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人》:2007~2018

《西安人》:2007~2018

先鋒巷,2018年6月

《西安人》:2007~2018

攝影©緩山 文字/Angel

憶來唯把舊書看,幾時攜手入長安。“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故日市井。”長安,盛唐時,全城一百零八坊,坊為居,市為商,一如李白筆下“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

晨曦微露,暮靄黃昏。西安人的一天,繞不開城牆根,離不了煙火氣兒,聽慣了吼秦腔,吃慣了油潑辣子。生活點滴,平凡人事物,讓人與城,發生不同維度的關係。這關係,是歷史,是今夕,是車輪碾過的顧盼,是曾經的皇城,後來的沒落。這沒落皇城,是《廢都》故事上演的舞臺。東部城市的迅速崛起,把這座曾經偉大的城市甩在身後。

一元復始。從大西安元年伊始,這座西部城市將見證新時代的變革。城中的人,始終熱情,謙遜,自信。從千年古都,到改革之城,TA們是:新西安人。

《西安人》:2007~2018

南豆角村,2007年6月

《西安人》:2007~2018

秦鎮,2009年10月

《西安人》:2007~2018

永寧門,2015年6月

曾走過國內的很多城市,甚至在深圳、北京、拉薩等地長期停留過,要說起煙火氣兒,最對我胃口的莫過於西安、喀什與拉薩三地,正是這些煙火氣,給我們枯燥乏味的生活增添了許多平凡的樂趣。在西安深灰色的城牆內外,這種體會尤其深刻,它有一種粗狂、質樸的味道,就像在城牆根下的燒烤攤上擼完幾瓶啤酒,突然就讓人有了莫可名狀的豪情。

賈平凹曾在《西安這座城》中寫道:“獨身站定在護城河上的吊板橋上,仰觀那城樓、角樓、女牆垛口,再怯弱的人也要豪情長嘯了。”西安城牆的夜景很美,霓虹燈裝飾下,城牆輪廓在夜色中被鑲上金邊,每一座城樓更是氣勢恢宏。但這一次,我只想拋開夜幕中的燈紅酒綠,看一看回歸了安靜的生活之後,這兒的市井生活。只有生活在西安的人,才能明白這其中的豪情。因為每每抬頭看到這連亙的城牆,就有一種家的歸屬感。而老西安人的日常,都在這四四方方一座城裡。

關於城牆的故事與傳說,總被人們津津樂道。一如人們總問為何唯獨西南角樓呈圓形,雖然眾說紛紜,大概只是因隋唐城牆基址,加之原有地勢,造就了這麼一處特殊的“圓形”角樓。 城牆更多的煙火氣兒,來自於附近居民長久以來的生活印記。初秋午後,城牆根下,一聲秦腔吼破天際,三絃、板胡搭著“咣咣咣咣”的節奏,一場場好戲精彩上演。很多城門附近,常有老人們自發組織自來,在茶餘飯後吼幾嗓子秦腔。古老的城牆下,濃郁的秦聲秦韻讓人陶醉,而在城牆下聽秦腔、吼秦腔,也成了許多人生活中的一大樂事。

朋友曾說,城牆內的西安,是一座老城,裡面的房屋大多陳舊,居民在逐漸老去,年輕人都去了二環外、新區上班、置業。因此,城牆裡飯館都是陳年老館子,因為老人認門兒。一座磚牆圍起一座城,城外高樓林立、繁花似錦,城內古樸清幽、靜謐祥和。而這段古老的城牆,也像是一座堡壘,看著人們老去,陪著老城成長。留住的是煙火氣兒,留不住的是歲月。

《西安人》:2007~2018

韓森冢,2015年10月

《西安人》:2007~2018

小土門,2015年11月

《西安人》:2007~2018

直城門大街,漢長安城,2015年11月

《西安人》:2007~2018

八里村,2015年12月

《西安人》:2007~2018

八仙宮古玩城,2016年1月

《西安人》:2007~2018

南大街,2016年1月

《西安人》:2007~2018

南門,2016年1月

《西安人》:2007~2018

漢城路,2016年2月

《西安人》:2007~2018

順城巷東北城角,2016年2月

《西安人》:2007~2018

玄風橋南巷,2016年3月

《西安人》:2007~2018

中山門,2016年3月

《西安人》:2007~2018

小土門,2016年3月

《西安人》:2007~2018

五路口,2016年3月

《西安人》:2007~2018

咸寧路,2016年4月

《西安人》:2007~2018

建國路,2016年4月

《西安人》:2007~2018

鐘樓,2016年4月

《西安人》:2007~2018

廟后街,2016年4月

《西安人》:2007~2018

萬慶巷,2016年4月

《西安人》:2007~2018

八仙庵,2016年4月

《西安人》:2007~2018

八仙宮47號,2016年4月

《西安人》:2007~2018

玄風橋北巷,2016年5月

《西安人》:2007~2018

科技路西口,2016年4月

《西安人》:2007~2018

東倉門,2016年4月

《西安人》:2007~2018

白鹿原,2016年6月

《西安人》:2007~2018

紡織城,2016年7月

《西安人》:2007~2018

白鹿原,2016年8月

《西安人》:2007~2018

白鹿倉,2017年1月

《西安人》:2007~2018

史家寨,2017年1月

《西安人》:2007~2018

白鹿原,2017年2月

《西安人》:2007~2018

老動物園,2017年3月

《西安人》:2007~2018

昆明路,2017年3月

《西安人》:2007~2018

清真大寺,2017年5月

《西安人》:2007~2018

團結南路,2017年6月

《西安人》:2007~2018

電視塔,2017年8月

《西安人》:2007~2018

郭家灘,2017年8月

《西安人》:2007~2018

國棉三廠,2017年8月

《西安人》:2007~2018

國棉三廠,2017年8月

《西安人》:2007~2018

三棉社區,2017年8月

《西安人》:2007~2018

三棉社區,2017年8月

《西安人》:2007~2018

三棉社區,2017年8月

《西安人》:2007~2018

開遠門,2017年9月

《西安人》:2007~2018

小土門,2017年9月

《西安人》:2007~2018

小土門,2017年9月

《西安人》:2007~2018

尚武門,2017年9月

《西安人》:2007~2018

高陽裡,2017年9月

《西安人》:2007~2018

順城北巷,2017年9月

《西安人》:2007~2018

南稍門,2017年10月

《西安人》:2007~2018

魚化寨,2017年10月

《西安人》:2007~2018

南稍門,2017年11月

《西安人》:2007~2018

長安學巷,2017年11月

《西安人》:2007~2018

中山門,2017年11月

《西安人》:2007~2018

貞觀路,2017年11月

《西安人》:2007~2018

大唐西市,2018年1月

《西安人》:2007~2018

魚化寨,2018年2月

《西安人》:2007~2018

西倉西巷,2018年3月

《西安人》:2007~2018

黃渠頭,2018年5月

《西安人》:2007~2018

西倉東巷,2018年5月

《西安人》:2007~2018

勞武巷,2018年5月

《西安人》:2007~2018

紡織城水泥廠,2018年5月

《西安人》:2007~2018

勞武巷,2018年5月

《西安人》:2007~2018

從新巷,2018年5月

《西安人》:2007~2018

趙利文,2018年5月

《西安人》:2007~2018

建國四巷,2018年6月

《西安人》:2007~2018

建國四巷,2018年6月

《西安人》:2007~2018

閣老門村,漢長安城,2018年6月

《西安人》:2007~2018

漢長安城,2018年6月

《西安人》:2007~2018

勿幕門,2018年6月

《西安人》:2007~2018

勿幕門,2018年6月

《西安人》:2007~2018

冰窖巷,2018年6月

《西安人》:2007~2018

勿幕門,2018年6月

《西安人》:2007~2018

魚化寨,2018年6月

《西安人》:2007~2018

河東村,2018年6月

《西安人》:2007~2018

河東村,2018年6月

《西安人》:2007~2018

下馬陵,2018年7月

《西安人》:2007~2018

文昌門,2018年7月

《西安人》:2007~2018

沙井村,2018年7月

《西安人》:2007~2018

西羊市,2018年7月

《西安人》:2007~2018

賈十字,2018年12月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