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讓孩子吃“苦中苦”,變成了家長的“預謀”,換來的將是憎恨!

都說現在的孩子貪圖享受,不能吃苦;現在的孩子是溫室的花朵,不能經歷外面的風風雨雨;現在的孩子心理脆弱,一點小風小浪就能讓自己擱淺在成功的彼岸,無法前行。

是的,我們得承認,現在的孩子,過慣了養尊處優的安逸生活,從小到大一帆風順,一路走得太順,連點像樣的挑戰都沒有碰到;現在的孩子擁有我們祖輩累積了幾輩子的幸福和財富,已經算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他們還乳臭未乾、毛毛躁躁就已經叫囂著“未來一定屬於我們,成功一定屬於我們!”

當讓孩子吃“苦中苦”,變成了家長的“預謀”,換來的將是憎恨!

面對這種情況,當父母的憂慮了、害怕了。擔心我們的孩子受不了雷電的驚嚇、狂風的考驗;擔心我們的孩子受到委屈,會在失敗中一蹶不振,永不翻身。所以,我們希望讓孩子早點吃點苦頭,不至於苦難來臨時慌了手腳。

一個小男孩學騎車,旁邊站著他的父親。沒有一句指導,沒有一絲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終於,孩子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傷心欲絕。父親依舊是那麼筆挺地站著,眼中滿是冷漠與無動於衷。孩子多麼渴望爸爸的鼓勵,沒有;孩子是多麼渴望爸爸的擁抱,還是沒有。只有那雙空洞的眼睛,讓孩子感到冷酷與無情。終於,孩子不哭了,倔強地站起來,跨上車,開始又一次的嘗試。父親早已是興趣索然,轉過身,邁著大步,走了。身後又是一陣金屬與地面的摩擦聲,父親只是不經意地回了一下頭,手卻在顫抖。孩子站起來,想著父親冷漠依舊日的眼神,淚水不由自主地滑過他的臉頰……只有做過父母的我們才會和故事中的父親感同身受,才能夠明白父親在沉默之中蘊含的那些熱切的鼓勵。

可是做兒子的卻不一定會明白,於是這個故事就有了兩種結局。

一種結局是小男孩能夠理解父親的苦心,能夠感悟到這無言的內涵。這沉默的父愛會指引著兒子一步步成長,成為一個像父親一樣的男人。

一種結局是小男孩不能夠理解父親的用心良苦,也許這一幕會永遠印刻在兒子的心頭,縱使走到天涯海角,他也不會忘記父親那深沉複雜的眼神,因為那眼神中沒有他所期待的力量。

一個故事,兩種結局。父母肯定希望孩子是第一個結局裡的小男孩,能夠懂得、理解父母的苦心。

而現實就真的如父母所願嗎?

當讓孩子吃“苦中苦”,變成了家長的“預謀”,換來的將是憎恨!

我們永遠不能把想象、希望當作孩子未來的賭注。

我們讓孩子吃苦,是害怕孩子不願吃苦,不能吃苦。

我們要讓孩子吃苦,是害怕我們太過關愛孩子,捨不得讓孩子吃苦。

的確,這世上願意吃苦的人確實不多,沒有幾個人能把吃苦當成一種享受。

所以,我們總是教育我們的孩子,“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並且認為這是不言而喻、顯而易見的事情,並不需要對孩子解釋什麼。

可是孩子會疑惑,會不解:吃苦的意義何在?我們為什麼要吃苦?明明可以坐公交車,為什麼要打著吃苦的名號走著去學校?明明可以去享受美食在舌尖舞蹈,為什麼卻被告知因為要吃苦,所以不能享受?

我們做父母的總是很容易走極端,對孩子好,就挖心掏肺地溺愛孩子、嬌慣孩子,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聽說吃苦好,就讓孩子做家事、洗衣服,孩子需要幫助也不伸手,孩子苦苦哀求也不心軟,美名其曰為孩子好,讓孩子早點體會社會的艱辛。殊不知,孩子可能還有作業沒有寫,還有課外活動沒有體驗;殊不知,孩子這時候最希望得到的是一句安慰,一個鼓勵,而不是父母的默不作聲。

做為父母,我們總是忘記自己已經是個成年人,總是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我們不能說吃苦好就讓孩子經歷一些莫名其妙、沒頭沒尾的苦。我們不能因為我們覺得吃苦好,就單純地把吃苦當作目的。

我們要知道吃苦只是一種手段,而並非最終目的。

當讓孩子吃“苦中苦”,變成了家長的“預謀”,換來的將是憎恨!

讓孩子在吃苦中經歷一些坎坷磨難;讓孩子在吃苦中明白堅持的魅力;讓孩子在吃苦中體會人世的艱辛;讓孩子在吃苦中擁有勇於奮鬥的勇氣;讓孩子在吃苦中把人生演繹得多姿多彩,這才是真正的吃苦。

吃苦的意義在於,讓孩子在吃苦中學會成長,而不是以成長為代價讓孩子吃苦。

如果吃苦變成了目的,教育也就失去了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