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看医疗 天津:全面播种 多处开花

“互联网+”时代看医疗 天津:全面播种 多处开花

点击上方“中国数字医学”可以订阅哦!

以“互联网+”为依托,智慧门诊、智慧住院、区域智慧医疗建设全面铺开,医疗服务改善,医院管理水平、疾病诊疗能力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进一步增强。在“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天津市“播种布局”,已然“开花结果”。

“像网购一样省心省力”

“以前缴费要往返好几趟,现在看病像网购一样省心省力。”不久前,患者李霞(化名)在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就诊后,医生为她开具了检查、检验等诊疗项目。李霞打开微信,在医生桌上放置的小型支付设备上扫码缴费,拿到诊间结算凭条后,直接去相关科室做检查,到药房取药。通过开展智慧门诊建设,该院实现了边诊疗边结算,患者就医体验得到提升。

为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要求,天津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智慧门诊建设,提出预约挂号、多功能自助服务、智能导诊、候诊叫号、移动支付、智能发药、信息推送等建设要求。

据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统计,目前,该市39家三级医院先后上线智慧门诊服务,普遍提供多渠道预约诊疗、自助机服务、手机在线结算、信息推送等便民惠民服务,移动终端预约比例达65%,自助缴费比例达30.59%。截至2018年年底,已有10余家二级医院上线智慧门诊服务。

“天津市第二儿童医院智慧门诊于2018年6月1日上线,目前已完成实名认证52.3万人次,移动端预约挂号37.92万人次,非现金缴费比例达74.23%。”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冬季患儿就诊高峰期,该院的放号量由上年同期的6000个增长到当前超过9000个。

在智慧门诊建设的基础上,2018年10月,天津市还印发《关于开展天津市智慧住院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在2019年年底前,全市三级公立医院达到智慧住院功能建设标准。

把医疗机构“串”在一起

天津市还利用互联网将不同级别、不同地域的医疗机构“串”在一起,让距离不再成为患者就医的障碍。

“这是我近期的血糖数据,控制得不太好,您看看。”“您注意定时定量吃饭,适当运动,再测测凌晨的血糖情况。”在天津市河北区月牙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市第二医院的专家通过视频,与靖江东里的糖尿病患者李阿姨交流病情。目前,月牙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市第二医院等建立医联体,远程会诊140余人次。借助于专家远程视频会诊服务,河北区卫生计生委正努力推进分级诊疗,搭建信息“高速公路”。

2018年,天津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智慧化医疗服务成绩单。在远程会诊方面,天津市河北区累计开展远程会诊184期,服务患者1662人次;2018年,该区区域影像中心向基层签发影像报告12720张,区域检验中心化验基层医疗机构血液标本11.6万余人份。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方面,天津形成了动态管理和标准化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086万余份。在“互联网+基层医疗”方面,天津市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调阅健康档案及居民就诊记录超过1800万人次。下一步,天津将把重点放在“互联网+健康医疗”的服务体系、保障能力和重点项目建设上。

健康报

“互联网+”时代看医疗 天津:全面播种 多处开花
“互联网+”时代看医疗 天津:全面播种 多处开花

戳这里!!!

关于召开2019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NC)的第一轮通知

“2018年度全国医院信息化杰出领导力和创新力人物”评选表彰活动

2019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NC)征文通知

“互联网+”时代看医疗 天津:全面播种 多处开花
“互联网+”时代看医疗 天津:全面播种 多处开花

传播数字医学领域发展最新动态,关注医疗卫生信息化相关资讯。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