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的未婚女性想找高富帅,是应当鼓励,还是不切实际?

48岁的未婚女性想找高富帅,是应当鼓励,还是不切实际?

1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很有意思:山西太原某相亲角,一位82岁的老奶奶来为自己的女儿找对象。

老奶奶说,闺女今年48岁,至今未婚,职业是银行大堂经理,长得还不错。

找对象的要求是:个子高,长得好看,有一个好的工作。

有人问老奶奶,闺女为啥拖到48岁还没结婚?老奶奶的回答一是因为工作忙,还有一点就是曾经遇人不淑。

老奶奶还说,女儿自身条件不错,始终不愿将就,“个子低的不愿意,长得难看的不愿意,工作不好也不愿意,着急也没办法。”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女儿都48岁了,终身大事还得靠82岁的老母亲操心。我不知道母女俩就这个问题是否仔细沟通过?如果女儿一直没遇到合适的,愿意过单身生活,作为母亲应该充分尊重女儿的选择,时代早就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单身没什么不好。

但如果女儿还想嫁人,这择偶条件大叔觉得有点不切实际,你想啊:个子高,长得好看,还得有个好的工作,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高富帅吗?

48岁的未婚女士还想找高富帅?这是长期看韩剧的结果?还是内心从未长大?以为自己是许晴?看来,这公主病不仅病情严重,还病程不短......

当然,大叔并非认为女人单身到一定年纪,就得降低要求,可老这么不现实,估计到60岁了,您同学都儿孙满堂了,您说不定还每天眼瞅着窗外等着白马王子从天而降吧?

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凭什么48岁、58岁的中年油腻男、半老头子可以找年轻貌美的,48岁的大龄单身女子就不能惦记高富帅?你这是性别歧视!

对于前者,大叔也是坚决鄙视的,因为很多老少配都掺杂了金钱和功利的因素,那种“郎财女貌”绝对是“豺狼配虎豹”,而此类“各取所需”且“各怀鬼胎”的婚姻也必然会催生出各种新时代的潘金莲和西门庆!

然而,大叔厌恶那种“钱色交换”式的婚姻,也不赞成把婚姻变成不切实际的幻想。

如果说,兜里有几个臭钱的中老年油腻男总喜欢用自己的权势去换取年轻美女的身体资源,不少优秀的单身女性的择偶却往往陷入了另一个误区:她们对未来的另一半存在理想化、偶像化甚至完美化的倾向。

因为择偶要求高,只好孤单寂寞冷。

2

这些年,大叔一直在全国各地许多相亲交友节目中担任情感导师的角色,确实亲眼看到很多非常漂亮、非常优秀、非常出众的女孩子,在相亲台上左顾右盼、左选右选、左挑右挑,最后一个又一个男人在她身边擦肩而过,她站成了“钉子户”,爱情始终没来,怨气却已爬满双颊。

她们不懂得“梦想照进现实”的道理,死抱着梦中情人的模板不放,甚至用套数学公式的方法来选择另一半,稍有不符就拒绝,就退缩,就放弃,自然在寻爱的道路上总是形单影只、孤独寂寞了。

我记得曾经在南方某电视台的一个相亲节目中,看到一个人气极高、当场拒绝过无数男嘉宾求爱的美女模特小嫣,通过一个VCR公开了自己的择偶要求:

他要身高一米80以上,他要帅气的好似翻版吴彦祖或金城武;他的学历不能低于硕士,他要月入3万,房子必须北京四环以内,车子不能是国产的;他要有责任感、幽默感,他要声音有磁性,晚上说话听起来就像赵忠祥,不能有地方口音;他不能抽烟、喝酒、不能手机经常关机,不能有异性好友;要随叫随到,要温柔体贴,要会说甜言蜜语,生气了要会哄她,在家里要绝对服从她,她说一他就不能说二......

当VCR在不停播放她没完没了的择偶条件时,现场作为情感导师的我就忍不住直言相告:“对不起,此人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小姑娘还老大不乐意,当场反驳我:“谁说没有这种男人,言情小说,韩国偶像剧里大把啦,凭什么那些电视剧里的女主角可以拥有,我不行?如果找不到,我宁可不嫁!”

小嫣的一番话说得我无言以对。是啊,现在电视台天天播放的偶像剧不一直在渲染这些完美无缺的情人吗?女人天生爱做梦,既然她们爱看电视剧,就会相信电视剧里描绘的生活,就会情不自禁地爱上电视剧里那些帅哥明星扮演的白马王子,然后被这种想象复制到生活中。这位女模特显然就是这样按图索骥。

作为一名情感大叔,我不禁痛恨起那些“不负责任”的偶像剧,是你们在误导那些单纯的小姑娘!是你们在毁掉她们一生的幸福!

因为你们编织的所谓“梦幻爱情”勾勒出了一副完美主义的生活蓝图,是本来就容易沉浸在梦幻中的女孩子上了 “完美主义”的大当!也造就了很多完美主义者。

过去,人们一提完美主义,就会艳羡不已,认为这是一个美好的想象,是一个圆满的人生。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追求完美是好事,但过分追求完美就是一件苦事,甚至会成为一件坏事。因为完美主义意味着不切实际、意味着挑剔不满、求全责备和心灵洁癖。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克里斯多夫·孟有句名言:“过分期望就是愤恨的前身。”而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他们就是在对他人的完美期待中不断的收获失望和愤恨。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完美主义者?

简单的来讲,对感情过分追求完美的人就是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者会在心中树立一个完美的标杆,然后以此来衡量自己和对方的思想和行为,并选择伴侣。完美主义者对自己,对他人都不是天堂,往往是地狱。

完美主义者的主要性格特质以及对待感情的方式

1

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要求严格,既严于律己,同样也严以待人

2

事事追求完美,不能接受失败和打击

3

性格经常在两极徘徊,有时候固执己见,刚愎自用,有时候又摇摆不定,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

4

关注细节,喜欢钻牛角尖

5

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压力,很少被快乐充盈

6

很小就在心中树立起了梦中情人的完美典范

7

严格按照梦中情人的标准来择偶,且宁缺毋滥

8

喜欢对伴侣吹毛求疵、百般挑剔

9

面对感情总是处于极端状态:要么飞蛾扑火,要么心如死灰

10

容易一见钟情,容易陷入梦中情人的光环效应

11

和伴侣争吵时,喜欢揪住对方的缺点不放

12

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对方身上,总想按照对理想情人的要求来改造伴侣

13

习惯于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很少主动认错

14

自尊心很强,无法忍受别人的轻视和怠慢,哪怕是伴侣也不行

15

常常有种孤独感,觉得这个世界上没人可以真正理解自己

你可以自测一下,如果具备以上15条特质中的10条以上,那么你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如果你具备13条以上,不好意思,你就是比较严重的完美主义者了!

在大叔参与的这些相亲节目中,我发现来相亲的大多数女孩子对自己究竟选择什么样的男人很纠结,如果这个男人温柔体贴,就会被认为不够“爷们”;如果他很阳刚威武,又怀疑他有“大男子主义”。

终于,总结出大多数女孩想找的男人其实是这样一种:在外面路见不平一声吼,回到家就爱老婆对他吼。一句话,在外面是武松,回家是武大郎;在别的女人面前是柳下惠,在自己面前是西门庆。可惜,这样“完美”的男人少之又少!

3

如果你认为完美主义者都是从完美家庭里走出来的完人,那就大错特错了!

完美主义者大都是在不完美的成长环境中苦熬出来的。严厉的父母,严苛的教育,加上严格的要求,是培育完美主义者的三大基因。

完美主义者内心都住着一位挑剔的批评家,这位批评家手握戒尺,时刻在提醒他、监督他、敲打他,让他总是处于自责当中。

这位批评家,小时候是父母、是老师,长大以后是领导、是同事,是社会的舆论,是别人的眼光,是内心的另一个自我,一个总是要求自己趋于完美的自我。

如果说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是唐僧强加给他的,完美主义者头上也有一个类似的紧箍咒,小时候是对孩子过于苛责的父母给戴上的,久而久之,紧箍咒就跟他融为一体,他也就成了完美主义的奴隶。每当他稍有懈怠和懒惰,内心深处就有一个严厉的声音马上跳出来:“你做的还很不够!你离完美还差的远呢!”

完美主义者小时候大都遭受过严厉的斥责和惩罚,这使得他们普遍自尊心很强,为了避免再次受辱,他们一方面会强迫自己凡事尽量做的最好,另一方面他们会压抑住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因此,每个完美主义者的心房都有一个地下室,那些真实的情感,包括自己的种种缺点和不足都会关在这个地下室里,终日不见阳光。长此以往,完美主义者会对这些视而不见。

而在外人眼中,这些完美主义者似乎也成了完美无缺的完人。但是这个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真正完美的人呢?总有一天,狐狸尾巴还是要露出来的。

一旦自己的缺点被人发现,甚至当面指出来,完美主义者会难以接受甚至拂袖而去,因为自己的缺点都被自己冷藏在地下室多年,别人突然哪壶不开提哪壶,不等于把自己见不得人的东西公布于众吗?所以,完美主义者大都心高气傲,跟众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一是他们往往看不起别人,二是也怕自己真实的一面被人看穿。

换句话说,完美主义者大都不太自信,在一颗追求完美的外表下,往往掩饰着一颗脆弱的心,以及不太完美的内在。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越想得到什么,追求什么,常常是源自未被满足的个人需求。这种需求,有的是物质的,有的是精神上的,也有的是属于感情方面。

完美主义者大都追求完美,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够完美,甚至很不完美,所以他们总是期待一段完美的爱情,以填补现实的缺憾。

他们在要求自己完美的同时,也要求对方完美,否则就像看到一块新鲜出炉的白馒头上飞来一只苍蝇一样难以忍受。

在另一个相亲交友节目中,我就遇到了一个极度追求完美的女孩黄小姐。

黄小姐从事的是金融工作,可却像个大夫。每次上来一个男嘉宾,她都要挑剔对方,要么嫌这个男的腰挺不直,要不就问那个男的是不是脖子有毛病,要么看不惯头发过长的男生,要么就对男人白袜子配黑皮鞋的搭配嗤之以鼻。

有的男嘉宾上来直抖腿,她就说“你是不是有多动症?”,有的男嘉宾紧张的脸色发暗,她就单刀直入:“是不是肝不好?”要是男嘉宾说话冲点,她又忍不住扔过来一句:“你有点阴虚火旺。”这位黄小姐就像一个从医院放射科搬到演播室现场的x光,把所有来相亲的男嘉宾都扒得光光的,看得透透的。

后来主持人和男嘉宾都给她取了个绰号,叫“黄大夫”,每次她要向男嘉宾发问,主持人就调侃:“我们的黄大夫又要给你诊断了,你要有心理准备,别给吓坏了身体。”

一次录像间隙,我跟她聊天,才知道她的这种故意挑剔来自她过份追求完美的个性。

她告诉我,她的母亲是健美教练,从小就严格要求她的站姿坐姿,对她如何穿衣打扮更是高标准严要求。有一次她在地摊上买了一件廉价的裙子回来,就招来一顿责骂。渐渐的,她用对待专业舞蹈演员的尺度来要求自己。尽管外形甜美,气质高雅,但这种事事讲究完美的个性还是吓跑了她的两任前男友,站在相亲舞台上一年了,27岁的她还是孑然一身。

末了,她眼神炯炯地说了这样一番话:“我要感谢我妈,没有她的严格教育,哪有我的今天?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如果一个男人第一眼看上去就这么多的毛病,今后怎么相处?日子怎么过?在这方面我是宁啃仙桃一口,绝不要烂杏一筐。”

完美主义者对待爱情的方式往往特别极端,要么宁缺毋滥,“黄大夫”的择偶观是“宁啃仙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前面提到的那位女模特的爱情宣言是“宁做齐天大剩,也决不让劣质男人乱中娶剩!”那位48岁的优秀未婚女士,我相信也绝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完美主义者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极端主义者。在他们眼中,世界非黑即白,要么完美无缺,要么糟糕透顶。他们不懂得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有两面性。

就像我在《女人不狠,地位不稳》这本书里写到: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男人,也很少彻头彻尾的坏男人,所谓好坏都是相对而言。绝大多数男人都是绅士与流氓、天使与恶魔的结合体。男人何时展现绅士一面,何时暴露出流氓的另一面,要看当时的环境、要看人的心态变化。女人也是一样,再标准的淑女也有变成荡妇的基因,就像托翁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你说她是淑女还是荡妇,不可一概而论,至少在我看来两者都有:在丈夫卡列宁面前,她是淑女,在情人渥伦斯基面前,她就忘掉了妻子的责任。换言之,安娜不像一个随便的人,可一旦随便起来就不像人。

对完美主义者来说,学会接受人性的灰暗地带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也是必须面对的课题。否则,不仅择偶很难如愿以偿,人际关系也会特别紧张,内心世界更会异常痛苦。

48岁的未婚女性想找高富帅,是应当鼓励,还是不切实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