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乐业不再是梦 恒大帮扶毕节三年助数十万贫困户梦想成真

12月1日是恒大结对帮扶贵州省毕节市三周年。3年前,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响应国家扶贫战略号召,掷地有声的发出了结对帮扶毕节的承诺,那么3年了,扶贫成果怎样,我们先来细数一下。

结对帮扶毕节三年来,恒大已捐赠到位60亿元扶贫资金,其中定向捐赠给大方县的30亿资金全部到位,大方整县2018年底将实现全部脱贫;已协助毕节各级政府帮扶30.67万人初步脱贫(截至目前),已助力黔西县于2018年9月成功脱贫摘帽。到2020年底,还要帮扶72.46万人稳定脱贫。

恒大对毕节的结对帮扶可以说包含了方方面面,其中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产业扶贫和易地搬迁。三年来,恒大集团计划投入44亿元截至目前,毕节全市已经有近11万人,在恒大帮扶下圆了安居乐业梦。产业扶贫方面,恒大帮扶的效果也是硕果累累。

安居乐业不再是梦 恒大帮扶毕节三年助数十万贫困户梦想成真

扶贫效果怎么样 帮扶对象说的算

易地搬迁作为恒大帮扶毕节最大亮点之一,扶贫成果得到了当地贫困户的肯定。

12月1日下午,毕节市七星关区风和日丽,39岁的搬迁户陈林站在营盘山公园上俯瞰恒大建设的七星关碧海阳光城项目,连声感叹规模太大,一眼望不到尽头。碧海阳光城是七星关区历史上规模最大、投入最多、速度最快、品质最好的一个大型易地搬迁安置工程,陈林不仅在这分得一套崭新四居室,还在安置区物业公司找到了一份稳定工作。这一天,刚好是恒大帮扶毕节三周年。

陈林在搬进七星关碧海阳光城之前,一家5口住在七星关区阴底乡先锋村,那是两间父辈建设的木板房,至今已有二三十年历史,漏风漏雨,而且家门前的几块地,一年到头也没什么收成,一家人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2015年底,毕节全市贫困人口115.45万人,很多人住在路不通水不通电不通的深山老林里。恒大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全国政协鼓励支持下,从2015年12月开始结对帮扶毕节市,无偿投入110亿元,派出2018人的扶贫团队常驻乌蒙山区,一幅气势恢宏的社会扶贫画卷在乌蒙大地全面铺开。

恒大针对住在深山老林里水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房子不遮风不挡雨、无生活保障的贫困群众,坚决实施易地搬迁扶贫,计划投入44亿元,在毕节10个县区建设12个移民搬迁社区及50个新农村,解决毕节市22.18万贫困户的移民搬迁。

三年来,恒大已帮扶毕节全市搬迁10.7万人。其中,援建大方县的50个新农村和县城安置区奢香古镇,已于2017年6月30日前完工并搬迁入住;建设全市8个县城安置区项目已陆续搬迁入住,今年年底前全部交付使用。

安居乐业不再是梦 恒大帮扶毕节三年助数十万贫困户梦想成真

借助“互联网+”新形式让“供产销”一体化

市场经济有市场经济的规律,但是在极端贫困地区,如何创新模式成为产业扶贫的关键问题。

贫困地区的产业经常陷入一个怪圈:产量好了,价格低了;价格高了,产量低了。看似公平合理的市场规律,却让朴实的农民晕头转向:不知道种什么、不知道种多少、不知道怎么种、不知道卖给谁。

恒大调研组通过全方位细致的产业实地调研,了解到大方县受气候条件影响,蔬菜品质较高。因此决定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帮扶模式,帮助当地发展蔬菜产业。

10余家蔬菜上下游龙头企业,被恒大引进到大方县,并配建蔬菜集散中心,借助“互联网+”的手段,根据市场需求直到育苗中心生产。蔬菜成熟后,由集散中心到田间地头向合作社现场收购,然后集中洗、拣、分,把绿色蔬菜供给到重庆、贵阳等全国各地。

通过这种“供产销”一体化的蔬菜产业精准扶贫模式,解决了农户“不知道种什么、不知道种多少、不知道怎么种、不知道卖给谁”的根本性问题。

将产业扶贫落实到“买养产卖”一体化

恒大扶贫调研组经过实地考察研究,摸索出一条独特的“买养产卖”一体化产业扶贫新模式。

“买牛不愁钱,养牛没风险,产牛有奖励,卖牛有保障”,这是恒大在大方县探索出的一条龙肉牛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贵州毕节大方县理化乡新发村村民杨军,一年前还是村里的贫困户,而今却成了养牛能手,实现了脱贫。不止是杨军一家,越来越多的村民靠着“扶贫牛”走上脱贫路,大方县乃至整个毕节市也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肉牛之乡”。

据了解,大方县素有养牛传统。但是,牲畜养殖也困扰当地老百姓多年。他们一缺技术、二愁销路,养不好至养不活的事情时有发生。而且,大方本地的土黄牛,品种也差,“远看是条狗,近看却是牛”。

从2015年12月开始,恒大集团结对帮扶毕节。通过实地考察,恒大将发展肉牛产业作为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2016年9月,恒大将首批西门塔尔牛调入大方。11月,杨军家就从扶贫牛超市选了三头牛。“恒大扶贫牛超市提供全额免息的贷款,帮助我们买到了牛。这种牛比我们当地的土黄牛体格更大、更好卖钱;而且,我们也去参加了恒大组织的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学习了养牛的技术;恒大还给我们的牛免费上了保险,并且免费提供冻精配种。”杨军说。

领回牛后,杨军夫妇像宝贝一样照看着,通过恒大组织的培训班学习养牛技能。仅一年时间,杨军的“牛场”规模就扩大了一倍。买回的三头西门塔尔,为杨军家添了“三头小宝贝”。

面对记者,杨军道出自己的打算。“每养殖一头母牛,政府补助1000元的饲草料费用,每生一头小牛恒大再奖励1000元,三头牛生三头仔光奖补就已经6000元。另外,5个月大的小牛每头卖6000元不是问题,三头18000元算是今年的固定资产,这还不算明年要新生的小牛。我听说,隔壁村还有几头牛产双胞胎呢!”

经过恒大三年来的努力,如今的毕节市,已逐渐成为中国的“安格斯和西门塔尔之乡”,目前,共有68934头安格斯和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在毕节繁衍生息,未来将给更多的贫困老百姓们带来稳定的分红收益,确保他们稳定脱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