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世界互聯網大會,慧萬物創未來!

2018年11月8日,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金融科技與信用社會建設論壇、金融資本與互聯網技術創新論壇在烏鎮順利舉行,同時宣佈中國數字經濟投融資聯盟正式成立。華為消費者業務雲服務總裁張平安作為演講嘉賓出席,並就智慧金融與互聯網技術創新問題發表演講。

直擊世界互聯網大會,慧萬物創未來!

華為消費者業務雲服務總裁張平安

在金融科技與信用社會建設論壇上,張平安發表了《科技創新引領智慧金融》的主題演講,分享了科技創新對於智慧金融發展的重要意義。在金融資本與互聯網技術創新論壇上,張平安則帶來了《慧萬物,創未來》的主題演講,發表了關於智慧手機時代,未來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創新,將會成為用戶邁入智慧生活大門的鑰匙的觀點。

科技創新引領智慧金融

張平安說道:"手機越來越成為人們智能助理甚至數字分身,並且已經成為金融服務的重要載體。移動科技的持續創新,讓手機等移動終端在安全保證、能力開放、智慧體驗等多個方面引領移動金融服務更加智慧。華為致力於通過安全服務引擎開放,攜手合作夥伴帶來更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體驗,助力全場景移動金融服務的實現。"未來,一部手機將可能成為一個移動的金融服務廳。

金融科技創新 把U盾裝進手機

移動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快速發展,已經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為金融服務發展搭建了全覆蓋的使用場景。從移動支付,到公交刷卡,到理財、保險、證券等金融服務,都可以通過一部手機來實現。

直擊世界互聯網大會,慧萬物創未來!

張平安表示,華為手機的用戶已經在享受移動金融服務帶來的便利。在2017年10月,華為與建設銀行、支付寶、徽商銀行等機構聯合在HUAWEI Mate 10手機上發佈了手機盾,利用手機inSE芯片存儲銀行安全證書,形成手機內置盾,安全級別等同於實物盾,豐富了大額移動支付的場景,幫助財務人員和消費者實現隨時隨地便捷支付。1年多以來,已經有超過1900萬的華為手機用戶,享受手機盾這項科技創新帶來的移動金融服務的便捷。

直擊世界互聯網大會,慧萬物創未來!

對於移動終端在未來智慧金融中扮演的角色,張平安表示:未來,手機將打破時空界限,成為移動的智慧金融服務廳,隨時隨地實現一站式智慧金融服務體驗。

持續創新 安全是智慧金融服務的基石

安全是移動智慧金融服務的基石,也是行業和用戶最關心的一環。張平安表示,通過科技創新與芯-端-雲協同,華為將最高級別金融級安全落地手機,滿足移動金融不斷提出的更高安全需求,助力移動金融服務的普惠。

直擊世界互聯網大會,慧萬物創未來!

在移動金融安全技術方面,華為通過內置inSE安全芯片,率先令手機實現芯片級、金融級安全防護。

直擊世界互聯網大會,慧萬物創未來!

在底層芯片技術之外,華為持續創新,構建多重安全因子。生物識別模塊和可信執行環境識別的加入,也將安全等級大大提升。在安全認證方面,Huawei Pay支持可信設備認證、帳號認證、實體認證、指紋認證、人臉認證、虹膜認證、聲紋認證等等,通過多重安全因子的疊加,將誤差率降到萬億分之一,最大程度的保障用戶金融財產安全。有了智慧終端牢不可破的安全防護,用戶使用移動金融服務更安心,金融產業的數字化轉型也會更順暢。

能力開放賦能全場景金融服務

開放生態,聯合創新,是智慧金融服務發展的核心。華為不斷開放自己的終端能力,包括安全服務引擎,建立全球智慧生態,與金融領域的合作伙伴聯合創新,把更多金融服務聚合到手機終端平臺上,帶給用戶更便捷更安全的使用體驗。張平安表示:以前營業廳的服務可以遷移到一臺自助機上,我們希望攜手合作夥伴把它們放到手機上,讓消費者能夠安全、便捷地享受到這些金融服務。

直擊世界互聯網大會,慧萬物創未來!

為助力全場景移動金融服務的實現,華為不斷將安全服務引擎提供和開放給金融行業的應用,以實現更高的安全集成度,帶來更便捷、人性化的安全體驗。在2018年,華為與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合作,首創公民網絡電子身份標識載入手機,一部手機即可實現線上線下的身份驗證,實現公共與金融服務、支付安全、交通出行、社交傳媒、電子政務等更多場景應用。eID載入手機為移動金融服務和信用社會構建提供了更好的科技創新支持。

直擊世界互聯網大會,慧萬物創未來!

Huawei Pay閃付創新功能"卡碼合一"

在活動現場,華為還與中國銀聯聯合發佈了Huawei Pay閃付創新功能"卡碼合一"。用戶在華為手機上通過指紋驗證後即可快捷調出Huawei Pay中默認的銀行卡,手機屏幕上會同時出現銀行卡非接提示和付款二維碼。用戶可根據商戶受理條件和個人喜好,自行選擇是通過非接還是二維碼被掃完成付款。"卡碼合一"功能簡化了用戶的操作流程,同時可以支持非接閃付和二維碼被掃,在提升用戶體驗的同時給予用戶更大的自主權。

AI賦能 讓金融服務更智慧

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化,引領著金融服務未來的發展方向。張平安指出,有了AI賦能,金融服務將更精準、更智慧的服務於人。

直擊世界互聯網大會,慧萬物創未來!

未來是各種業務智慧地服務於人的時代,消費者需要的並不是一個APP,而是APP中所提供的各種服務。華為正在不斷探索和踐行快服務,通過快服務智慧平臺,將轉賬匯款、刷卡交易、借貸等金融服務,通過自然交互接入日常使用場景,智慧分發給用戶,讓人找服務更便捷,服務找人更精準,實現金融效率提升以及用戶體驗的升級。

直擊世界互聯網大會,慧萬物創未來!

截至2018年10月底,Huawei Pay累計接入銀行達82家,線下有超過1600萬臺POS終端支持。相比2017年同期, Huawei Pay 2018年髮卡量同比增長300%,交易流水與交易量同比增長400%。

同時,攜手金融合作夥伴,不斷推進金融服務創新,推出NFC標籤支付,卡碼合一體驗創新;攜手卡組織,實現海外市場拓展;與銀行合作,推出零錢服務,協助銀行業務直銷……未來,華為希望與夥伴一起,有更多的合作創新,實現生態共贏,引領全場景智慧金融服務時代的到來。

慧萬物 創未來

張平安表示,手機將成為智慧時代的互聯中樞,構建全場景智慧生活新生態。作為中國數字經濟投融資聯盟的發起方之一,華為希望攜手全球創新合作伙伴,加速物理世界的數字化和數字世界的智慧化,實現萬物感知、萬物互聯、萬物智慧。

感知能力開放 加速物理世界數字化

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從最初簡單的信息分享逐漸演變為涵蓋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隨著硬件技術和AI能力的不斷革新,手機逐漸成為萬物感知的主要入口。

直擊世界互聯網大會,慧萬物創未來!

華為的3D深度感知相機系統,能夠實現通過手機來仿生成像,雙相位感應器感知深度信息,並且把3D建模設備內置到手機,這種感知能力的創新可以延伸出很多應用場景,比如美容、醫療、教育、運動健康、遊戲等等。而利用攝像頭、結構光和光譜等傳感器,融合手機智慧識別和大數據深度學習算法,更是讓手機可以更好的用數字信號感知物理世界。

直擊世界互聯網大會,慧萬物創未來!

以華為愛肌膚APP為例,可以進行肌膚深度檢測護理,感知並數字化皮膚細微特徵,透視皮膚深層秘密 。這種智慧感知能力可以應用到很多場景,比如水果糖分的檢測、食物卡路里檢測等等。

直擊世界互聯網大會,慧萬物創未來!

張平安認為,通過不斷創新,華為已經逐步攻克感知、認知等方面的挑戰,使移動終端更加智慧。NFC、方向傳感器、深度傳感器、距離傳感器等眾多感知能力,將可以連接覆蓋辦公、家居、車聯網、運動健康、醫療、教育等眾多場景。為了充分發揮未來智慧時代手機互聯中樞的作用,提升用戶體驗,華為全面開放自身能力,賦能合作伙伴與開發者,讓萬物被感知,加速物理世界數字化。

直擊世界互聯網大會,慧萬物創未來!

在6月份舉辦的首屆華為終端·全球合作伙伴及開發者大會上,華為發佈全場景生態戰略,以手機作為主入口,平板、PC、穿戴、電視、音箱、車機等作為輔入口,照明、安防、影音、監控等作為泛IoT硬件,構建全連接數字世界,形成三圈生態包圍用戶。在萬物感知的基礎上,華為開放HiLink協議,以手機為中心,全場景延伸帶給用戶高品質的場景化體驗;構築雲服務生態,成為未來數字服務的主平臺和提供者;開放能力和平臺,構建開放的萬物互聯平臺與生態夥伴實現共建共贏,讓萬物在線,端雲協同。

擁抱創新 構築全球創新沃土平臺

目前,全球數字化經濟的發展並不均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直擊世界互聯網大會,慧萬物創未來!

醫療、交通、教育等和消費者息息相關的產業數字化程度都還很低。張平安表示,作為距離用戶最近最瞭解用戶需求的終端廠商,圍繞全球數十億智能手機用戶,華為將在加強基礎研究的基礎上,聯合全球合作伙伴與開發者,共同開展技術創新和商業創新,響應用戶全場景需求,迎接未來挑戰。

直擊世界互聯網大會,慧萬物創未來!

為了推進各產業數字化轉型,實現用戶數字生活體驗的不斷提升,華為終端雲服務在全球構築生態沃土平臺,開放自身能力,聯手合作伙伴與開發者探索消費者需要的感知創新、應用創新等等。打造全球DigiX創新工作室,覆蓋遊戲應用、教育應用、兒童應用、金融以及安全等領域,支持更多創新體驗。

創造未來 快服務智慧平臺實現服務原子化智慧化

未來要想讓手機成為人們的貼身助理,還需要具備更加自然的交互和直達的服務。消費者想要的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不是一個個APP本身,而是APP帶來的服務。

直擊世界互聯網大會,慧萬物創未來!

華為希望可以通過快服務智慧平臺,讓更多服務以原子化的形式快捷的接入到手機當中,實現更自然的交互和更智慧的觸達,讓人找服務更便捷,服務找人更精準,構築全場景智慧生活體驗。

如今,移動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智慧未來已來,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創新,將成為用戶邁入智慧生活大門的鑰匙。華為希望攜手全球合作伙伴與開發者,以消費者為中心共同創新,與用戶一起,不斷探索更美好的數字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