而發生變化。

人工智能是否能給每個人帶來驚喜,或許得在不久的將來才能得到應驗,2017年7月20日,國務院發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對我們到底意味著什麼?將對我們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馬雲曾說:很多人輸就輸在,對於新興事物,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面對人工智能的“勢不可擋“,你看見了嗎?看懂了嗎?行動了嗎?

人工智能時代,家長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

阿爾法狗戰勝了李世石,對於人工智戰勝或者說替代人類的擔心,就從隱憂,變為了讓人不得不正視的現實。李開復更是語出驚人:未來10年,50% 的人將要失業。比如說交易員,助理,秘書,中介,這些事情,它都會比人做得更好。以後都失業了誰會取代你的工作呢?就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影響的第一步,是替換簡單重複勞動,這已經現實發生,智能機器人已經替代了流水線的大量產業工人。人工智能影響的第二步,是那些看起來像創造性勞動,但缺乏深度思考的工作,比如美工、作曲、新聞記者等等,它們也會逐漸被替代。人工智能影響的第三步,是機器人來思考,輔助人類的創造性工作。

回看人類的發展歷程,從工業革命開始,工業化推動了我們從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勞動者從農民變為工人;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信息技術革命,高度自動化的生產,讓很多產業工人失業,但是創造出了很多新的服務業崗位,具備能力的人轉變為智力服務者。

科技的進步並沒有奪走了我們的工作,而是對人才的要求不同了,能力結構發生了變化。如果你未雨綢繆,看到這個趨勢做好準備,那麼,大變革意味著大機遇。如果你只是抱怨“機器”搶走了你的工作,敵視科技的進步,那麼,你的聲音可能只會湮沒在歷史前進的滾滾塵煙裡。

那麼,在人工智能的未來,什麼樣的人是站在潮流前端的人?

開發人工智能的人、與人工智能協同工作的人。

這兩種人在技能層面的共性就是:編程。

編程,是和“機器”溝通的語言。不論是開發人工智能,還是與它們協同工作,你都要會用“機器”聽得懂的語言和它們交流。因此,從技能層面來說,編程將是人工智能時代的必備基礎。已經將計算科學(Computing)”列為基礎必修課程的英美等發達國家,推廣編程教育的觀點是:編程技能已不僅是信息產業對人才的需求,而將是所有產業的需求。

產業需要的也不僅是軟件專業人才,而是掌握編程技能的產業專業人才。對此,我國政府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於樂的編程教學軟件、遊戲的開發和推廣。”

人工智能時代,家長應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

孩子們面對日新月異的時代變化,需要學習編程來提高競爭力,那麼家長在孩子的編程學習過程中具體可以做些什麼呢?

1.給孩子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

不管是電腦設備,還是自己的空閒時間,既然決定要讓孩子開始學習編程(其實學任何其他東西也是一樣),在這些硬性條件上必須幫孩子都打點好。系統太老?軟件太舊?升個級都不麻煩。沒空陪孩子、怕孩子影響視力?只要合理安排好時間,這些都能克服。

2.讓孩子學會獨立進行操作

孩子剛開始學編程的時候,都會習慣每一步都跟著老師一樣做。家長必須在平時的家庭練習中引導他們學會獨立操作,可以看一段,停一下,然後自己做,慢慢適應。孩子進行操作的過程其實就是他消化、理解、記憶的過程,因此一定要讓孩子執行操作,哪怕結果是不對的。因為我們必須要懂得:葫蘆畫瓢在結果上看起來很美好,但是效果其實是很差的。

3.給孩子完整的編程時間

睡前十分鐘匆匆忙忙趕個編程作業?平時練習做到一半就不做了,然後爸爸媽媽幫忙收個尾?這種做法其實就跟沒有學一樣。編程其實很有趣,但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項學習的內容,開始了,就應該認真地當做一門課程來完成,這樣不僅效率高,靜下心後,孩子對課程的理解和認知也會更透徹,也才利於孩子對編程專業知識的吸收。

4.編程學習中受挫多鼓勵孩子

在編程學習過程中,碰到問題是很正常的事,我們要鼓勵孩子們,遇到問題多問,多嘗試,得到解答後,一定要讓孩子重新去做一遍,這樣才是真的“學會了”。至於之後要不要堅持走信息學競賽路線,或者學習更難的工程語言,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而定。但懂得編程知識,對於他們將要面對的人工智能時代,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