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豐厚地極清幽的京郊寶地!

雲峰山腳下,

是一處廣闊的盆地

​——燕落盆地,

這裡地勢開闊,

水甘土厚,物富民豐,

素有密雲烏克蘭之稱。

陽光使者 | 歷史豐厚地極清幽的京郊寶地!

在這片沃土上,

坐落著密雲縣第一大村

——燕落村,

歷史上它曾輝煌一時,

至今燕落古城遺址尚存。

陽光使者 | 歷史豐厚地極清幽的京郊寶地!

燕落原名燕樂,

為古代縣城。

燕樂縣始建於北魏太平真君初年(440年),

廢於後梁乾化三年(913年),

共存在470多年。

燕落古城遺址為長方形,

南北稍長,東西較短,

全城佔地面積約2.4萬平方米,

牆體為粗沙黃褐土夯築,

1980年距地表兩米深處發現幾處漢代磚室墓,

出土有漢代繩紋瓦、灰陶器等,

充分證明早在漢代這裡已成為聚居區。

這樣歷史悠久的土築的城址,

在北京地區並不多見,

有較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陽光使者 | 歷史豐厚地極清幽的京郊寶地!

東魏元象元年(538年),由於杜洛周起義軍的打擊,原在古北口外的安州及所領的3郡8縣內遷,寄治幽州北界,即密雲郡領密雲、要陽、白檀3縣;廣陽郡領廣興、燕樂、方城3縣;安樂郡領土垠、安市2縣,共計5450戶,23149口,除安市縣置所設在燕落村鄰村黃土坎村外,其餘全部寄至於燕樂城內。

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在密雲地區置檀州,州治所即設立於燕樂城內,轄密雲、燕樂兩縣,唐長壽二年(693年)檀州治所始遷今密雲縣城位置。時燕樂縣建制仍在,直到後梁乾化三年(913年),廢燕樂縣入密雲縣,改為燕落莊。

自此,

燕落便成為密雲縣第一大村,

至今未變。

陽光使者 | 歷史豐厚地極清幽的京郊寶地!

這裡地勢開闊,

土質肥沃,

因而成為物富民豐,

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

陽光使者 | 歷史豐厚地極清幽的京郊寶地!

燕落古城久歷風雨,

是著名的古戰場,

在歷史上曾譜寫過濃墨重彩的幾筆。

755年安祿山和他的部將史思明率密雲在內共九郡20萬兵馬喪心病狂地向唐王朝發動了進攻,“安史之亂”爆發。

燕趙精騎在華北平原上縱橫馳騁,唐軍由於沒有充分準備,所以一觸即潰。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自居易在《長恨歌》中用這兩句詩形象地說明了叛軍的來勢兇猛。

唐軍在短期驚慌失措後,迅速穩定了軍心,並在郭子儀、李光弼率領下展開了反擊。

而安祿山、史思明不過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跳樑小醜,不久就一命嗚呼,剩下的一群烏合之眾在叛將史朝義(史思明之子)帶領下仍企圖作最後的頑抗。

763年,在唐軍的強大攻勢面前,叛軍節節敗退,加之叛軍內部矛盾重重,分崩離析,再也不能對唐王朝構成威脅。

唐軍趁勢接連收復失地,史朝義倉惶北逃,北方眾多部下見史朝義大勢已去,拒絕接納,令史朝義狼狽不堪。

沒有辦法,他只得繼續沒命向北奔逃,不久便逃到老巢——范陽郡的廣陽城(今密雲燕落),但是,他萬萬沒有料到,廣陽軍民深明大義,將史朝義拒之城門之外。

史朝義走投無路,只得自縊在廣陽城下,落得一個可恥下場。這樣,歷時八年的安史之亂遂告平定,元兇授首,燕落人功勞不小。

陽光使者 | 歷史豐厚地極清幽的京郊寶地!

燕落村北三公里處,

還有風景婍妮的雲峰山。

這裡因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完美交融,

成為聞名遐耳的風景名勝區。

相傳這裡是燃燈古佛的道場,

在燃燈古佛的庇護下,

這裡時時充滿睿智的靈光。

陽光使者 | 歷史豐厚地極清幽的京郊寶地!

從建於北齊年間的密雲縣第一座廟宇大安寺,

到建於唐代的超勝庵,

再到建於明代的吉祥寺。

千年斗轉星移,

名山滄桑幾度,

看今日之雲峰靈境,

浩浩雄姿,蔚為壯觀,

慧日高懸,普照大千。

陽光使者 | 歷史豐厚地極清幽的京郊寶地!

雲峰山不僅以寺廟眾多而著稱,

更有摩崖石刻和古崖居而令人叫絕。

孤石之上,絕壁之巔,

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摩崖石刻隨處可見,

這些石刻筆力遒勁雄渾,古樸壯麗,

多為唐、元、明、清時期所刻,

其數量之多,為北京地區之最。

陽光使者 | 歷史豐厚地極清幽的京郊寶地!

燕落村有民族文化的精氣神,

有飽經滄桑積澱的歷史文化厚度。

雲峰山的氣勢引發豪壯的氣概,

廣博的文化內涵牽引著無盡遐思。

陽光使者 | 歷史豐厚地極清幽的京郊寶地!

密雲區不老屯鎮燕落村,

是智惠鄉村志願服務中心391個鄉村服務基地之一,

地處密雲水庫上游水源保護區,

植被豐富,松林密佈,

千年古剎坐落在此,

晨鐘暮鼓,香氣瀰漫。

山色秀奇文化燦爛的村莊等你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