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吧!英雄》和《終極高手》究竟有何不同?

《超越吧!英雄》和《終極高手》究竟有何不同?

2018年電子競技很紅火。但講實話,電子競技似乎天生就攜帶著原罪的烙印,因為其本身是以遊戲為載體的內容比拼,所以在很多人眼裡,電子競技多少帶有點玩物喪志的意味,電競選手也不過是一群“網癮少年”。

可時代的發展出乎意料,中國電競市場從無到有建立,在2017年突破650億,2018年總體上為900億左右,依據現有擴張速度,2019年將突破千億大關。

《超越吧!英雄》和《終極高手》究竟有何不同?

在這樣的背景紅利下,綜藝該如何入局和表達,抓住時下這個泛娛樂市場新興的題材內容,需要創作者反覆思考。

《超越吧!英雄》和《終極高手》究竟有何不同?

最近,騰訊視頻接連上線了兩檔電競綜藝,分別是週四更新的《超越吧!英雄》和週五更新的《終極高手》。今天冷眼君就將從邏輯架構、情感落點、出圈能力幾大維度,橫向對比一下這兩檔節目。

《超越吧!英雄》和《終極高手》究竟有何不同?

邏輯架構

在邏輯架構方面,區別點在於,《超越吧!英雄》是以“英雄聯盟”的生態圈為視角切口,講述了一個立體的電競群像故事。

節目組召集了101位電競愛好者,在陳赫、張彬彬、羅雲熙3位明星隊長及各自經理人帶領下,讓選手經歷轉職、淘汰、並組的考核,最終競逐“明星召喚師戰隊”的冠軍榮譽。在內容結構上有棚內選拔分隊、戶外娛樂比賽、直播體驗、職業俱樂部受訓等多樣化的主題編排。

《超越吧!英雄》和《終極高手》究竟有何不同?

而《終極高手》是以“王者榮耀”賽事為主的職業電競養成節目,更強調賽事的專業性和選手的職業性。

節目邀請張繼科、魏大勳、胡夏、侯明昊擔任俱樂部經理人,並配以月光、Gemini、久哲、破米擔任戰隊教練。在2個月的時間裡,4支戰隊會按照國家隊教練團設計的科學訓練體系接受培訓,完成從愛好者向職業選手的轉變,最終獲勝者將有機會登上KPL職業聯賽舞臺。

《超越吧!英雄》和《終極高手》究竟有何不同?

《超越吧!英雄》和《終極高手》究竟有何不同?

相同點在於,兩檔節目都試圖依靠多變化、高壓迫的規則困境激發參賽選手的反應情緒,都在賽制編排上強調了設計感和對抗性。

《超越吧!英雄》中“極限八小時排位賽”比拼耐力、心態和單兵作戰能力;“5V5團戰對抗賽”考驗陌生環境下各玩家的社交能力與策略組隊;戶外娛樂比拼考察選手在直播、打野方面的各項實力。

《超越吧!英雄》和《終極高手》究竟有何不同?

《終極高手》前兩期主要完成俱樂部組建過程,4支俱樂部各有選人邏輯和選拔標準,進行了100進32的“ID爭奪戰”環節。比如侯明昊戰隊選擇“solo守擂賽”作為邊路隊員的選拔基準,隊員需要使用相同英雄連續擊敗3名挑戰者即可晉級,剩餘隊員則採用“5V5對抗賽”考察。

《超越吧!英雄》和《終極高手》究竟有何不同?

再比如張繼科戰隊第一輪只有巔峰賽成績達到1800分的選手才有資格進入下一輪比拼,後續採取“5V5自由組隊”邏輯。

《超越吧!英雄》和《終極高手》究竟有何不同?

應該說,這兩檔節目都屬於“電競綜藝化”的表達,都是以電競為絕對內核,在節目設計上也多以電競圈的內部梗為創作靈感,在受眾上多以電競玩家進行垂直髮散,且都試圖以“壓迫性”賽制將優勝劣汰的電競圈競爭現狀具象落地。

《超越吧!英雄》和《終極高手》究竟有何不同?

情感落點

網絡遊戲是一種休閒娛樂,可以通過充值來獲得優勢,但電子競技是有時間,有回合限制的體育項目,考驗思維能力、反應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並且注重公平性。因此在情感落點方面,這兩檔節目都強調了電子競技的專業性和身為一項體育賽事的嚴肅性、殘酷性,讓觀眾看到了選手們在競爭時永不放棄的體育精神。

比如在《超越吧!英雄》中,第五期陳赫戰隊輸了比賽,整個隊伍經歷了轉會市場的規則,而羅雲熙戰隊的隊員以大局為重,建議隊長淘汰自己,這些展現團隊精神的情感段落也是剪輯時著重強調的部分。

《超越吧!英雄》和《終極高手》究竟有何不同?

而在《終極高手》中,節目強調了電競選手的職業感,觀眾通過節目看到了電競選手幕後的課程安排、訓練日常等,突出了電子競技其實與體育競技一樣,都要付出刻苦而專業的訓練才能實現技術對抗,試圖扭轉觀眾的認知偏差。

《超越吧!英雄》和《終極高手》究竟有何不同?

《超越吧!英雄》和《終極高手》究竟有何不同?

首期還拎出了電競賽場“男強女弱”的話題討論,但部分網友認為,這其實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內容,實力是決定晉級的門檻,如果是技術過硬的女選手,其實並不存在話題爭議,節目組無需特別放大矛盾。

《超越吧!英雄》和《終極高手》究竟有何不同?

《超越吧!英雄》和《終極高手》究竟有何不同?

出圈能力

電競與綜藝的結合其實一直面臨一個不小的創作難題,就是如何打通電競核心受眾和圈外觀眾的壁壘。電競綜藝的觀看門檻確實比一般的體育綜藝要高得多,遊戲中眾多的角色及其對應的技能、各種專業術語與戰術分析,沒玩過同款遊戲的觀眾確實很難看懂賽況。

在出圈能力方面,兩檔節目採取了不同路徑。

《超越吧!英雄》盡力展現了完整的電競生態,選擇了一批由《英雄聯盟》解說、主播和高玩素人組成的選手陣容。主播相比職業選手更願張揚個性,更有鏡頭表現欲,語言表達能力也較好,可以說盡量平衡了圈內外觀眾需求。

在視效剪輯上,節目真人秀的設計很好,加入了落單選手重返賽場挑戰的賽制編排,同時有意識地塑造了寡言高手小馬、好強女玩家南波兒、團隊意見領袖大司馬等人物形象。可以說,整體節奏很快,規則很殘酷,是在不破壞遊戲本身規律的前提下,製造出了節目應有的懸念與劇情。

《超越吧!英雄》和《終極高手》究竟有何不同?

《終極高手》是以職業電競人養成線結構內容,這其實與土偶土創的練習生培養邏輯是一致的。於是可以看到,在目前播出的兩期節目中,也試圖塑造一些關鍵人物,比如挑戰精神尚嘉但專業技能較弱的女選手豆芽,作戰風格強勢的選手1162,還有聲帶做過手術但仍不放棄夢想的yole等。

《超越吧!英雄》和《終極高手》究竟有何不同?

在視效剪輯上,後期雖然考慮了非玩家的觀看體驗,能夠對專業術語進行補充說明,並在對抗時會將戰隊內部的語音內容與遊戲畫面同步呈現,展現選手的實時狀態和比賽的關鍵細節。但節奏感並不好,許多比賽內容多被快速剪輯處理,需要購買會員才能看到完整版,以至於對高玩選手的描述並不具體,僅僅突出了各話題人物,但真正的實力隊員介紹的並不到位。

總體來說,在出圈能力上,《超越吧!英雄》進行了一個向外界普及電競的嘗試,《終極高手》更專注鎖定了解《王者榮耀》的垂直觀眾。

冷眼君回想到之前的《王者出擊》,節目試水“遊改綜”領域,套用了《王者榮耀》的場景規則,採用明星真人實景對抗的形式編排結構,儘管搭上了電競東風,卻並未展現出電競的專業性和體育賽事的競技感,整體制作很難,但似乎有些吃力不討好。

應該說,無論是用主播和素人來體驗電競生態的《超越吧!英雄》,還是展開職業電競人養成的《終極高手》,都是在以電競對抗為內容主線,都抓住了電競的表達內核。但有些遺憾的是,目前的電競綜藝只有遊戲直播平臺和騰訊遊戲在推動,本質上還屬於電競平臺驅動的營銷行為,似乎電競的全民性還有待普及,冷眼君期待爆款的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