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我们不是超级英雄,但我们是军人

流浪地球:我们不是超级英雄,但我们是军人

中国人不会轻易认命

看标题就知道,今天我要说的就是中国科幻片里程碑《流浪地球》。相比我们看惯了“一人开挂,拯救人类”的欧美好莱坞科幻片,《流浪地球》向全世界宣告的是面对灾难,我们中国人想的不是神救世人,想的不是超能力英雄或外星人救世。我们是靠自己双手,靠我们付出的汗水以及鲜血。从大禹治水,到98抗洪,再到汶川地震,中国人一直在努力去应对灾难,克服灾难。

《流浪地球》里就是这样做的。

光是建造1万个大如山峰的行星发动机,就能看出中国科幻作家的思想有多硬核。

不服就干,一个发动机不行,就造一万个。

流浪地球:我们不是超级英雄,但我们是军人

有些人觉得一万个行星发动机很不可思议,说这些都是作家的臆想,但事实上,我们中国人骨子里就是这种不认命的基建狂魔精神。

为了解决南北运输不便的问题,挖了上千公里的京杭大运河。

为了解决洪水问题和灌溉问题,造了都江堰,一用就是2000多年。

为了抵御外敌,建了长城。一里长不够用,那就修一万里……

所以一万台发动机又有什么好惊讶的,常规操作,坐下,都坐下。

致敬中国军人

《流浪地球》不是战争片,这里没有“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但中国军人贯穿了整个影片。

刘培强中校十多年的孤独坚守,以及带着思念与遗憾,冲向那不知结果的火焰之中;

流浪地球:我们不是超级英雄,但我们是军人

CN171-11号救援队王磊上尉,刻在骨子里的坚毅,一名标准的中国军人,忠于使命,忠于责任,哪怕家人就在脚下,他却选择了责任,但那声怒吼“我老婆孩子白死了!”却又是那么的痛苦。

流浪地球:我们不是超级英雄,但我们是军人

遇到危险,求生,是人们的本能,但我们中国军人,信念才是我们的本能。面对生死抉择,CN171-11号救援队的各队员,将生的希望给了别人,还记得运输火石途中,电梯落下的那一刻,还记得启动发动机,建筑坍塌的那一刻,太多太多的瞬间,让我感动,让我流泪。

回家

“回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这样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回家”就更令中国人感同身受。

《流浪地球》中,当联合政府宣布任务失败,离撞击木星还剩7天时,大家想的都是回家,想的都是在最后的时刻,能和家人团聚,当所有任务车辆向各自家庭奔赴时,我仿佛看到了春节时,高速上的车水马龙,看到了辛苦工作一年的中国人民,回家团聚的温馨,但是,还有那么一批人,“回家”却成了奢望。他们就是中国军人。

流浪地球:我们不是超级英雄,但我们是军人

“让硝烟远离孩子的梦乡,把平安捎给远方的母亲,为了共和国永远的繁荣和安宁,牢记使命,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这就是共和国军人无悔的誓言。

若要战,招必回

《流浪地球》里,当联合政府发布非指令任务,当女主向各救援队求援时,中国作家笔下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救援队将正在驶向家园的车头同时调转,那一幕是多么的震撼,这不禁让我想起来了自己骨子里的东西。还记得退役那天,心中的种种不舍与留恋,那一天,我就在自己心里对自己说“若要战,招必回”。

“若要战,招必回”是5700万退役军人的共同誓言,是我们骨子里的军人品质,是我们哪怕褪下军装,依旧有的保家卫国的决心,是...

最后,我想以《流浪地球》的一句话与战友们共勉之。

不论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流浪地球:我们不是超级英雄,但我们是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