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媒介與社會變遷 課程分享|人物:漏水的小紅房與爆胎的自行車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人物:漏水的小红房与爆胎的自行车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人物:漏水的小红房与爆胎的自行车

對於經歷過爆胎的同學們來說,學五西南邊的小紅房應該並不陌生。十二年來,小紅房裡的藺師傅憑藉低廉的定價與高效的維修,成為了許多在校學生修車、採購配件的第一選擇。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人物:漏水的小红房与爆胎的自行车

漏水的小紅房與爆胎的自行車

——記北大修車鋪的藺師傅

採訪 | 蘇家琦 李詠琪 楊天宇

攝影 | 洪正香

藺師傅全名藺慶剛,老家在河北邢臺。2000年時一個人來到北京打拼,撿過廢品,當過建築工人、代鋸、自行車推銷員,06年應北大之需接過修車鋪的工作,此後十二年如一日,直至今朝。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人物:漏水的小红房与爆胎的自行车

藺師傅的小紅房

“以後你們就知道,很多事情都是生活逼出來的。”

走進藺師傅的小屋,我們發現了兩個極具科技感的裝置(如下圖),形如點滴吊瓶的兩個複合容器掛在天上,底部的皮質導管通向目不可及的深處,我們問藺師傅這是用來幹什麼的,藺師傅低頭一樂,說:“以後你們就知道,很多事情都是生活逼出來的,當時我住進來之後發現這個屋子漏雨嘛,就想著怎麼不讓水落到地上來,之後就自己做了幾個瓶子。人是這樣的,很多事情你不會,本身不會這個東西,怎麼會想到拿瓶子接水,拿導管輸水,平時哪會想到這個東西,我也不會想到這銅牆鐵壁的東西也會落雨嘛。”

“很多事情都是生活逼出來的。”這句話也許正是藺師傅十幾年“北漂”生活最真實的寫照。來北大負責修車鋪的工作前,藺師傅經常一週七天連軸轉,沒有一點休息娛樂的時間,藺師傅說:“當時不這樣就沒法生活下去,你被生活逼得沒有辦法的時候,也就不會想那麼多別的了。”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人物:漏水的小红房与爆胎的自行车

藺師傅的瓶子

“很多時候,自己想怎麼著也沒有用。”

在採訪的過程中,我們經常能夠感受到藺師傅對自己的現狀並不滿意,他多次提到,原先身邊的許多人現在都有了自己的事業,自己到了這個年紀也沒有在外面做出什麼成績,但許多事情沒有辦法,來北京之後的幾份工作都是有人介紹,有機會就去了,在北大修車這麼多年,如果放棄的話就又要從頭開始。“還是走一步看一步吧,我本身也是個沒什麼理想的人。”

“很多時候,你自己想怎麼著也沒有用,”藺師傅說,“像我在這修車,原先小黃車出來的時候政策不讓賣車了,你就不能賣了,你自己想怎麼著沒用。像我吃飯也和你們不一樣,不是看哪個好吃吃哪個,是看見哪個窗口排隊人少,能趕快吃完回去工作,就吃哪個。”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人物:漏水的小红房与爆胎的自行车

藺師傅在工作

“這麼多年,像我的手機、電話基本上沒人打。”

“我也不知道什麼叫真正的幸福。偶爾可能有點笑料就感覺很開心,有人說了兩句不中聽的話心情就比較沮喪,但沒有說什麼幸福不幸福啊什麼的,沒有。很多事情過去就忘掉了。”藺師傅說。

離開老家後,藺師傅和以前的朋友漸漸都沒了聯繫,也沒有新認識什麼朋友。“這麼多年,像我的手機、電話基本上沒人打,”藺師傅說,“平常就是有人來修車,我們侃上兩句,但也沒什麼深交。”平時沒活的時候,藺師傅一般會用手機看鳳凰網的時事新聞,由於流量不多,基本只能看文字敘述,藺師傅還會下載一些老歌,每天回到住處,給家人打過電話後一個人聽。“現在的新歌我都聽不出什麼共鳴,我還是比較喜歡聽伍佰的一些歌,原先有時候能聽到落淚,聽他唱就像把自己的感情抒發出來。”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人物:漏水的小红房与爆胎的自行车

藺師傅在小紅房裡

“我真沒想到她會給我買飯,還買了那麼多菜。”

讓藺師傅在北大一待就是十二年的應該是北大相對穩定、融洽的工作環境。藺師傅說,和外面的人相比,北大的學生對於自行車的基礎知識瞭解比較少,所以修的時候往往還要給給他們進行講解,但是北大里面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職工,人都比較好,“不能說每個人人品都好,但你人品不好,你到了北大也收斂了點。”

藺師傅還講起一個令他比較意外的故事:"上個月有個老太太來修車,修完後付錢了,讓我給他看車。他要買飯去,我說‘買飯的話,那你就鎖上車吧’,她不鎖,一個勁說‘算了我馬上就回來了‘,說完她就走了,走了又老不回來嘛,我看見這樣我就把車鎖上我去買飯,結果我走到門口,她在門口那兒端著一盤的有飯有菜,她說她給我買的飯,可是工作人員不讓她端出來。我就和收盤子的說,待會兒我吃完親自給他們送回去,這才讓我端出來了。其實沒想到,我感覺挺意外的,修車我也是掙她的錢,也不是說免費給她修的,付了錢後,還買了4-5份菜給我端過來,我真沒想到她會想著給我買飯,還買了那麼多菜。”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人物:漏水的小红房与爆胎的自行车

藺師傅和前來修車的同學

藺師傅不關心什麼是幸福、什麼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十數年的輾轉過後,他也不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變生命的軌跡,生活留給他的是“妙手回春”的能力,在北大恪盡職守,為這園子裡的人服務即是他的選擇。

對藺師傅來說,一間漏水的屋子和一圈爆開的輪胎一樣,並不是什麼難題,一頓“豐盛”的午餐也並不會造成什麼財務麻煩,但他或許同樣需要一雙幫扶的手,一個一起吃飯的人。

下次去修車時,不妨和藺師傅多聊兩句。

不當你的世界 只作你的肩膀

無畏的太陽

心情|閱讀|雞湯|感恩|發現

2018媒介与社会变迁 课程分享|人物:漏水的小红房与爆胎的自行车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讓太陽擁抱你

◆ ◆ ◆ ◆ ◆

文案 | 蘇家琦 楊天宇

排版 | 麥佳琦 楊天宇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