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葬于杭州西湖,黄金荣三大亨出资修建,墓碑被人喷红漆

位于浙江杭州西泠桥畔的武松墓,毗邻苏小小墓,1964年被毁,2004年在原址恢复,墓碑铭“宋义士武松之墓”,作家冯骥才撰写楹联“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一英公”。

行者武松的传说,最早见于宋元之际周密所著《癸辛杂识》“宋江三十六赞”,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对武松有大篇幅的描写,如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等,使武松成为妇孺皆知的英雄。

《临安县志》《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记载了北宋时杭州知府中的提辖武松勇于为民除恶的侠义壮举。

《水浒传》中,武松最后在杭州出家终老,葬于杭州。

1894年,杭州涌金门,一具棺材被修城墙的群众起出来,尸体头部靠着的棺材正面板上题“武松之柩”宋体字,字凸刻,贴金,全棺完好,从朽缝中窥见其骨亦颇长大。

后来,武松墓迁到西泠桥,由上海滩三大亨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三人出资,在原址上建造了墓碑。

1964年,武松墓被毁,现在的墓园是根据老照片依原样重建的。2004年,地方政府在原址恢复墓。

武松墓主要由墓圈、墓碑、石牌坊和墓道四部分组成,牌坊两边的石柱上刻着冯骥才撰写的一副楹联。

武松墓高2.8米,直径4米,墓碑高3米,用福建青石制成。石牌坊高6米多,重达16吨,其匾额“嵚奇瑰伟”按原篆书字体恢复,墓碑及牌坊上所有浮雕纹饰均按老照片上的图案雕刻而成。

武松墓与苏小小墓相距50米左右,面对西湖。

苏小小,南朝齐时期著名歌伎、钱塘第一名伎,常坐油壁车,唐朝的白居易、李贺,明朝的张岱,近现代的曹聚仁、余秋雨,都写过关于苏小小的诗文。有文学家认为苏小小是“中国版的茶花女”。

2014年8月4日,苏小小墓、武松墓等被人喷了红漆。

第二天晚上,经过杭州景区公安机关的缜密调查,将21岁的嫌疑人官某抓获归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