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掉那隻青蛙:活用時間餅圖,玩轉每天24小時

吃掉那隻青蛙:活用時間餅圖,玩轉每天24小時

之前那篇教大家用一頁紙清單的方法,對時間進行管理的文章發出後,有很多小夥伴們看完之後,感覺意猶未盡,紛紛向我留言提問:

一頁紙清單確實是個好方法,但是我每天想做的事情太多了,一列成清單看起來就跟超市裡的流水小票一樣,這可怎麼辦?

朋友們,這裡是重點,要敲黑板了!

假如你發現自己每天都有無數事情要處理,那你就陷入了一個怪圈,你的工作是永遠都做不完的,而且你做完的事看起來也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這一切都只會讓你深陷焦慮,無法自拔!

很多小夥伴感覺很無辜:明明自己每天也都非常忙碌,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你每天的時間都用在哪裡了呢?

這就需要引入一個新的原則:吃青蛙原則。

吃青蛙原則是美國一位非常優秀的職業發展培訓師博恩·崔西,在他最著名的暢銷書《吃掉那隻青蛙》裡,提出的一個被無數人證明非常有效的時間管理原則。

所謂吃青蛙原則,說白了其實很簡單,就是要求我們在每天的工作中,要把最難的事情放在最前面來做,當你做完一件最難的事情,就相當於吃掉一隻青蛙,後面再繼續完成其他事情時,都會非常有成就感,就像我們看電影時,發現影片末尾的彩蛋一樣開心。

吃掉那隻青蛙:活用時間餅圖,玩轉每天24小時

因為我們的大腦也是會偷懶的,當大腦看到堆積成山的待辦事項後,毫無疑問,它當然更願意躲在舒適區裡喝著可樂看著電視,也就是首先選擇那些看起來毫不費力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去做,所以,崔西告訴我們一個辦法,讓我們順利地吞掉那隻令人壓力山大的青蛙——那就是“135原則”。

只要我們能把“135原則”靈活運用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就能徹底使自己走出舒適區,讓我們每天都能有所收穫,得到成長和進步。

135原則的具體要求就是,我們每天給自己安排的工作最多不能超過9件,也就是:1 件非常重要的任務,3 件中等重要的任務和5 件不那麼重要的瑣事。

看到這裡,大家有沒有感覺靈光一現?是不是開始明白自己每天雖然疲於奔命,但仍然收效甚微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了呢?

沒錯,正是因為你沒有對每天要做的事情進行分級!

可想而知,當你把所有的待辦事項一條條地列在本子上的時候,在你看來這一大堆事情是一樣重要的,所以你的大腦就會對這些工作挑三揀四,盡撿那些軟柿子捏,這樣的話,那些最重要的事情總是被大腦自動逃避,而你每天面對著那些被拖欠的重要事項,自然會感覺萬分焦慮。

關於135原則的使用,無齋公子要向大家強調幾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1、一定要先吃青蛙。無論如何,都要先從最困難的工作開始做起,這樣才會讓你越做越有成就感,因為當最難的工作完成之後,後面的任務都是越來越簡單的,就像吃西瓜一樣,如果我們先從邊上不那麼甜的地方吃起,後面吃到的西瓜都會一口比一口甜。

吃掉那隻青蛙:活用時間餅圖,玩轉每天24小時

2、任務清單要具有可操作性。不要在任務清單裡列出一個整體性的大項目,而是要把這個大項目細化分解,拆成多個明確可執行的具體行動。

3、工作和生活列在一張表裡。很多人喜歡把工作事項和生活事項分開,列在多個計劃表裡,這種分門別類的習慣是很好,但是在執行計劃的時候,往往容易顧此失彼。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無論生活還是工作當中的任務,都列在同一張表上,然後按照事項的優先級,一件一件按部就班去完成。

敲黑板!重點來啦!

下面,公子就要把我壓箱底的時間管理神器——“每日時間餅圖”介紹給大家啦!

很多小夥伴可能都用過時間軸任務清單吧,這種時間軸形式的任務清單使用起來比較方便,但是可視化不夠強。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的時間餅圖,相對於時間軸任務清單而言,在可視化方面更加強大,而且還可以在其中添加自己創作的元素。

先上一張時間餅圖的樣表,大家直觀感受一下:

吃掉那隻青蛙:活用時間餅圖,玩轉每天24小時

如果我們能夠合理使用的話,僅用這一張時間餅圖,就可以把我們每天從早到晚的任務安排妥當,包括工作、生活、個人成長等等。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這個餅圖上有實線和虛線,這是為什麼呢?

實線圈是指我們普通人的正常工作時間

,也就是上午九點到晚上九點這個時間段。

虛線圈則代表晚上九點到次日早上九點這段時間,因為這段時間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般不會安排工作,所以用虛線表示。在虛線圈內,我們完全可以結合實際,安排一些個人事項,比如早點起床給孩子做一頓豐盛的早餐,晚上去健身房進行鍛鍊,睡前閱讀半個小時等等。

在這個餅圖裡,一個刻度就代表一刻鐘的時間,也就是15分鐘,你可以根據具體的任務量合理安排時間,並以15分鐘作為一個基本單位執行任務即可,換句話說,就是一個15分鐘的番茄時間。

如果有喜歡手賬的小夥伴,完全可以把這個餅圖打印出來,並剪成圓形貼在自己的手賬本上,作為自己每天記錄手賬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哦。

吃掉那隻青蛙:活用時間餅圖,玩轉每天24小時

如果你的腦洞足夠大的話,還可以把時間餅圖和思維導圖完美結合在一起哦。

吃掉那隻青蛙:活用時間餅圖,玩轉每天24小時

怎麼樣,看起來是不是很棒呢?

做一張時間餅圖其實非常簡單:首先我們要確定做這件事情所需要的時間,然後在與這段時間相對應的格子裡,塗上不同的顏色或者畫上不同的符號,總之原則就是為了區別和美觀。最後用線條指引,寫下載這個時間段內你所要完成的事項。

一張美觀實用的時間餅圖就做好啦!

覺得手繪餅圖很麻煩的小夥伴們,這裡還有兩個小辦法給你們哦:

1、去某寶搜索“時間餅圖印章”,這種印章的好處就是使用方便,想在哪裡做出餅圖,就在那裡直接啪的蓋上去就可以了,然後再寫上你的任務計劃。

吃掉那隻青蛙:活用時間餅圖,玩轉每天24小時

2、直接打印成合適大小,貼在自己的本子上,然後在空白的格子裡確定好任務所需時間後進行塗色,再寫上要做的事項。這個辦法比較簡單易執行,更適合職場裡需要對自己的時間進行管理的小夥伴們使用,我本人也是用的這個方法。

建議大家最好是每天晚上製作第二天的時間餅圖,因為晚上不僅可以對當日的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復盤,還可以反思和改進次日的工作計劃,這樣一來,第二天直接做好執行就可以了。

吃掉那隻青蛙:活用時間餅圖,玩轉每天24小時

最後,對於時間餅圖的使用,我還有幾點小技巧分享給大家:

1、最好用彩色水筆劃分出不同的時間,這樣就不會產生視覺疲勞。如果實在沒有,就要發揮你的創造力了,可以在時間格子裡塗色、畫方格、豎條、菱形……隨你喜歡,總之,就是要給每個格子都賦予不同的生命。

2、最重要的是要始終貫徹135法則,先列出當天必須要做的9件事情,然後按照135法則的要求,先把最重要的工作執行完。

3、時間也需要留白。很多人一上來就把自己的餅圖裡的每一個空格都填的滿滿當當。這樣做幾天,你就會發現這實在很要命,因為每天總會有很多無法預測的臨時工作。所以建議大家每個小時能夠留出至少15分鐘的時間空白,一來可以在工作之餘休息片刻,二來如果有臨時性工作,你也有較為充裕的時間去執行。

4、每天的餅圖最好不要用完就丟掉,建議大家留存起來,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之後進行回顧,我們就能從這些餅圖裡直觀地發現自己在時間安排上存在的問題。對於那些塗塗改改、一變再變的事情,我們尤其要進行反思:是任務並不緊急,還是你不願意去做,怎樣才能把時間和任務安排的更好?這都需要你自己去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