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遍天下無敵手

吃瓜賞畫讀金庸(七)

打遍天下無敵手

《胡斐》董培新

題記 | 董培新

開心需要酒,別離需要酒,

放蕩需要酒,冷靜需要酒,

打遍天下無敵手需要酒,

小胡斐也需要酒.....

《雪山飛狐》是金庸最好看的一部短篇,作者大量採用了所謂“水平視角”的現代文學藝術表現手法,通過不同人不同角度的敘述,逐步拼圖,逐步梳理,最終展現給讀者一段緊張離奇、令人血脈賁張的故事,箇中情節一波三折,懸念紛呈,令人愛不釋卷。


打遍天下無敵手

《胡斐與苗人鳳決鬥》董培新

而結尾一問更是金迷心目中最大的“千古謎題”,令人沉溺其中,如痴如醉。

胡斐到底能不能平安歸來和他相會,他這一刀到底劈下去還是不劈?


小說中大量運用了烘托對比的方式,表現出各種美與醜、善與惡、真摯與虛偽、勇敢與怯懦的對立,啟發讀者對人性本質產生深刻的思考。

而在營造氣氛、鋪墊懸念方面,烘托對比的手法更是被金庸運用的出神入化。


打遍天下無敵手


大俠胡一刀與“打遍天下無敵手”苗人鳳之間的幾場惡鬥,是小說中最核心的情節,兩位當世高手雖惺惺相惜,卻因上代的恩怨與彼此的誤會,不得不展開生死相搏,其中過程高潮不斷,精彩迭出,最終以因奸人作祟,胡一刀被苗人鳳誤傷,毒發身亡這樣的悲劇而結局,令人扼腕。

胡苗鬥之間,除了刀光劍影的鬥武以外,實際上也穿插著推杯換盞的斗酒。

金庸雖然對這些斗酒的場景輕描淡寫,遠非松鶴樓、聚賢莊、醉仙樓那樣濃墨重彩,但也是駕輕就熟地運用烘托對比的手法,刻畫了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徵,塑造了當世豪俠快意恩仇,至情至性的鮮明形象,並更讓人慨嘆造化之弄人,命運之無常。

打遍天下無敵手


董培新的畫中,胡苗斗酒的描繪並不是酒酣耳熱、劍拔弩張的當面對局,而是兩人初遇、山雨欲來的無形交鋒。


打遍天下無敵手

《胡苗初遇》董培新

(注:這幅畫掃描效果不佳,十分遺憾,文末有橫屏大圖,望能對觀賞體驗有所改善)


我們先來看看香港知名媒體人劉天賜是如何解讀董培新這幅畫的。

這幅畫所畫的景象,已“勝於千言萬語”。

畫的右手面,胡一刀正在一盞孤燈之下,左手抱著一個小嬰孩的頭,右手食指放在小嬰孩的小唇上,猶如引他吃奶。觀者看見胡一刀的眼垂下,全力集中在嬰孩面上,嘴角不期然流露笑意。

可是在他後面有八條大漢,面部不掛一絲表情,因為遠離光源,個個面部都是灰暗暗的,襯托出嚴寒的殺氣。還有一位已按著腰間掛刀,準備戰鬥。這是光與暗、柔與剛、愛與恨的強烈對比!

圖畫另一邊左下角,坐著一箇中年男子,木字口面,一盞油燈打亮他的臉。這位仁兄雙目低垂,似在入定,唯左手攏一小碗酒,右手挨近小壺,前面放了一個長形包袱,上書“打遍天下無敵手”。

這爿小酒館將快動武的形勢,已躍然紙上。山雨欲來風滿樓,未動刀槍拳腳,未有半點聲音,觀者已覺得“好戲就在後頭”! -《好戲就在後頭》(劉天賜)


專家已經把這幅畫傳遞給觀者的感覺淋漓盡致地解讀出來了,我們無意再畫蛇添足,只是做點補充的闡述。

董培新這幅畫也是充分運用了烘托對比的手法來營造氛圍,並高度契合地還原了書中的描繪。


打遍天下無敵手


比如說胡一刀的容貌:

這人生得當真兇惡,一張黑漆臉皮,滿腮濃髯,頭髮卻又不結辮子,蓬蓬鬆鬆的堆在頭上。我一見他的模樣,就嚇了一跳,心想:‘你奶奶的,從哪裡鑽出來的惡鬼?


打遍天下無敵手

而苗人鳳:

只見他身材極高極瘦,宛似一條竹篙,麵皮蠟黃,滿臉病容,一雙破蒲扇般的大手,攤著放在桌上。我說他這對手像破蒲扇,因為手掌瘦得只剩下一根根骨頭。

如此生動的再現,說明了畫家對金庸故事細節的熟稔,如同金庸所讚許的:

長期在心裡醞釀的藝術作品,一出來果然不同凡響。

這本畫冊裡的每一幅畫,都是董培新先生在讀了金庸小說之後,在心中思考數十年或者十幾年的成果。 -《數十年的藝術醞釀》(金庸)

打遍天下無敵手

這胡一刀與苗人鳳,一個意態張揚,嬉笑輕鬆;一個沉默冷峻,神色木然。這一動一靜的對比,使人物性格特徵的刻畫一目瞭然,跌宕展現了惡戰將至的緊張氣氛,更使人對戰局結果產生了懸念。

苗人鳳身後站立的田歸農等人則面目兇狠,眼神叵測,“瞪著眼睛瞧胡一刀”,這又與胡一刀襁褓中的嬰兒形成鮮明的對比,尤其嬰兒身上衣裳的一點亮色和桌上蠟燭的火苗更強化了這種對比,為這個濃重的墨黑畫面所營造出來的緊張窒息氛圍注入了一抹活潑明亮的希望之光。

醜惡與天真,兇狠與無邪,這完全的對立,進一步激起了人們對畫中人物命運的關注。


打遍天下無敵手


畫面佈局採用近似“散點構圖”的方法,畫中並沒有絕對的中心,人物位置沿著不同的平行線依次分佈,無論是胡一刀、苗人鳳還是身後站立的田歸農一干人等,面目神態都清晰可見,勾勒細微之處不相上下,光影明暗分配固然有所差異,但也基本照顧到了各個角落。(“散點構圖”的經典作品如法國印象派大師德加的《舞蹈課》,可在文末欣賞)

然而,觀眾的眼光,卻總擺不脫苗人鳳桌上裝著利劍的包袱。雖然處在畫中偏下一角,但在平淡而有點昏沉的整體色調映襯下,這個包袱比嬰兒身上衣裳更加明亮,更加突出,原來,這才是畫家想營造的視覺中心,並以此來將懸念烘托到極致。因為,包袱上有著幾個大字,“打遍天下無敵手”!

既然是無敵手,那麼接下來的對決將會是誰勝誰負?

往期回顧

先來段引子 - 吃瓜賞畫讀金庸(一)

第二段引子 - 吃瓜賞畫讀金庸(二)

蕭峰 | 劇飲千杯男兒事

蕭峰 | 雖萬千人吾往矣

蕭峰 | 教單于折箭,六軍辟易,奮英雄怒

射鵰 | 醉仙樓斗酒

下篇關鍵詞:李志清,黃蓉

如果勾起了你的回憶,如果你覺得好玩,歡迎轉發分享點贊!歡迎給我們留言!有錯的地方歡迎給我們指正!

打遍天下無敵手

《胡苗初遇》董培新

打遍天下無敵手

《舞蹈課》德加(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