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和別人很熟,對方可不這麼認為”丨你的潛意識究竟在幫你還是在害你?

“你以为和别人很熟,对方可不这么认为”丨你的潜意识究竟在帮你还是在害你?

心理防禦機制評估

NO.78

“我認為我們被那些支離破碎的人吸引,並不是因為我們修復他們的人生,而是我們想修復自己的人生。”

@Kris Kidd,<return>

最近好友二狗的公司吃了官司,被告上了法庭。

我問他為什麼?他說一提這事,氣就不打一處來。他的反應讓我更加好奇,仔細盤問後才知道,始作俑者原來是某個平日裡經常偷偷摸摸借(chao)鑑(xi)自家產品的隔壁老王公司。

本來這樣屢次挑釁的行為已經夠讓人炸毛了,但抱著「凡是好東西,都值得借鑑,對方也不容易」的慈悲心態,他一直在試圖說服自己和團隊要理解要包容。

可萬萬沒想到,對方不但沒有絲毫的感恩之心,反而得了便宜還賣乖,反手就向法庭起訴,信誓旦旦說自己抄襲他們的產品。

“你以为和别人很熟,对方可不这么认为”丨你的潜意识究竟在帮你还是在害你?

我聽後啞口無言,啼笑皆非,一邊幫著朋友生氣,一邊試著動用所有的腦細胞來理解這種行為。最後發現,自己的同理心不太夠。

就像「人至賤則無敵」,有些「瘋狂」的行為,如果自己不置身於瘋狂之中是無法理解的。

不過左思右想,竊以為這種“抄襲別人,反而說別人抄襲”的行為,正中了「心理投射」的防禦機制。

“你以为和别人很熟,对方可不这么认为”丨你的潜意识究竟在帮你还是在害你?

說起心理投射,就讓我想到蘇軾與好友佛印之間有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有一天,蘇軾與佛印出遊。

蘇軾問佛印:“以大師慧眼看來,吾乃何物?”

佛印答道:“貧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來金身。”

佛印體胖,蘇軾便趁機調侃他:“然以吾觀之,大師乃牛糞一堆。”

佛印聽後沒有生氣,微笑答曰: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見萬物皆是佛;心中有牛糞,所見皆化為牛糞。

“你以为和别人很熟,对方可不这么认为”丨你的潜意识究竟在帮你还是在害你?

戳這裡,測測你的心理防禦機制->

1. 什麼是心理投射?

偷偷告訴我:在你身邊有你暗地裡討厭的人嗎?你有沒有覺得,其實TA們好像也不怎麼喜歡你?

如果你有過這樣的經歷,那麼你很有可能是陷入到了自己的投射中。

作為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心理投射指的是:

「一個人下意識地否認自身不良的思緒、動機、慾望、或情感,而將其賦予外部世界,通常是其他人身上。」

因此,投射包含想像。

“你以为和别人很熟,对方可不这么认为”丨你的潜意识究竟在帮你还是在害你?

#嗯,看來想象力太豐富,可能不利於看見事實…

戳這裡,測測你的心理防禦機制->

唔,這似乎不太好理解,但它確確實實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

現代心理學家普遍認為投射不僅僅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而是我們日常的認知行為中常常會發生的一種偏差。努力找一找,例子還是有不少。

■「都是因為你」系列

“都是因為你昨天要和我看電影,所以我今天的工作狀態非常不好!”

“都是因為你要我接孩子,所以我開會遲到了!”

“都是因為你沒幫我把衣服洗乾淨,所以我今天彙報工作的感覺糟透了!”

“我現在過得這麼慘,還不都是因為你……”

■「指責受害者」系列

那些強姦者,不說自己有罪,且說是受害者穿得太少。

那些偷盜者,不說自己有罪,且說是受害者門沒關好。

這類例子,每次提及都會讓人義憤填膺,不禁想問問「TA們這是哪兒來的自信!」——雖然,確實自戀的人會特別習慣於投射。

■「相處是相愛的墳墓」系列

你不是喜歡TA,你是喜歡你對TA的投射。當我們非常迷戀一個人的時候,往往對TA會產生很多想象,認為TA簡直就是自己的Mr/Mrs.right!

然而相處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那些所謂的想象都是泡沫,TA就是TA,和自己的Ideal Type沒啥關係。

■「你暗戀的TA,也暗戀你」系列

假如你暗戀一個人,會默默關注TA每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

慢慢的你開始覺得TA和你之間的互動有點特別。進而覺得TA的每個舉動(無論多麼平常),都是喜歡你的信號。

講到這裡,推薦大家一部特別有意思的電影,叫做《天使愛過界》。

■「新發型」系列

你換了一個新發型,但你非常不滿意。當你與朋友見面時,你很在意他們會不會笑你,所以你一見到他們就說:很醜,對不對?但他們很可能並沒有發現你剪了頭髮。

......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聊聊那些年你遇到過的心理投射:)

“你以为和别人很熟,对方可不这么认为”丨你的潜意识究竟在帮你还是在害你?

戳這裡,測測你的心理防禦機制->

這一理論最初由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他寫給威廉佛里斯的信中提出。

弗洛伊德在診療中發現,有些來訪者會指責別人身上存在與自己一樣的「某些不被接受的情緒或想法」

比如:一個出軌的丈夫(在投射的影響下),可能會告訴朋友是因為懷疑妻子在出軌,所以自己先出軌以免受傷。

又或者有小偷小摸習慣的人(在投射的影響下),往往擔心自己的錢包被偷,或者買東西時被少找錢。

在上述情況下,心理投射可分為精神病性的非精神病性的。

前者是對於外部現實存在明顯幻想,常有被迫害的念頭,如“別人都想傷害我,因此我得保護我自己。”

對於使用者來說,這種機制能夠改變現狀。當TA們的慾望並未得到滿足時,那種不愉快感可以通過將責任推諉於他人,從而得到減輕。

後者指一個人將自己不承認的感情推給他人,如“不是我不好,是TA對我有成見。”它包括①由於某種懷疑而拒絕親近別人。②對外界的危險有著過度的警覺性。

對使用者來說,它所能改變的是那些由於人際親密關係受到威脅或由於體驗到這種威脅而引起的煩惱。

“你以为和别人很熟,对方可不这么认为”丨你的潜意识究竟在帮你还是在害你?

戳這裡,測測你的心理防禦機制->

事實上,我們向外投射的並不總是自己不好的部分。日常生活中,其他投射現象也很常見,他們更多作為一種日常的認知偏差,比如:

Complementary projection(互補性投射)

這種心理投射指的是人們覺得別人和自己的感知覺一樣。

比如:每個人的色彩敏感度不一樣,所以當一個人看出了兩種顏色不同時,另一個人可能看不出。如果一個人深受心理投射影響,TA可能覺得這種不一樣不可思議。

還一個比較悲情的例子是,你以為別人是你的好朋友,但對方卻不這麼認為。

Complimentary projection(讚許性投射)

這種心理投射指的是人們覺得別人和自己一樣擁有某些技能或品質,特別當別人是外來文化的人。

比如:一個人可能覺得別人和TA一樣能心算。又或是一個相信自我奮鬥的人,會覺得別人都該為自己的生活而奮鬥。

“你以为和别人很熟,对方可不这么认为”丨你的潜意识究竟在帮你还是在害你?

戳這裡,測測你的心理防禦機制->

2. 心理投射如何「保護」我們?

如果有一天貧窮的你在醫院門口撿到一萬塊錢,沒有交給警察叔叔。你覺得內疚,因為這可能是別人的救命錢。這時有個心理學家告訴你:

別煩了,據我發現,其實大家在這種情況下,都不會把錢交給警察叔叔。

這時,你會感覺好一點麼?

如果,你感覺好了一點,那麼此刻心理投射就發生了作用。

事實上,心理投射作為心理防禦機制之一,保護著我們的自尊心免受傷害,維持著良好的自我感覺,特別是在降低焦慮方面有著「暫時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弗洛伊德認為:讓一個人直接承受自己全部的不好,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為了讓自己在面對各種挫折和困境時不至於崩潰,所以我們默默在自己的內心建立起一道防線,來「隔離」不好的自己。

這就是心理防禦機制。它的重要作用是:找個方法「安(qi)慰(pian)」自己,以此來渡過某些人生低谷,雖然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總的來說,使用心理投射可以減緩我們內心的焦慮。因為當別人「幫」我們分擔「罪惡感」時,我們就不用對它負全責了。

“你以为和别人很熟,对方可不这么认为”丨你的潜意识究竟在帮你还是在害你?

戳這裡,測測你的心理防禦機制->

有學者曾總結,把那些令自己討厭的或不能接受的想法推諉給他人時,有以下好處:

- 用否認方式逃避那些卑劣的或不能接受的。(我才沒有這種討厭的下流思想)

- 進攻是最好的防禦,通過投射給他人,從而令自己獲得對不能接受的東西加以攻擊的機會,並與之保持一定距離,從而有安全感。(都怪你,事情才變得這麼糟)

- 可以用強調別人和自己一樣或比自己更壞的方式來得到滿足。(你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 以批評或阻止去做那些令人不快的事,來自欺欺人。(看,我是反對這些觀點的,我不能允許這些東西以如此不道德的形式繼續存在)

“你以为和别人很熟,对方可不这么认为”丨你的潜意识究竟在帮你还是在害你?

戳這裡,測測你的心理防禦機制->

3. 心理投射的危害

如上所述,在日常生活中,心理投射的使用率很高。不過一般人並不是心理投射的資深玩家,往往只是逞一時之能,事後還是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然而對於那些深度玩家來說,有些危害還是需要提一提的。

心理投射實際上是妄想症的主要機制之一,也就是說一個妄想症患者由於其幻想之深,以至於他的外部現實知覺被嚴重歪曲,自我已沒有能力去正確檢驗現實。

雖然崇尚自由意志的我一直以為,一個人活在夢裡,只要不危害別人,TA開心就好。

但在這種情況下,他與外界的溝通交流都會出現嚴重的問題。比如:

TA會以為周圍人要迫害自己,為求自保而攻擊別人。又或是以為他人暗戀TA,而破壞對方已有的親密關係等。

心理投射同樣也是自戀人格障礙邊緣性人格障礙的典型症狀。

在一段親密關係中,有著自戀傾向的個體往往以自我中心,不尊重戀人,反而會回過頭來數落戀人不尊重自己。

而有著邊緣性人格傾向的人則過度擔心親密的人會離開,所以常常指責戀人或朋友正計劃離開自己。

“你以为和别人很熟,对方可不这么认为”丨你的潜意识究竟在帮你还是在害你?

戳這裡,測測你的心理防禦機制->

4. 如何打破心理投射?

打破心理投射對於有些人來說的確很難,特別當某些不想被承認的情緒、情感被壓抑的時候。

因為事實並不總是一個溫柔的東西,直面它往往需要許多心理能量與勇氣。

一如魯迅先生所說: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真正的勇士,有時候與其直面,不如閉上眼睛,以求一時的心安。

作家Rick Kirschner認為心理投射是通過了以己度人的想象,來取代人與人之間的正面溝通。所以,深入溝通是打破心理投射的一種方法。

當我們發現自己成為被投射對象,或是發現自己陷入投射時,總可以試著用“你為什麼覺得……”來取代沉默,並且發現某些感覺線索。比如:

當有人向你抱怨:“他們都不關心我!”

你可以接著說:“為什麼你覺得他們都不關心你?”

這個發問,能引發對方解釋自己的抱怨。

“因為他們都不在乎我是不是還活著!”

“為什麼你覺得他們都不在乎你是不是還活著?“

“因為他們見到我時,都沒有笑!“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是因為這個原因引發了以己度人的想象。接著,你們則可以根據,笑與在乎之間的關係展開進一步討論了。

抓住想象的起源,才能看到事實本身。而事實遠比我們編的故事仁慈,困在想象中無法自拔,只會讓自己受苦。

以上。

廣告時刻

當我們遇到能引發焦慮的情境或出現不合宜的衝動、慾望、想法時,我們會採取一些防禦機制來保護自己,來減輕自己的焦慮、不安等不良情緒。

瞭解自己的防禦模式是挖掘自己潛意識的一個通道。那麼,你知道潛意識在怎樣保護你嗎?

“你以为和别人很熟,对方可不这么认为”丨你的潜意识究竟在帮你还是在害你?“你以为和别人很熟,对方可不这么认为”丨你的潜意识究竟在帮你还是在害你?
“你以为和别人很熟,对方可不这么认为”丨你的潜意识究竟在帮你还是在害你?“你以为和别人很熟,对方可不这么认为”丨你的潜意识究竟在帮你还是在害你?

這是我們的

深挖系列

每天瞭解自己多一點!

快戳這裡,測試你的心理防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