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運營難?掌握這幾點,讓你運營少走彎路!

剛做小程序的商家在運營初始階段,或多或少都走過彎路,畢竟小程序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生工具,同樣與微信聯繫緊密,卻又不同於公眾號的內容營銷優勢,小程序本身具備的服務屬性和工具屬性更顯務實,不能主動的去打擾用戶。

有興趣私聊

這就要求運營者充分調動小程序自身的功能優勢和多流量入口優勢並結合企業商家自身的業務特點以及對微信圈資源的合理調配,才能做到既可以讓小程序服務質量得到保障,又能讓小程序服務到更多的目標用戶。

因此,對小程序運營來說。最重要的思路有三點:

小程序運營難?掌握這幾點,讓你運營少走彎路!


怎樣才能讓精準用戶知道我們的小程序?

移動互聯網時代抓住流量的成本是很高的,特別是精準的流量更為重要,因為不精準的流量對於小程序這種隨用隨走的應用的留存率是非常不友好的。

另外,只有精準的用戶才能為小程序的進一步推廣和分享做出實際的幫助。要做好精準營銷,就需要運營人員在運營之前對自身業務適用的用戶進行用戶畫像描述。

對於門店類小程序而言,可以通過突出創意設計的小程序碼來吸引用戶的第一眼關注,其次,可以結合小程序內部的營銷工具來促進門店活動的推廣,對於用戶生活必須類的還可以以優惠方式將用戶圈進自己的微信群,繼而進行後續的社群運營。

此外,本地類小程序儘量瞄準當地群進行推廣,而網商和工具類小程序則可以在官網、公眾號以及其他網絡渠道進行合理公佈。最主要是要結合自身業務特點進行推廣,而不是採取千篇一律的方式。

怎樣提高用戶留存?

小程序的首頁應當儘可能採取簡潔明瞭的設計,最好能夠給用戶對核心業務又一個直接的觀感,因為用戶進入小程序通常都是有需求的,而用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小程序首頁,第一印象非常關鍵。

再者,對小程序列表的設計也要做到言簡意賅,圖標和名稱都要做到有創意又表意明晰,若是為了吸引眼球,一味標新立異也難博取用戶的好感,畢竟用戶的耐心是有限的。迴歸到小程序功用層面,不能走功能過於簡單的路線,任何一項過於簡單的應用,除遊戲外,競爭力都不長久。

另外,在對小程序進行圖文推廣時,要對小程序做好詳細介紹,以加深用戶的印象,並讓用戶對小程序的功能又一個直接的瞭解。留存的前提是用戶知道這個小程序對其有用,且好看又便捷。因此,做好基本的優化,剛需用戶留存還是可觀的。

如何讓用戶形成裂變?

拼團、分銷、優惠券、積分兌換、抽獎等營銷工具都可以選擇性應用,通過優惠活動吸引已有用戶來分享並邀請到新用戶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裂變的效果也較為可觀,讓用戶能看到誘惑的活動都能有效吸引到更多用戶,人性是共通的。

有線下實體店的小程序可以通過線下小程序碼的運用進行導流,配合線上活動的開展,反之亦可。以上兩點的前提都建立在自身產品或服務夠好的前提下,產品或服務本身不過關,再好的運營也撐不起小程序的口碑,兩者兼具的話,用戶裂變自然水到渠成。

小程序正在逐漸成為商家拓展社交電商的有利工具,從2017到2020年,小程序電商的規模將從0.63億達到3.98億,2018年的增長率將達到157.1%。其中以蘑菇街小程序電商為案例,其在雙十一、雙十二的最新數據,充分展示了「拼團」、「社交立減金」、「社群分享」等玩法所帶來的實惠。

就目前來看,拼團、分銷和直播這三種玩法在電商小程序的運營中是比較成功的,這三種模式中的任意一個,對於那些對小程序尚不瞭解,並且有上線小程序這一打算的企業和商家來說,都具有參考意義。那麼這三種電商小程序模式有什麼區別呢?

拼團模式

所謂拼團模式,字面理解起來就是兩個或以上的用戶通過組合來獲取更優惠的價格,其實也是商家為了獲取更多客戶,在小程序對其商品所展開的營銷活動。所以我們會常常在微信聊天時不經就收到好友法老的拼多多的廣告,在朋友圈也是如此。長久以來,在微信這個重要平臺上,用戶們就越來越熟悉並接以拼團為營銷模式的電商小程序。

分銷模式

在小程序還沒有出現以前,一些大企業就已經開始藉助公眾號來製作微分銷商城,師徒以分銷返傭來招募更多的分銷商,從而達到推廣產品,形成了裂變的效果,因此「微信分銷」在企業商家中備受青睞。

但是,隨著小程序的出現,它所帶來的無需下載、無需關注、無需下載、即用即走的用戶體驗,與微分銷商城相比,更方便更省事,所以大部分商家開始轉移陣地,在小程序裡玩起了分銷。這一分銷模式的優勢,使用戶能夠在小程序商城裡下單並完成支付後,通過分享好友獲得返傭,這種獎勵制度、熟人推薦的運營方式,達到了口碑傳播的效果。

直播模式

最早在淘寶上,就已經有商家開始通過直播平臺進行運營了,可見其火爆程度。特別是雙十一、雙十二、元旦這樣的重要節日,直播使得流量可以更好的聚集,就比如2017年雙十一,蘑菇街小程序發起了「千播大戰」。電商小程序的這一直播模式很簡單,就是通過直播直接展示商品,以此激發用戶的購買慾望,屬於一種IP場景化營銷。

2017年小程序上線,關注小程序的同學肯定都還記得上線最開始的那段時間,小程序頻繁的在深夜更新,每次更新都會引發第二天的“刷屏”。

截止到目前,已上線的小程序超過了100萬個,在小程序TOP100榜單裡排在前面的小程序大多是基於原有APP的功能或內容遷移,比如:京東、同程旅遊、拼多多等等,原有APP知名度廣,遷移到小程序也更加容易。

那麼對於新入局者來說,該如何做小程序推廣呢?

無論是小程序還是APP,推廣的前提是核心功能是否能夠滿足用戶需求,對於開發者來說,做推廣之前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做小程序”?

一、小程序的3大主要功能場景

小程序是一種輕量化的應用,“即用即走”是微信推廣小程序的初心,對於運營或產品角色來說,小程序提供了更簡單的產品和更豐富的運營玩法。

總結來說,目前小程序有3種主要場景:

小程序運營難?掌握這幾點,讓你運營少走彎路!


1. APP功能的平臺遷移

無論是公眾號運營還是小程序開發,企業投入精力去為微信豐富生態是看中了微信的流量,APP產品很難從微信裡“佔便宜”(騰訊爸爸投資的除外),小程序就成了APP項目打入微信的最佳渠道。

以同程旅遊為例:將APP中的“預定”功能做成小程序,小程序主界面就是預定酒店、機票或酒店門票的入口,簡化了APP主界面的複雜功能。

對於公眾號運營者來說,小程序能夠提供遊戲、電商、工具等一系列的應用,並且開發簡單,不需要高成本的開發團隊,使用開源模板就可以實現,為公眾號內容創業者提供了“變現”的渠道。

以某運營幹貨分享社區為例,將社區內的課程挪到了小程序上,相比通過“千聊”等平臺賣課,好處在於小程序插入圖文的交互更加友好,跳轉路徑也更短。

3. 線下門店的線上商城

小程序剛剛上線時的入口主要在於“小程序碼”,後面才陸續更新了公眾號、下拉菜單等一系列入口。從小程序碼可以看出,小程序對線下場景是非常重視的。

線下門店通過小程序開設線上商城,配合服務號就可以實現“輕量化”的線上商城(服務號可以給用戶推送模板消息),再加上LBS的附近的小程序,為線下門店帶來引流。

以上,是小程序運營的3種主要場景,從這3個場景出發,可以衍生出小程序推廣獲客的5種方式。

二、小程序推廣的5種方式

從上圖官方發佈的2018年上半年小程序用戶場景入口分佈情況來看,“分享”、“快捷入口”、“公眾號”、“二維碼”是小程序獲客的主要來源,其背後是社群、公眾號、線下門店、社群、禮券等5種運營方式。

1. 分享+小程序:社交關係帶來的流量紅利

小程序運營的核心思維在於利用微信的流量獲得曝光,在社交關係場景中,“分享”是必不可少的思維。在小程序產品設計上,需要給用戶足夠的“分享”空間,比如:為了提升用戶留存設置的“打卡”環節,打卡後為用戶提供分享的素材,購物後讓用戶有可以秀篩選的場景,都有利於用戶分享。

2. 公眾號+小程序:內容電商的流量變現

小程序為公眾號運營者提供了豐富的變現方式以及運營玩法,通過電商變現或利用小程序做內容的延展,對於小程序來說都是很好的運用策略,而公眾號就成了小程序的“發聲渠道”。

公眾號推廣小程序有2種方式,一種是公眾號綁定小程序,第二種是在圖文內容中植入小程序,圖文內容植入是比較有效的方式。如果自家公眾號流量不足,可以通過換量或付費通過其他公眾號進行推廣。

3. 線下門店+小程序:贈送禮券小程序復購

無論對線下門店還是電商賣家,復購率和用戶黏性是需要仔細考量的地方,在顧客完成購物環節後,贈送購物禮券,既可以實現小程序曝光,又可以促進用戶復購。

而對於其他場景來說,線下推廣也可以為小程序帶來有效獲客,例如電梯海報、DM傳單等方式。

4. 社群+小程序:社交關係帶來的流量裂變

小程序在社群中的分享交互同樣友好,在產品設計中植入裂變分享環節,比如:查詢類工具可以設計好友助力免費查幾次的任務,電商類產品可以設計購物後領紅包的任務。

主要裂變任務機制:助力類、優惠類、集卡類、紅包類……

5. 卡券+小程序:禮品場景的流量裂變

卡券是微信主推的另外一個功能,與小程序相結合,可以滿足“送禮”這個場景,達到較好的裂變效果。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星巴克的用星說,通過小程序購買星享卡,好友之間可以互相贈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