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城市軌道交通四期規劃透露未來五年大武漢發展新動向

今天武漢城市軌道交通四期規劃獲批官宣,各大媒體大聲疾呼,各位網友歡呼雀躍奔走相告。這個規劃獲批的背後頗為曲折,先是軌道交通政策收緊,再是經濟環境惡化,迫切需要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內部投資。規劃的所有線路是否必要,是否要在這五年內基本建成,都是要經得起推敲的。換句話說,之所以保留這條線路是有所指的,目的是要發展這個區域。小編這裡就不逐條線分析了,僅對主要線路及其建設年限分析區域發展的新動向。

未來武漢市城市總體規劃確定了主城、新城和光谷副城、車都副城、臨空副城的總體格局。

武漢市城市軌道交通四期規劃透露未來五年大武漢發展新動向

臨空副城範圍批准了兩條線路,一是6號線,二是7號線北延線。6號線是東西貫穿吳家山新城區連接1號線和6號線的重要線路。7號線北延線則貫穿黃陂臨空經濟區,連接前川新城區。

長江新城已經竣工了一條東西橫貫的陽邏線,本期規劃有一條線路,就是新港線。新港線是陽邏之心到武漢火車站的線路。該線路為陽邏專屬,反映了目前長江新城起步區以外的重要功能區——陽邏新港(新城)的重要性。

光谷副城已經竣工的軌道線路是11號線和2號線南延線。本輪規劃新增了19號線,該線路連接光谷中心城和武漢火車站。正式確立了光谷中心城交通地位上的中心地位。此外還新增了11號線葛店站,葛店與光谷註定是要融為一體的。

車都副城地鐵比較少,3號線和6號線至到沌口主城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收編漢南區後後交通方面一直與漢南存在較大距離。近期吉利路特斯整車等一大批重大項目落戶漢南。本輪規劃的16號線顯得非常迫切。

主城區規劃了12號線環線,由於主城區地面地下形勢複雜,6年的建設年限也不足為奇。

從線路建設年限看,車都副城的16號線建設工期只有3年,說明這段時間漢南區的發展將最為神速。從去年以來的重大項目落地和整寸集並可見一斑。

其次是光谷副城的19號線,建設工期為4年,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遷往光谷中心城後該區域發展迅速,房地產經過幾輪爆炒已經透支不少,19號線的建設將進一步夯實其中心地位。

臨空副城區域的前川線工期為五年,與6號線延長線3年項目項目進度太慢。臨空港經開近年來勢如破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黃陂臨空發展滯後非常明顯。

最後是長江新城陽邏地區,新港線竟然需要6年時間,令人咂舌。陽邏地區近年來各種規劃高大上,吸引了不少知名開發商,但除了國家級航天產業基地其他產業也是籍籍無名,人氣聚集還需要一定時間。

以上是個人的粗淺看法,當然施工進度與財政實力直接相關。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關注潘大觀察微信公眾號參加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