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体验式”普法部长点赞

江苏

今年以来,江苏突出抓好青少年“关键时期”的法治宣传教育,切实加强中小学生规则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从他们的心理、行为和接受特征出发,积极探索实地实例“体验式”法治教育,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增加直观学法实践,让法治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浸润学生心田,取得明显成效。11月30日,傅政华部长专门批示。12月7日,《法制日报》头版头条进行宣传报道。

1

江苏:“体验式”普法部长点赞

2

江苏:“体验式”普法部长点赞

3

江苏:“体验式”普法部长点赞

4

江苏:“体验式”普法部长点赞

5

江苏:“体验式”普法部长点赞

6

江苏:“体验式”普法部长点赞

一是广覆盖建立“互动式”教育基地。全面实施法治宣传阵地升级工程,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与各地城市扩容改造、公园体系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孝德家风建设等有机结合,积极打造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互动式”青少年法治阵地。这些阵地以多媒体技术、智能技术等为支持,通过图文展示、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观摩体验、知识问答、专业讲解等多种互动形式,使青少年在润物无声中接受环境、税收、廉洁、禁毒、防震减灾、交通安全等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教育。

二是常态化推进“亲历式”学法体验。一方面,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出发,发挥教育研究机构、青少年教育专家、法治文化研发基地、普法志愿者协会的作用,积极引导中小学生欣赏并创作青少年法治文学、法治动漫、法治公益广告等,让孩子乐于学法、轻松学法、学有成效。另一方面,积极开辟中小学生第二课堂,举办模拟法庭、法治故事演讲、法治图片展览等互动性、趣味性强的活动。全省各中小学普遍开展了“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活动中学生们模拟担任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和辩护人等,按照规范和程序,以逼真的场景真实再现法庭审判过程,并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现场点评、讲解。

三是多形式开展“融入式”法治教育。把青少年法治教育融入“八礼四仪”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征集评选“法治三字经”、校园法治歌曲,并在入学、成长、青春、成人仪式上吟诵传唱,促使青少年在礼仪养成中培养规则意识;融入道德教育,以加强青少年基本文明养成为重点,将法治教育嵌入德育中,在衣食住行游中宣扬谦和礼让、友亲睦邻等道德观念,引导青少年在道德感悟中强化法治观念、规范自身行为;融入传统教育,在弘扬孝德家风、文明上网、交通安全等方面与传统教育工作进行对接融合。

四是全方位组织“实践式”法治活动。各地中小学校注重整合家庭、村(社区)资源,落实校内法治教育与校外法治实践双覆盖。精心组织“法治成人礼”“致家长的一封信”“法治夏令营”“社区家长学校”等各类亲子活动,推动法治教育入眼入脑入心。成立“少年警队”“文明小使者”“雏鹰小队”等学校社团组织,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社区和家庭,参与法律法规和相关维权宣传。

江苏:“体验式”普法部长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