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男人:謝謝有你,讓中國這麼了不起!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男人:謝謝有你,讓中國這麼了不起!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男人:謝謝有你,讓中國這麼了不起!


一橋飛架三地,大海變通途

1983年,香港富商胡應湘提出要在香港與珠海之間建一座跨海大橋,許多人都覺得他瘋了。

香港和珠海之間的海面相隔36海里,而且長年臺風肆虐,來往兩地只能靠坐船或者轉道深圳。

而當時的中國剛剛改革開放,國內連一條高速公路都沒有。要在這片海域建起一座大橋,無異於天方夜譚。

十幾年後,香港澳門相繼迴歸,這個幾經波折的項目再次被提上議程。

又經過多年的協商和勘測,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才正式開工。

直到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終於正式通車運營了。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男人:謝謝有你,讓中國這麼了不起!

延續35年的夢想,整整9年的艱苦建設,這座不可思議的跨海大橋終於橫空出世,震驚了全世界!

這座大橋到底有多牛?看看它創下的世界記錄就知道了:

它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55公里,是日本瀨戶大橋的1.5倍。

它是世界最“準”的大橋,33節沉管隧道在海底無縫對接,誤差卻不超過2釐米。

它還是世界最堅固的大橋之一,120年的使用年限,即使是上個月來勢洶洶的超強颱風“山竹”,也不能撼動它分毫。

業界稱它是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英國《衛報》更驚呼這是“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1956年毛澤東在武漢暢遊長江時,看著即將建成的武漢長江大橋,心中喜不自勝,欣然填詞:“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60多年後,這座長度相當於33個武漢長江大橋的跨海大橋,奇蹟般地出現在中國的土地上,把茫茫大海變成了一片坦途!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男人:謝謝有你,讓中國這麼了不起!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男人:謝謝有你,讓中國這麼了不起!

不靠外援,咱們自主攻關!

這座讓人嘖嘖稱奇的港珠澳大橋,堪稱人類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超級工程。

在此之前,誰也不相信中國人真能把大橋造出來。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男人:謝謝有你,讓中國這麼了不起!

港珠澳大橋興建之初,就面臨著建設外海沉管隧道的難題。

當時,全中國的沉管隧道工程加起來還不到4公里,工程經驗非常匱乏。而這次,還要在外海環境下建沉管隧道,難度更是翻了好幾倍。更要命的是,工程經費也非常有限。

一缺技術經驗,二缺資金支持,不缺的只有難度和風險。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一個叫林鳴的男人毅然扛下了造橋的重任。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男人:謝謝有你,讓中國這麼了不起!

作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上任之初,林鳴便滿世界地取經。

聽說韓國在建巨加跨海大橋,林鳴就帶著團隊來到韓國釜山,好聲好氣地懇求對方讓團隊進去參觀,學習一點經驗,結果人家二話不說就拒絕了。

後來聽說巨加跨海大橋的沉管隧道是荷蘭工程師負責安裝的,便馬不停蹄地趕到歐洲,找當時最先進的荷蘭公司合作。

結果荷蘭人獅子大開口,張嘴就要15億,而林鳴能籌備的資金最多也就3億。

談判過程不僅艱難,最後還被傲慢的荷蘭人羞辱了一頓:“你們又沒技術又沒錢,那我們只能給你們唱首祈禱歌,祝你們好運了!”

在外面接二連三地碰壁,林鳴終於咬咬牙宣佈:“大不了咱們自主攻關!”

豪言壯語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卻是難之又難。

在沒有國外成熟經驗借鑑的情況下,林鳴和他的團隊每一步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他曾感嘆:“33節沉管,裝上去,對接好,像連續33次考上清華,難度可能還要更高。”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男人:謝謝有你,讓中國這麼了不起!

2013年5月,整個團隊不眠不休奮戰了96個小時,才把第一節沉管隧道安裝成功。

那一刻,人們欣喜萬分,林鳴卻絲毫不敢掉以輕心。因為接下來每一次的安裝,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新問題。

安裝第15節沉管時,不僅遇上了罕見的低溫,還有一米多高的大浪,有的工人差點葬身海底。

在這麼危險的情況下,整個團隊沒有一個人退縮,大家想盡辦法先後安裝了3次,才終於成功。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男人:謝謝有你,讓中國這麼了不起!

經過多年的實地操作和技術攻關,林鳴終於摸索出了一套新的安裝方法。

到了2017年5月安裝最後一節沉管時,整個團隊也從當初的戰戰兢兢,變得自信滿滿。

這次安裝按照傳統方法,至少要8個月才能貫通,用了我們自創的新方法,居然只用了1天!1天!1天!

這個夢幻般的數字,凝聚了林鳴和整個團隊十幾年的心血。“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正是林鳴最好的寫照。

更難得可貴的是,大橋在建設過程中,還主動引入了第三方環保顧問,確保對環境的影響程度最小。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男人:謝謝有你,讓中國這麼了不起!

如今的大橋兩側,碧空如洗,煙波浩渺,還時不時有可愛的中華白海豚躍出海面。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男人:謝謝有你,讓中國這麼了不起!

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國精神!

港珠澳大橋這樣的超級工程,只是日新月異的現代中國的一個縮影。

在這樣的超級工程背後,是無數個像林鳴一樣嘔心瀝血的科技工作者在默默堅守。

你坐過高鐵嗎?坐上一日千里的高鐵,我們可以在北京吃完早餐,接著去上海趕中飯。

90多歲的潘際鑾院士,被稱為“中國焊接第一人”,是他開創了高鐵鋼軌的焊接技術,讓中國高鐵迅速崛起。他的身價超過千億,卻每天騎自行車上班。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男人:謝謝有你,讓中國這麼了不起!

你聽說過“天眼”嗎?

“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能收到一千多光年外的電磁信號,甚至有可能收到外星生命的信號。

如此精密的系統,足足領先了其他發達國家20年。

而“天眼”之父南仁東先生,卻一直活得非常低調,鮮為人知。許多人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還是在他去世的時候。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男人:謝謝有你,讓中國這麼了不起!

當年,某國的航母艦隊還在我們家門口耀武揚威,而一個人的回國,就讓那支航母艦隊後退了100海里。

這個人叫黃大年。2009年,他放棄了英國優越的生活條件,毅然回國。

人們稱他為“用生命叩開地球之門的海歸教授”,7年間,他沒日沒夜地工作,帶領團隊為中國的“巡天探地潛海”事業保駕護航,直到自己因病逝世。

直到離世前,他還念念不忘年少時立下的誓言:“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男人:謝謝有你,讓中國這麼了不起!

幾十年前,當我們動不動就被外國威脅的時候,有一個人毅然離家,隱姓埋名30年,為中國造出了第一代核潛艇。

這個人叫黃旭華。當初離開家時,他的母親60多歲;再次相見時,母親已經90多歲高齡,母子兩人相對痛哭,卻依然無怨無悔。

他此生最大的驕傲就是,沒有一萬年,只用了十年,我們就建造出了自己的核潛艇。

正因為有了這些人,正因為有了他們忘我的付出,如今的中國,才會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天,中國的公路鐵路橋超過100萬座,全球最長的10座跨海大橋,有7座來自中國。

今天,中國的高鐵總里程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2萬公里,佔全球高速鐵路里程的60%之多。

我們活得越來越方便,出門不帶錢,拿出微信、支付寶掃一掃,照樣能吃喝玩樂。

我們活得越來越有底氣,無論遇上利比亞戰亂,還是日本末日颱風,只要你有中國護照,祖國就會來接你回家!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有無數偉大的科技工作者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點亮了民族的精神,撐起了祖國的脊樑!

700多年前,愛國詩人文天祥曾在零丁洋上留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

700多年後,在這片大海上,一座神話般的大橋凌空而起,繼續見證了中國的奇蹟。

謝謝有你,每一個默默奉獻的科技工作者們!因為有了你們,我們的中國才會這麼了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