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和抖音的幾點比較:電商、運營、流量分發

最近每天都刷抖音和快手,也嘗試在兩個平臺上都發了一些視頻,基本上把快手和抖音的一些功能都體驗了一下(除了開店)。總體感覺,快手在產品層面對於創作者更加友好。另外,在電商、運營和流量分發這幾個層面上,抖音和快手存在著一些差異,下面從我自己的觀察出發,做一下比較。

電商

結論:在電商方面,快手比抖音差不太多,抖音可能略有優勢

快手和抖音都提供了小店和推廣第三方商品兩種電商方式,帶貨在快手上叫小黃車,在抖音上叫商品櫥窗,名字不同而已,小店都叫小店。

1、小店

先來說小店,抖音把小店的很多功能放在了PC端,而快手基本上在移動端就可以管理起來,這點快手操作上可能會更方便一些。

另外,抖音上只要開通了櫥窗功能的號都可以推小店的商品,但是快手上貌似沒有打通這個環節,這方面抖音略勝一籌。

2、推廣第三方平臺商品

快手支持推廣拼多多、京東、魔筷、淘寶、有贊五個渠道;抖音支持淘寶、京東、蘇寧易購、唯品會、考拉海購等五個渠道,數量差不多,平分秋色。

抖音添加商品的選貨中心做的比快手要好一些,有一些運營在其中,比如爆款、專屬高傭、限時活動等推薦,而快手就是內容的平鋪。

快手和抖音的幾點比較:電商、運營、流量分發

另外,快手現在推廣也需要繳納保證金了,最低500元,相較而言,抖音更好一些。所以,綜合來看,抖音可能是略勝一籌。

運營

結論:在運營方面,抖音比快手更重,更下功夫。

抖音上經常出話題,其中有一類是抖音主動由運營來發起的,抖音底部導航有個,抖音小助手經常會推送"話題",讓大家一同為某一個主題創作。

快手和抖音的幾點比較:電商、運營、流量分發

反觀快手,是抽屜式的信息架構,基本看不到話題運營的痕跡,進入首頁就全是視頻。

還有一類可能是創作者發起,然後抖音通過運營手段,引發大規模的創作者跟進,形成傳播和模仿,創造出一種話題,比如這兩天大火的"太乙真人的豬",摺紙折成一隻豬從高樓往下拋,在空中會煽動小翅膀,這個迅速引起了火熱的傳播,很多人參與拍教程、拍各種自己的小紙豬是怎麼飛的,抖音上這個話題的話題量是1.8億。

反觀快手,沒有看到類似的運營,反而是用戶自發的行為,自己創造話題,同樣的話題在快手上搜,可能只有幾百的話題量,差距非常大。

快手和抖音的幾點比較:電商、運營、流量分發

流量分發

結論:在流量分發方面,快收比抖音對素人更友好,更平權。

1、曝光機會

抖音是一屏一個內容,而快手實際一進來是一個封面列表,一屏5個內容,也就是曝光機會提高了5倍。

也正因為是一屏一個內容,為了讓這個內容更符合用戶的預期,優質的內容/成熟賬號的內容/大號的內容更容易出現。

2、素人友好

很多人說抖音/快手需要養號,讓算法知道你是誰。抖音我養了一個月沒養熟,但是快手我發一個視頻就上熱門了,閱讀量50萬,對於素人來說可以說非常友好。

而且,整體的產品氛圍真的讓人感覺是"記錄世界記錄你",我在快手上看到孕婦記錄孕期、小夫妻賣內衣內褲;看到足浴小妹、音樂老師;看到遊戲主播,情侶對象;看到初中生、高中生;看到Coser、異域華人的生活;

一切在真實發生著的生活都在快手上呈現,並且他們都有露出的機會,讓更多人看到。

3、人為努力

抖音上你只能靠內容,由黑箱中的算法決定你的曝光機會,你沒辦法控制,只能靠運氣。

但是快手可以靠封面,只要你的封面足夠吸引人,就能吸引來流量,重點是,這個封面是你自己可以控制的。


以上是我從自己的觀察角度寫的一些結論,如有錯漏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