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不再是夢 恆大扶貧三週年讓貧困戶圓夢

12月1日,恆大集團無償投入110億結對幫扶貴州省畢節市已滿三週年。

作為民營企業,恆大參與扶貧除了大手筆的資金投入,從全國各地抽調2108名集團業務骨幹常駐烏蒙山區,出技術、出管理、出思路,更體現著民營企業在人才管理方面的經驗和優勢。

而恆大對畢節的結對幫扶其中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幫助眾多貧困戶完成了自己安居的夢想。

安居不再是夢 恆大扶貧三週年讓貧困戶圓夢

圖說: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走訪大方縣貧困群眾

讓貧困戶實現安居夢 恆大做到了

安居對於眾多畢節貧苦地區的人們來說,多年年來都是一個難以企及的奢望,而恆大讓他們圓了這個夢。

“我是2016年6月得知恆大要給我建新房子的,2017年6月我就搬進來新房子了!”42歲的大方縣小屯鄉滑石村四寶組村民楊靜,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能這麼快就能住上兩層小樓房,而且還是精心裝修、家電齊全,拎包入住……恆大幫扶畢節三年來,已經有近11萬人像楊靜一樣圓了安居夢,他們心裡裝著喜悅,臉上多了笑容。

三年前,烏蒙山區是我國貧困面最廣、貧困程度最深的集中連片特困區之一,畢節市是烏蒙山區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全市總人口927.52萬人,2015年底貧困人口115.45萬人,很多人住在路不通水不通電不通的深山老林裡。恆大集團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在全國政協鼓勵支持下,從2015年12月開始結對幫扶畢節市,無償投入110億元,派出2108人的扶貧團隊常駐烏蒙山區,一幅氣勢恢宏的社會扶貧畫卷在烏蒙大地全面鋪開。

恆大集團在畢節10個縣區建設12個移民搬遷社區及50個新農村,解決畢節市22.18萬(5.2萬戶)貧困戶的移民搬遷。三年來,恆大援建大方縣的50個新農村和縣城安置區奢香古鎮,已於2017年6月30日前完工並搬遷入住;建設全市8個縣城安置區項目已陸續搬遷入住,今年年底前全部交付使用,實現了在易地搬遷扶貧領域的“恆大速度”。

安居不再是夢 恆大扶貧三週年讓貧困戶圓夢

圖說:恆大援建的“奢香古鎮”

恆大的扶貧速度 3年搬遷10.7萬人

扶貧有時候可以是一句口號,也可以慢慢地去做,但在恆大眼裡,這樣的扶貧要不得。

“我們沒想到新房子建得這麼快,建得這麼好!”恆大二十四村018號新房戶主楊靜,老家在大方縣小屯鄉滑石村四寶組,過去,楊靜和妻子、兩個女兒一起擠在爺爺年輕時期建的瓦房裡,因為年久失修,老房子的木樑斷過兩次,靠用新木樑支撐著,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

2016年6月,楊靜接到恆大集團要給他家建新房的消息,2017年6月26日,楊靜一家四口搬進了恆大二十四村,這是一棟精裝修好的、傢俱家電齊全的兩層小別墅。楊靜說,他曾經和妻兒們多次“預測”過新房的模樣,但搬遷的那一刻,一家人發現新房建設速度之快、房屋質量之好“超乎想象”。

恆大大方易地搬遷扶貧部負責人王坤告訴記者,恆大2015年12月1日開始結對幫扶大方縣後,就立即跟當地政府溝通協調、同步推進五大扶貧舉措,其中關於易地搬遷扶貧這塊,恆大跟當地政府溝通方案是“政府盡責企業盡力,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即由當地政府在做好通水、通電、通路和場地平整“三通一平”,完成基本建設項目開工的前提條件後,將土地交給恆大集團,恆大在土地上建新農村,房子竣工之後,將房屋產權和鑰匙一併交給當地政府。

恆大集團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2月27日第一批10個新農村和奢香古鎮就已開工,至2016年12月30日,可安置494戶、2000人的第一批10個新農村全部交付使用,而從2016年11月23日開始,恆大第二批40個農村也同步開建,到了2017年6月30日,第二批40個新農村和奢香古鎮一期便全部竣工交付,緊接著7、8、9三個月,高效推動貧困戶搖號選房和搬遷入住……目前,恆大援建大方縣的50個恆大新村和奢香古鎮已全部建成並搬遷入住,共安置5000戶20000人。

安居不只是蓋房子 還有精裝修和基礎傢俱家電

可以說,恆大為了實現畢節貧困戶的安居夢,真是做到了極致。

來看看實現安居夢的貧困戶們的真實感受。恆大幸福二村013號新房戶主張正英,今年83歲高齡,過去一家祖孫三代擠在大方縣鳳山鄉銀川村3間破舊瓦房裡,位置偏僻、家徒四壁、一貧如洗。2016年9月28日搬新家時,張正英一家人被眼前的恆大幸福二村給“嚇到了”:一幢幢具有黔西北民間風情的兩層小樓映入眼簾,給人整體的感覺既平實而又精緻;每棟新房子都配備有前庭後院,想養花的養花,想種菜的種菜;屋內精心裝修,基礎家居家電齊全;屋外便利店、便民中心配套完善,花園式小廣場供人休閒娛樂,廣場上還有健身設施,地面整潔,環境優美……張正英說,這麼好的新房子她以前“做夢都不敢想”。

據恆大大方易地搬遷扶貧部負責人王坤介紹,恆大為易地搬遷戶建設的幸福新農村,據統計每平米造價成本約為2500元,以平均每戶新房面積100平方米計算,一套兩層小樓造價成本達25萬。而這還是在恆大集團通過長期合作伙伴統一採購、控制成本、保障質量的前提下,同樣的房子如果當地老百姓自己籌建,成本可能要三四十萬,甚至更多。

恆大除精裝修外,還為每位搬遷戶家都配備了基礎傢俱家電、桌椅板凳,甚至還結合當地特色配備了烤火爐等。“我們光是統一採購傢俱家電這塊,大概就花了2500多萬元!”王坤告訴記者,恆大集團每一戶都規劃了前庭後院,讓搬遷戶屋前屋後有塊自己的地方種種菜、養養花,另外新農村建設了休閒廣場,健身器材等,精心為搬遷戶打造出高舒適度、適宜居住的社區環境。

不僅安居還要樂業 精心打造宜居宜業宜商宜遊新社區

安居離不開樂業,沒有樂業的安居不是真正的安居。恆大對於畢節貧困戶的安居夢想的實現是全方位的。

30歲的黎靜,是金海湖新區竹園鄉尖山村尖山一組人,搬遷前住在深山,交通不便,房子破舊。黎靜與丈夫有2個孩子,大的孩子6歲,小的3歲,丈夫在家照顧孩子,黎靜則在外貴陽打零工,月收入1000多塊錢,負擔很大,還無法照顧年幼的孩子,一家人團聚十分不方便。恆大幫扶後,一家人搬遷進錦繡金海安置區,小區環境十分優美,有花園,有商業配套,有物業管理。

不僅如此,黎靜還在小區的物業得到了一份前臺的工作,月收入2000元,解決了就近就業的問題。黎靜利用業務時間學習公文寫作、物業管理等知識技能,十分上進,有很強的內生動力。對於得到一套80㎡的房子,黎靜非常感激,家裡永遠乾乾淨淨,煥然一新。

恆大2017年5月從整縣幫扶大方到整市幫扶畢節後,針對基本喪失生產生活條件的貧困群眾,依託縣城和工業園區等,計劃投入44億元,在畢節10個縣區建設12個移民搬遷社區及50個新農村,解決畢節市22.18萬(5.2萬戶)貧困戶的移民搬遷,同步配建教育、商業等設施,配套適宜貧困戶就業的產業。

目前,全市已搬遷10.7萬人。其中,援建大方縣的50個新農村和縣城安置區奢香古鎮,已於2017年6月30日前完工並搬遷入住;建設全市8個縣城安置區項目已陸續搬遷入住,今年年底前全部交付使用;新增建設七星關、威寧縣城安置區已完成選址,正在進行前期工作,即將全面開工建設。

其中,奢香古鎮是恆大縣城搬遷安置區的代表,是新型城鎮化與易地搬遷扶貧的結合,除了移民安置區外,還有商業配套區、教育配套區、醫療產業配套區、敬老院和兒童福利院。“奢香古鎮是按照城市小鎮、民族特色小鎮規格來打造的,配套建設的商業街是一項重要規劃,可以吸引遊客,到時候商業街產權給政府,租金收益給搬遷戶!”王坤告訴記者,除了商業街,在奢香古鎮內有一個往下凹陷的超大型山溝,因為回填成本太大,恆大根據地形情況因地制宜,打造出了“全國第一個花海梯田景觀”,目前已經成為大方縣的一張名片。

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的搬遷扶貧,也應該是恆大結對幫扶畢節三年裡不可或缺的代表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