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西方馬戲與中國雜技

起源於古希臘奧林匹克競技的西方馬戲,如今在中國神州大地的很多大型遊樂場所都能看到它們的影子。人們在遊覽景緻、觀賞動植物和參與遊戲運動的同時,主要就是帶著孩子興致勃勃地觀賞馬術、馴獸、空翻、魔術、走鋼絲、巡遊等節目表演。

說起馬戲,第一個馬戲團誕生於十八世紀,是由“馬戲團之父”菲利普·艾斯特利(Philip Astley)在倫敦創立的。馬戲的英文名稱是”circle”(環形廣場),菲利普首創了在圓形場地舉辦馬戲表演,他打造的圓形馬戲團讓所有觀眾都能清楚地欣賞表演,這種加了蓋頂的圓形馬戲場就是馬戲團形成的標誌。

馬戲常常包括舞臺雜技、空中雜技、動物表演、滑稽小丑、魔術等。觀看馬戲節目,要具有良好的觀賽禮儀。當演出很精彩時,應給予熱情的掌聲;特別精彩時,可以起立鼓掌;當節目表演出現失誤時,應給予演員鼓勵,不要喝倒彩,也不要發出噓聲;失誤後再次表演成功的,應給予更熱烈的掌聲。觀看動物表演時,要時刻牢記,動物是有野性的,為了自身安全,不要激怒和驚嚇動物。觀看錶演時,不要使用閃光燈或者發出尖叫聲驚嚇動物,不要給動物扔食物。

中國雜技()最早出現在秦漢(時稱角抵)。古時“雜技”被稱為把戲、雜耍等,那些江湖藝人們一直處於不被看重的邊緣地帶,新中國讓雜技成為了一門藝術,並且登上了舞臺表演。

隨著時代的發展,雜技創作開始多樣化地整合各種藝術資源,舞蹈、戲劇、音樂、武術等巧妙結合,加上靈活多變的舞臺效果和電子音像,讓中國雜技具有了自身的民族風格和藝術特色。

中國雜技包括頂技、車技、繩技、蹬技、抖空竹、轉碟、鑽地圈、走鋼絲、獅子舞、軟功、爬竿等,也包括部分動物和馬術節目。

雜談:西方馬戲與中國雜技

training animals 馴獸

雜談:西方馬戲與中國雜技

tightrope walking 高空走鋼絲

雜談:西方馬戲與中國雜技

hooper’performance 套環表演

雜談:西方馬戲與中國雜技

trapeze acts 高空鞦韆

雜談:西方馬戲與中國雜技

clown 小丑

雜談:西方馬戲與中國雜技

circus parade 巡遊

雜談:西方馬戲與中國雜技

diabolo performance 空竹表演

雜談:西方馬戲與中國雜技

plate spinning 轉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