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我們不是超級英雄,但我們是軍人

流浪地球:我們不是超級英雄,但我們是軍人

中國人不會輕易認命

看標題就知道,今天我要說的就是中國科幻片里程碑《流浪地球》。相比我們看慣了“一人開掛,拯救人類”的歐美好萊塢科幻片,《流浪地球》向全世界宣告的是面對災難,我們中國人想的不是神救世人,想的不是超能力英雄或外星人救世。我們是靠自己雙手,靠我們付出的汗水以及鮮血。從大禹治水,到98抗洪,再到汶川地震,中國人一直在努力去應對災難,克服災難。

《流浪地球》裡就是這樣做的。

光是建造1萬個大如山峰的行星發動機,就能看出中國科幻作家的思想有多硬核。

不服就幹,一個發動機不行,就造一萬個。

流浪地球:我們不是超級英雄,但我們是軍人

有些人覺得一萬個行星發動機很不可思議,說這些都是作家的臆想,但事實上,我們中國人骨子裡就是這種不認命的基建狂魔精神。

為了解決南北運輸不便的問題,挖了上千公里的京杭大運河。

為了解決洪水問題和灌溉問題,造了都江堰,一用就是2000多年。

為了抵禦外敵,建了長城。一里長不夠用,那就修一萬里……

所以一萬臺發動機又有什麼好驚訝的,常規操作,坐下,都坐下。

致敬中國軍人

《流浪地球》不是戰爭片,這裡沒有“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但中國軍人貫穿了整個影片。

劉培強中校十多年的孤獨堅守,以及帶著思念與遺憾,衝向那不知結果的火焰之中;

流浪地球:我們不是超級英雄,但我們是軍人

CN171-11號救援隊王磊上尉,刻在骨子裡的堅毅,一名標準的中國軍人,忠於使命,忠於責任,哪怕家人就在腳下,他卻選擇了責任,但那聲怒吼“我老婆孩子白死了!”卻又是那麼的痛苦。

流浪地球:我們不是超級英雄,但我們是軍人

遇到危險,求生,是人們的本能,但我們中國軍人,信念才是我們的本能。面對生死抉擇,CN171-11號救援隊的各隊員,將生的希望給了別人,還記得運輸火石途中,電梯落下的那一刻,還記得啟動發動機,建築坍塌的那一刻,太多太多的瞬間,讓我感動,讓我流淚。

回家

“回家”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在這樣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回家”就更令中國人感同身受。

《流浪地球》中,當聯合政府宣佈任務失敗,離撞擊木星還剩7天時,大家想的都是回家,想的都是在最後的時刻,能和家人團聚,當所有任務車輛向各自家庭奔赴時,我彷彿看到了春節時,高速上的車水馬龍,看到了辛苦工作一年的中國人民,回家團聚的溫馨,但是,還有那麼一批人,“回家”卻成了奢望。他們就是中國軍人。

流浪地球:我們不是超級英雄,但我們是軍人

“讓硝煙遠離孩子的夢鄉,把平安捎給遠方的母親,為了共和國永遠的繁榮和安寧,牢記使命,永遠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這就是共和國軍人無悔的誓言。

若要戰,招必回

《流浪地球》裡,當聯合政府發佈非指令任務,當女主向各救援隊求援時,中國作家筆下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救援隊將正在駛向家園的車頭同時調轉,那一幕是多麼的震撼,這不禁讓我想起來了自己骨子裡的東西。還記得退役那天,心中的種種不捨與留戀,那一天,我就在自己心裡對自己說“若要戰,招必回”。

“若要戰,招必回”是5700萬退役軍人的共同誓言,是我們骨子裡的軍人品質,是我們哪怕褪下軍裝,依舊有的保家衛國的決心,是...

最後,我想以《流浪地球》的一句話與戰友們共勉之。

不論人類歷史導向何處,我們決定,選擇希望!

流浪地球:我們不是超級英雄,但我們是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