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企幫百村”帶領更多人富起來——臨潭縣“百企幫百村”行動側記

隆冬時節。位於卓洛鄉下園子村的臨潭縣銘鑫公司農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7個溫暖羊舍裡,才讓扎西等7名來自卓尼縣申藏鄉的藏族群眾正在餵養1600多隻中天湖羊。

“作為龍頭企業,我們肩上擔子重。要種植優質飼料,確保肉質過硬,同時要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更多貧困戶。”公司負責人馬全真說。

今年8月份,銘鑫公司與古戰、卓洛、王旗、三岔、新城、流順、羊沙、洮濱等7鄉鎮的438戶貧困戶簽訂幫扶合同,計劃明年出欄1.1萬隻以上湖羊,保證貧困戶有穩定收益。

“我入了2萬元給銘鑫公司,已經拿到了2000元分紅,明年就能分到4000元了。”流順鄉上寨村貧困戶楊彥宏說。

企業少賺點,農戶多分點。貧困戶以每戶1-2萬元不等的股金入股銘鑫公司,委託其所屬的農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集中養殖中天湖羊。湖羊出欄後由中天羊業統一收購,公司每年按照股金的20%給入股貧困戶進行分紅。

自2017年起,臨潭縣工商聯因地制宜,組織縣內24家非公企業和縣內外27家商會,聚焦全縣4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的1978戶貧困戶7427人,開展結對幫扶。通過村企共建、捐資捐物、提供就業崗位、扶持發展產業、幫助推銷農產品等方式,有效帶動了一批貧困村、貧困戶。

針對不同需求,臨潭縣靈活採取“一企幫一村”“多企幫一村”“一企幫多村”等方式,一企一策、一村一策、一戶一策開展結對幫扶活動。目前,已有19家商會和企業成功結對36個貧困村。

“要不是丁主席幫忙,我們村的勞務輸轉公司不可能辦起來。”新城鎮丁家山村村委會主任馮懷文口中的“丁主席”,是縣工商聯主席丁六山,同時也是臨潭縣興泰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丁家山村勞動人口多,外出務工人員也多。大部分務工人員由於文化水平不高,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加上法律知識欠缺,勞動付出往往與工資不對等,常常吃虧,又不懂維權。來自省交通廳的幫扶隊長王成俊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經過與村民再三商量,決定在本村籌辦勞務輸轉公司,解決勞務人員就業、收入等問題。

在進行工商許可登記時,被告知需要200萬元註冊資金。馮懷文和大家把能拿的錢都拿出來,能折現的東西都預算進去,離200萬元差距還很大。對口幫扶丁家山村的臨潭縣興泰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主動答應借給村裡200萬元,用於勞務公司註冊登記,並承諾在公司用工時優先考慮丁家山村的貧困群眾。

“以前,碰上好活就掙一點,一不小心就會被騙了。公司一成立,大家心裡就有底了。”鋼筋工史瑞說。目前,丁家山村勞務輸轉公司已正式成立,預計春節後正式運營。興泰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主動墊資,解決貧困村燃眉之急,這一做法也於無形中帶動更多企業積極投入到結對幫扶中。

“種燕麥、收燕麥、廠房維修這些活都幹,只要有空就到廠裡來,掙了錢,還不耽誤家裡的農活。”新城鎮哈尕灘村50歲的李考娃說。

臨潭縣高原綠色食品廠建廠已有21年,是臨潭實業界的代表。加入“百企幫百村”的隊伍後,企業將所有長期工換為貧困戶。同時,通過土地流轉,燕麥、青稞收購等方式帶動本村及周邊農戶實現收入最大化。

今年10月,在農牧部門扶持下,食品廠建起了冷凍(藏)車間。計劃明年進一步發展多種土特產加工,帶動更多貧困群眾就業、脫貧。

臨潭縣因地施策,因地制宜,突出產業、就業幫扶,引導企業發揮自身優勢,把企業的資本、技術、人才優勢與貧困村的土地、勞動力、特色資源結合起來,帶動群眾自覺自願脫貧,實現由輸血脫貧向造血脫貧的轉變。目前累計發放2018年下半年分紅87.56萬元,帶動貧困戶發展養殖業30戶,種植中藏藥材和野燕麥等93畝。同時,實施跨區域幫扶活動,促成蘭州市工商聯27家直屬商會開展跨區域幫扶活動。

明年,將有更多企業參與到臨潭縣“百企幫百村”行動中,帶領更多困難群眾擺脫貧困,奔向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