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终于,我们也有了造梦的能力


《流浪地球》:终于,我们也有了造梦的能力


2019年将会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

在热度极高的《三体》电影不断跳票后,今年贺岁档,《流浪地球》作为国产科幻的开荒者终于出现在了所有观众面前。


《流浪地球》:终于,我们也有了造梦的能力


但所有人都产生了同一个疑问:国产电影,做的好科幻吗?

《流浪地球》原著虽是中短篇小说,但有一个浪漫且宏大的背景设定:全人类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寻找新的恒星做家园。

国产科幻的首次触电就选了这么庞大难以展示的故事,不免让人心有顾忌。


《流浪地球》:终于,我们也有了造梦的能力


但很快,《流浪地球》交出了整个贺岁档最优秀的一份成绩单。

首日单日票房第四,两天后荣登单日票房第一。豆瓣评分开局8.4,随后有所下降但稳定保持在了8分以上。


《流浪地球》:终于,我们也有了造梦的能力



影片的特效完全摆脱了国产特效一直以来的“五毛”痕迹,虽然用了大量的暴风雪和眩光来尽量减少特效需要处理的细节部分。但在肉眼观感上,已经逐步逼近好莱坞的水准。这对于一部科幻片虽是最基本要求,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


《流浪地球》:终于,我们也有了造梦的能力



影片开场不久,从地面拉直空间站的超长镜头,一口气展示了被冰封的大地,行星发动机,被一万坐发动机推动着的地球和空间站。这个镜头看的人热血沸腾,似乎正式标志了着中国科幻的启程。

但电影不能只有特效,特效再好,也只是用来辅佐故事。《流浪地球》的故事称不上出彩,但绝对合格。

实际上,原版小说过于强调设定,故事情节上并没有太多实质性内容。因此《流浪地球》电影除了大背景设定与小说一致外,整个故事情节几乎是完全从小说的背景下独自衍生出的。

这个衍生创作的故事,虽然略微老套,但有了“地球流浪”这个颇具浪漫色彩的设定,依然显得格外好看且磅礴壮丽。


《流浪地球》:终于,我们也有了造梦的能力



影片将故事聚焦在木星碰撞的这一个节点进行放大讲诉,而非泛泛地介绍地球“流浪“的五个时代,保证了内容的充实性。如果真的有电影完全按照小说的流程来拍,大概率不会好看吧。

而《流浪地球》最大的“槽点“,目前多数人给这部电影差评的原因,居然是

吴京

这并不是一部太空版的《战狼2》,各个国家的人讲的都是自己国家的语言,没有人因为国家的实力而受到额外的尊敬或者轻视。虽然吴京依然多次提到了“中国“,但这只是正常的爱国表现。在末日的大背景下,国家的痕迹已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淡化。影片有国家元素,但这并不能表示这是一部爱国主旋律电影。(再说了,就算是主旋律又怎样?)


《流浪地球》:终于,我们也有了造梦的能力



毫无疑问,《流浪地球》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电影。

虽然可能没那么完美,但作为国产科幻的首秀,它是一个足够漂亮的开始。

终于,我们也有了造梦的能力。

我们的故事不再局限于大地,

我们的想象不再局限于神话。

我只希望无论多久以后,知乎这个话题下面,都不要出现中国科幻电影的名字。


《流浪地球》:终于,我们也有了造梦的能力



《流浪地球》:豆瓣评分8.1,主观评分7.8分。

对国产科幻片而言,希望是比钻石还要宝贵的东西。

这是影视收藏馆的第 13 篇影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