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一部劇,最後能讓觀眾對角色牽腸掛肚,不是觀照自身的共鳴,就是實現了某些寄託和理想 。

《大江大河》裡的“姐姐宋運萍”讓人難忘,亦是如此。她是中國萬千直男心中的白月光——美而不自知,不嫌貧愛富又淑德賢良,好似上個世紀裡《渴望》中的劉慧芳,暖洋洋的往外發散著光芒。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這麼一個生如夏花的角色,猝然走後,彈幕裡全是惋惜和不捨。

童瑤回憶說,拍攝這場戲時,她的情緒很低落,何止觀眾不捨姐姐離開,她看劇本的時候也曾為姐姐的命運潸然淚下,“姐姐這個人真的是太好了,她大部分時間都在為別人著想,為別人付出,等到生活慢慢開始好起來的時候,她的生命卻戛然而止……”

被鋼筋絆倒導致一屍兩命,雷東寶到醫院的時候,宋運萍的身體已經冰涼。童瑤屏住呼吸,等待楊爍掀開白布。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那是童瑤拍得最難受的一場戲,楊爍的眼淚撲簌簌的落在她的臉上。她縱然柔腸百結,卻不能有任何反應。鏡頭拉遠,觀眾聽得見楊爍肝腸寸斷的哀嚎,卻看不見躺在床上的童瑤,淚水早已浸溼了睫毛。

童瑤的戲份殺青後,一直從角色裡走不出來,離開劇組前,她來到宋運萍和雷東寶生活過的房間,若有所思的用手輕撫著粗布床單。楊爍走了進來,問她,“你怎麼來了?今天看你情緒不太高啊?”童瑤愁眉不展,“我不知道宋運萍走後,雷東寶要怎樣去面對這個家?這個房間有太多的回憶了 ……“

姐姐是入心的,童瑤是奪目的,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歸宿。

1

十年前,童瑤在飛機上遇到徐崢,徐崢問她:表演難麼?童瑤說:不難的,不就是對著鏡頭,跟對手說話嗎?

徐崢聽完,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童瑤那時對演戲毫無概念,只覺得臺詞加上表情就叫演戲。她讓人記住的,全是拍戲時的吃苦耐勞。

2002年,《林海雪原》的拍攝可謂一波三折。導演康洪雷和主演孫海英相繼退出,女主角在拍攝一個月後也離開了劇組。在幾個前來試鏡的女演員中,導演李文歧將目標鎖定在總政話劇團的一個女孩和中戲大一學生童瑤之間。

總政的女孩有表演經驗,但是長相特徵寡淡。而童瑤外型特徵明顯,只是需要導演花更多的精力去教她表演。考慮到白茹這一角色單獨的戲分不多,形象重於演技,於是身高1米7的童瑤獲得了導演的垂青。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林海雪原》

童瑤那時連走位都不會,經常拍著拍著就擋住了其他演員的鏡頭,還常被嫌棄臺詞欠佳,不是卡殼,就是像朗誦——臺詞的問題,一直到大三都沒有太好,和偶像王志文合作《龍虎人生》,也是因為臺詞接連NG,而遭偶像的嫌棄。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龍虎人生》

但李文歧還是很喜歡這個女孩,唸的都是她的“實誠”:要她從雪山滾下去,童瑤二話不說就滾了下去;從樓梯跑下來,腳意外踩空,她站起來拍去身上的灰塵,一句抱怨也沒有。

拍《行走的雞毛撣子》,童瑤堅持不用替身,非要自己往湍急的河水裡跳,綁在身上的威亞意外被水流沖斷,她險些被漩渦吞噬。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行走的雞毛撣子》

然而,拍戲光靠肯吃苦哪裡夠?一直到《家常菜》,在導演安健的啟發下,她好像對演戲開了竅。

那時的童瑤24歲,戲路不寬,輕易不敢嘗試超齡的角色。而戲中“文遠”這個角色,需要她從十五歲演到三十五歲。

前期拍攝並不順利,她對角色有太多不理解。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於是她和導演一場戲一場戲的摳,一摳就是兩三個小時,直到把角色吃透……也正是有了這樣的一段經歷,她才知道怎樣走進離自己很遠的角色。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家常菜》

《大江大河》裡的宋運萍其實離她也很遠,放在十年前,別說演,她連想去試的勇氣都沒有。但是現在,靜能生慧,熟能生巧。

為了演好宋運萍,童瑤觀看了大量影像資料,提前到農村體驗生活。點睛之筆是姐姐身上的煙火氣,不但讓宋運萍這個人物活色生香,更讓她成了丈夫和弟弟溫暖的來源。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入戲,也只是成功了一半,另一半來自於對角色的創造。

2012年,童瑤和黃渤主演了《民兵葛二蛋》,當時編劇還質疑過片方的眼光,覺得童瑤和孟喜子這一角色的壯實、霸道差很遠吶。

寧在一思進,莫在一思停。處於壓力下的童瑤現場偷師黃渤,從他身上學會給人物設計情節和動作。整部戲拍完,童瑤受益匪淺。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民兵葛二蛋》

拍《如懿傳》時,導演汪俊本想要華妃一樣的高晞月,但是童瑤有自己的想法,她覺得高晞月年紀那麼小,哪裡懂什麼宮鬥,於是說服導演,讓高晞月這個角色成了一個“傻白甜”,結果這個人物大獲成功。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如懿傳》

而在《大江大河》裡,童瑤為宋運萍設置了一些特別的小動作,比如夾著腿走路、緊張時會捏衣角等等。她在劇中清澈的眼神和單純的笑容,既是現實中人,又是理想中人,所以讓觀眾覺得可親、可愛。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大江大河

2

《大江大河》裡,宋運萍因為家裡只有一個上大學的名額,她犧牲自己,把機會留給了弟弟。那段含淚寫申請書的表演,可以稱得上精湛,特別是寫到最後一個“棄”字時,放慢的一筆一劃,很好的詮釋了姐姐當下的無奈、糾結與不甘。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童瑤比宋運萍幸運多了。

這女孩兒出生在昆明,名字取其父母的姓氏。她家境殷實,有很多親戚在海外。她的童年一半是快活,另一半則由華服和美食堆砌。

童瑤眉清目秀,娉娉嫋嫋,11歲就已經長到1米63。彼時,中國歌舞團藝校來雲南招生,一眼就相中了前來報考的童瑤,但她無法忍受封閉式教育和思鄉的折磨,第二年便從藝校退學,進入昆明文藝學校民族舞專業就讀。她考戲劇學院也不費吹灰之力,北影和中戲皆順利通過三關。

童瑤最終選擇了中戲,是因為在她讀藝校時,迷上了《黑金》裡的王志文。她一直以為他還在中戲教書,可進了中戲才知道,王老師早已回上海發展。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童瑤所在的2002級中戲表演系,是繼章子怡96明星班之後,第二個明星班。唐嫣、文章、白百何、楊爍都來自該班。童瑤和章子怡的確很像,看《大江大河》,透過2.66:1的電影畫幅,我一度以為這是童瑤在演《我的父親母親》。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頂了一張“章子怡+姜宏波+余男”的明星臉,拿著“少年得志”的劇本,但童瑤的星途卻沒有章子怡那麼順利。大抵是她做人被動,以前從不主動遞簡歷,唯獨“姐姐宋運萍”,是她主動去爭取的。

導演孔笙回憶,當時來面試的女演員很多,他們也曾舉棋不定,後來童瑤為宋運萍寫了很長的人物小傳,精準的抓住了她身上的特質,加之能吃苦的好名聲在外,童瑤最終用態度打動了創作團隊。同時,她也用演技和汗水,證明孔笙的選擇是正確,也是唯一。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導演孔笙與童瑤

我媽看了《大江大河》之後,感慨的說,她當年也考上了電大,我爸硬是不讓她讀,怕我媽學成之後,自己配不上她。而一部好劇恰是讓觀眾有共鳴的,許老師在微頭條薦劇後,引發了讀者大量留言,全是對命運的唏噓: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觀眾自發為劇吆喝,活得像群水軍!

3

很多人說,章子怡滿臉寫著“進取”,而童瑤臉上只有“佛系”。生活中的童瑤的確沒有銳利的鋒芒,但拍起戲來,她也是個“狠角色”。

只要能形似角色,她敢拋下女演員最捨不得扔掉的偶像包袱。比如,在劇中為了貼近那個時代女性應有的樣子,她不施粉黛,滿足了“姐姐”這個詞代表的一切美好寓意。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再如,有一場姐姐賣掉辮子去大學看望弟弟的戲,童瑤為角色毫不猶豫的剪掉長髮。坐在校園裡的這一幕,很美,帶著沒有矜貴的知書達理。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女人的魅力和質感,光靠華服和妝容是堆砌不出來的,在生活的煙火氣中浸泡出來的從容和優雅,才不會被時間侵蝕。

這套嫻熟的熱水燙衣領動作,是她請教導演孔笙,反覆練習出來的。她深知一個細節抓到位,比嘴上說一百遍“宋運萍賢惠”更有說服力。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還有她演9個月快要臨盆的孕婦,這行姿和坐姿,絕對是下功夫揣摩的。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這些年的磨礪,她對角色的把握,用“收放自如”來誇,也不為過。

33歲演出17、8歲單純的狀態,她毫無壓力。甚至在面對比自己大3歲的王凱時,她也讓觀眾相信,她就是姐姐,王凱就是她弟。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面對沒有生活經歷的婆媳矛盾,那句逗婆婆開心的“我知道我是狐狸精”,毫無造作之感,就是個嘴甜懂事的小媳婦。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這就是演員——把心交給這些角色,她們會陪你走一段,也厚重了自己的人生。

楊爍說,原來從沒覺得童瑤漂亮,但是那段日子,看她認真痴迷的演戲狀態,看她密密麻麻的臺詞筆記,“那一刻,我真的覺得她是我見過的女人中最美的一個。”

“姐姐”入心,童瑤奪目

童瑤出道15年,大器晚成,用遲到的作品將光環拿了回來;姐姐離開第4天,她活成了精神、理想,亦活在人們如鯁在喉的惦念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