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半程马拉松一跑友猝死,为什么半马比全马更容易出现意外?

当2014年第一次踏上马拉松赛道开始,死在马拉松赛道上的人每年都有。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国内马拉松比赛大约第3到4场就有一个人会死亡。最知名的应该是下边的第一起:

重庆半程马拉松一跑友猝死,为什么半马比全马更容易出现意外?

2014年12月13日上午9时53分,珠海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冲向终点的方勇一头栽倒在地,心脏聚停,抢救无效死亡。

30岁的方勇(1984年11月13日),祖籍湖北,中央警卫局退役士兵,平时以身体为豪:单手平板支撑5分钟,俯卧撑汗水湿透报纸,一口气(水下不呼吸)潜泳100多米……

最厉害的是去年的厦门的半程马拉松死亡事件:

重庆半程马拉松一跑友猝死,为什么半马比全马更容易出现意外?

2016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组委会透露,跑者林某某在距离终点4.5公里处倒地,临近的医疗志愿者和骑行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医师在2分钟内赶到现场,发现该跑者心脏骤停、呼吸停止,立即开展心肺复苏、电除颤。120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继续抢救,并送往海沧医院抢救。跑者吴某某在到达终点后倒地,心跳停止、呼吸微弱、瞳孔放大,现场医疗点医护人员立即开展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措施,并迅速送往海沧医院继续抢救。两位跑者送抵医院后,经医疗急救专家全力抢救后,无效死亡。

相比较而言,全程马拉松死亡的人数基本上没有听到过,就放在全球马拉松赛事中,也少有死亡的案例。

重庆半程马拉松一跑友猝死,为什么半马比全马更容易出现意外?

为什么半程马拉松看上去会比全程马拉松危险呢?

首先,心脏问题引发死亡。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国内近几年马拉松比赛中死亡案例中,至少有14人死因为心脏问题产生的悲剧。心脏骤停如果不及时医治,那么患者会在几分钟内死亡。

在今年的厦门海沧半程马拉松的300名参赛选手中,有6人查出心脏有结构性变化,被医院宣布不适合参赛马拉松,被迫退赛。

中国人普遍不重视体检,对潜在的隐患不在意。在去年的杭州马拉松报名中,要求提供近三个月的体检证明,结果有许多人直接找人PS一张假的体检证明,更有甚者找了别人的体检证明来蒙混过关,连名字也不修改。

有心脏方面的问题,如果放在正常生活中不会有多大问题,但如果放在马拉松赛道上就不一样了。随着速度的提高,心率会大量提高。

正常人在是清醒、不活动的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叫静息心率。正常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90之间,静息心率越低的人相对而言越长寿。

而在马拉松比赛时,心率可能会提高到160--180之间。如果再高就可能因为心率过高而出身体问题,甚至猝死。

因此在比赛,保持一个正常的心率是比较重要的,我在马拉松比赛时,会一边跑一边唱歌。只要能正常唱歌,就说明心率基本是没有问题。

更准确的掌握心率的方式就是购买有实时心率报警的运动手表,设置一个心率区间。如果运动中心率过高,手表会自动报警,跑者就应该马上减速,让心率慢下来。

重庆半程马拉松一跑友猝死,为什么半马比全马更容易出现意外?

其次,就是临场的身体状态也很重要。

比如说跑前感冒还没好,或者工作压力大加了夜班没有休息好。

因为应激的一些状况导致身体器官出现问题,在马拉松比赛中就容易产生一个叠加效应,最终出现单一器官不堪重负,最后出现停止工作的问题,最终导致受伤或猝死。

我们在马拉松比赛前半个月,特别强调休息,让身体处在最好的状态,这样往往容易取得最好的成绩,至少也会让出事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同样不要带病跑马拉松。人在生病时,身体的各个器官受到很大压力,处在不健康工作状态。如果贸然参加马拉松,就容易让身体的各个器官承担更大的压力,最终因为压力过大,导致出现意外状况。

所以有计划参加马拉松的人,在比赛前要保持身体健康,尽量在一周前治好病;每天睡觉比平时多一到二小时,让身体得到最好的休息和恢复,以便以最好的状态参加马拉松。

重庆半程马拉松一跑友猝死,为什么半马比全马更容易出现意外?

然后克制冲动,理性跑马。

有一句电影台词叫:爱是克制,喜欢才放肆。

跑马拉松也一样,马拉松毕竟一项极限运动,对人身体有很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对跑马拉松要有敬畏心理。

如果你热爱马拉松运动,就控制好自己的速度,在跑马时,多聆听身体的声音,感觉他的变化,能听懂他的信号。

当身体出现不良反应时,他会经由神经向小脑发送信号,再传回大脑。这时我们就应该放慢速度,或者向义工或医生跑者求救。

当你肆意挥霍透支身体时,他会以罢工来惩罚你,罢工最严重的结果就是死亡。

重庆半程马拉松一跑友猝死,为什么半马比全马更容易出现意外?

最后需要强调的,要重视半程马拉松。

不要觉得全程马拉松跑不了,可以试下半程。

半程马拉松也是马拉松,它也要跑21.0975公里。对于一个平时没有良好运动习惯的人也说,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没有系统的训练,不要说全马,就是半马,也是难以完成的。

但总有人愿意冒险尝试,把速度无限提高,想拼一个好成绩。

高收益,高风险。冒险是要付出代价的,在马拉松比赛时,它可能就是生命。

跑马拉松是一项科学的运动,可以更高更快更强 ,但一定要科学。不能无限制的压榨自己的身体极限,绷的太紧了就会断。

在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中央警卫局退役士兵,他的身体条件之好是一般人达不到,同样因为过于追求成绩倒在马拉松赛道上。

生命原本脆弱,尊重生命,尊重身体,尊重马拉松才是每个马拉松选手应有的态度。

让我们无伤跑动,循序渐进,慢慢的一年一年提高自己的成绩,而不是急于求成,最终酿成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