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內瑞拉經濟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美國,查韋斯,還是馬杜羅?

委內瑞拉,曾經是拉丁美洲最富有的國家,以盛產石油和美女聞名於世。2015年,委內瑞拉已探明石油儲量2980億桶,高居世界第一位。但是近年來,委內瑞拉經濟狀況惡化,政局動盪,變成了世界上通貨膨脹最嚴重、犯罪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那麼,委內瑞拉是如何淪落到今天這個地步的?真的就像馬杜羅總統說的那樣,都是美國造成的嗎?通過對委內瑞拉近百年曆史的回顧,前哥發現主要原因是委內瑞拉得了一種與石油有關的“荷蘭病”。

委內瑞拉經濟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美國,查韋斯,還是馬杜羅?

委內瑞拉的近現代史,就是歷屆政府和美國資本爭奪石油控制權的歷史

委內瑞拉麵積91萬平方公里,人口3100多萬,2015年GDP 2400億美元,是南美洲僅次於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智利的第五大經濟體。委內瑞拉的國名是意大利語“小威尼斯”之意,首都位於加拉加斯。委內瑞拉最初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1567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直到1811年才宣告獨立。委內瑞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之一,石油產業是國家的經濟命脈,沒有之一。近百年來,委內瑞拉無論是誰執政,推動其經濟增長的的主要動力始終是石油產業。

19世紀,委內瑞拉還是個農業國,以種植咖啡、可可為主要收入來源。20世紀20年代,委內瑞拉境內發現了大油田,大量歐美跨國公司聞風而至。由於當時的獨裁政府戈麥斯家族只顧眼前利益,將石油資源全部轉賣、租讓給他們,跨國公司很快就控制了委內瑞拉全部的石油資源及相關產業。

委內瑞拉經濟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美國,查韋斯,還是馬杜羅?

1948-1958年 ,希門尼斯在委內瑞拉建立了親美的軍事獨裁政權。1957委內瑞拉石油產值佔 GDP 1/3,石油出口佔世界總出口量的40% ,石油收入佔政府財政收入的 73%。在獨裁政府的統治下,共產黨因領導石油工人罷工被宣佈為非法,委內瑞拉中央大學因組織學生示威遊行被關閉。在此期間,外資的大量流入和外國移民的大批進入,引起了全社會的抗議和罷工。20世紀五十年代,正是拉美各國反美、反獨裁運動風起雲湧之時。1958 年1 月, 委內瑞拉軍隊發動政變,推翻了希門尼斯獨裁政府。同年5 月13 日,來訪的美國副總統尼克松受到首都加拉加斯市市民的襲擊,被迫取消訪問,狼狽逃走。

委內瑞拉經濟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美國,查韋斯,還是馬杜羅?

1959 年,貝坦科爾特就任委內瑞拉總統後,為了減輕國內經濟對石油的嚴重依賴,採取了兩大舉措:一是積極倡導、建立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1939 年,美國曾和委內瑞拉簽訂了《通商互利條約》。二戰後, 美國利用該條約將委內瑞拉變成了美國的石油來源地和工業品傾銷市場,並屢次壓低石油價格,委內瑞拉為此蒙受了巨大損失。為了對抗美國的經濟霸權,維護各產油國的經濟利益,委內瑞拉聯合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產油國一起創建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委內瑞拉經濟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美國,查韋斯,還是馬杜羅?

二是為了加強政府對石油收入的控制,1975年成立了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從此形成了政府壟斷的石油經濟框架。從1960年到1972年,石油收入佔政府收入比重從58%上漲到65% 。

20世紀70年代,國際油價由於兩次石油危機而大幅上升,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原油價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原油價格突破20美元/桶,委內瑞拉因此賺到了大筆外匯。從1970年到1979年,石油收入上漲了4.8倍,政府收入增加了4.1倍。尤其是1974年,石油收入比上年暴增 226%。時任總統卡洛斯·佩雷斯利用這些資金,進行產業結構改造,推動國家工業化,汽車製造業、電力行業、基礎設施建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

但進入80年代後,由於美國經濟政策的變動,委內瑞拉經濟經歷了“失去的十年”。美國針對兩次石油危機引發的全球通貨膨脹,採取了貨幣緊縮、財政緊縮的政策,導致美元大幅升值,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到了1986年跌幅甚至超過了一半,達到10美元/桶。這時國營石油企業遍地腐敗、效率低下的弊端逐漸暴露出來,石油產量不足,國家經濟陷入了困境。

到了90年代,委內瑞拉也像其它拉美國家一樣,採取了西方倡導的新自由主義模式,原來由國家壟斷的石油行業向外國資本開放,石油產量、生產效率明顯提高了,但是隨之而來的是貧富差距加大,社會動盪加劇,委內瑞拉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這個時候,“反美鬥士”查韋斯橫空出世。

查韋斯上臺後取得的耀眼政績,來自於國際原油價格的大幅上漲

查韋斯出身貧苦,父母都是偏遠山區的小學教師。查韋斯從小喜歡運動,崇拜英雄,後來因為棒球技術出色而進入軍校,畢業後一路升至傘兵營營長。1992年查韋斯帶領下級軍官發動政變,失敗後坐過兩年牢。這次政變雖然沒有成功,卻為他積累了巨大人氣。

委內瑞拉經濟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美國,查韋斯,還是馬杜羅?

1994年查韋斯出獄後積極參加社會活動,1998年12月當選為總統,並先後四次連任。在連續14年的執政生涯中,查韋斯把國名、國旗、貨幣、憲法全部改了一遍,並將電力、通信、銀行、天然氣、鋼鐵、水泥、咖啡、大米加工廠、甚至超市統統收歸國有,在拉美地區掀起了一股查韋斯主義旋風。

查韋斯少年時代最崇拜的偶像是“委內瑞拉國父”玻利瓦爾,因此他上臺後僅數月就將國名“委內瑞拉”更改為“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2007年10月,又將原貨幣“玻利瓦爾”改為“強勢玻利瓦爾”, 新舊貨幣兌換比例是1:1000。2009年2月,查韋斯修改憲法,規定總統、市長、州長、市議員和全國代表大會議員等職位可以無限期連任,這等於是查韋斯獲得了終身總統的資格。

查韋斯執政期間,政績很耀眼:委內瑞拉人均GDP增長2倍多,從1999年查韋斯上臺時的4105美元,上漲到了2010年的13657美元。失業率減少了一半,從1999年的15%下降到2012年的8%。查韋斯還顯著地縮小了貧富差距。1999年委內瑞拉的基尼係數是0.478,而到了2011年已經降至0.394,成為拉美地區貧富差距最小的國家,當時巴西、智利、哥倫比亞等鄰國的基尼係數都在0.5以上。

委內瑞拉經濟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美國,查韋斯,還是馬杜羅?

但如果深入分析這些數據就會發現,這些政績的取得並不是查韋斯新政發揮了作用,而是國際原油價格上升的結果。查韋斯統治期間,委內瑞拉出口總額的 90%、政府財政收入的 50%、GDP的 30%都來自於石油收入。查韋斯上臺的前5年,委內瑞拉人均 GDP不升反降,失業率不降反升。2004年之後這些指標卻迅速好轉,根本原因在於2004年國際原油價格受伊拉克戰爭影響而大幅上漲,首次突破了50美元,然後一路飆升至2011年的最高點114.83美元/桶。查韋斯手裡因此掌握了大筆的資金,有能力在國內推行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分配住房,因此受到了中低收入群體的熱烈歡迎。

值得一提的是,查韋斯成為總統後,他的全家搖身一變都成了高官:父親羅斯雷耶斯當上了委內瑞拉巴里納斯州的州長,母親多拉・愛蓮娜當上了委內瑞拉兒童基金會的主席,大哥亞當斯先後擔任委內瑞拉駐古巴全權大使、教育部長,三弟阿爾戈尼斯擔任巴里納斯州副州長、薩巴內塔市長,四弟阿爾戈尼斯擔任國家電力公司總裁,五弟納奇奧先後擔任委內瑞拉駐古巴經濟參贊、委古衛生合作計劃負責人。

委內瑞拉經濟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美國,查韋斯,還是馬杜羅?

查韋斯一家人都身居要職(圖片來自網絡)

馬杜羅上臺後,國際原油價價格大跌,委內瑞拉出現經濟政治雙重危機

2013年3月,查韋斯因癌症病逝,公交司機出身的副總統馬杜羅繼任總統。馬杜羅自稱是“查韋斯的兒子”,上臺後全盤照搬了查韋斯的政策。2014年3月,國際原油價格再次大幅下跌,委內瑞拉經濟隨即受到重創,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和商品短缺。2013-2015年的通貨膨脹率分別達到了40.6%、62.6%、121.7%,2018年甚至達到了創造歷史的1000000%。由於通貨膨脹愈演愈烈,紙幣變得如同廢紙,街上甚至出現了人們推著整車紙幣去購買食物的現象。此時,馬杜羅的應對辦法仍然是是更換貨幣,2018年8月20日新貨幣“主權玻利瓦爾”代替原貨幣“強勢玻利瓦爾”開始流通, 新舊貨幣的兌換比例達到了1:10000。

委內瑞拉經濟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美國,查韋斯,還是馬杜羅?

人們推著整車紙幣去購買食物(圖片來自網絡)

超市貨架上都是空的,從麵包到牛奶,從洗衣粉到衛生紙,從藥品到醫療器械,全都嚴重短缺 。恐慌的人們一大早起來就在超市門口排起了長隊,大門一打開,就衝進去瘋狂地搶購食物和日用品。很多人不得不在垃圾堆裡尋找食物,甚至出現了六名軍官因偷走農民的山羊充飢而被捕的事件。全國各地犯罪率猛增,社會治安惡化,人們紛紛走上街頭示威抗議。委內瑞拉局勢陷入了大動盪。

委內瑞拉經濟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美國,查韋斯,還是馬杜羅?

2017年7月31日,美國財政部宣佈對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實施制裁。2019年1月23日上午,委內瑞拉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反對黨領袖、議會主席瓜伊自行宣佈就任委內瑞拉“臨時總統”, 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及拉美多國領導人隨即表示承認,引發馬杜羅強烈不滿,當天下午宣佈委內瑞拉與美國斷交。

委內瑞拉之所以爆發經濟危機,並非如馬杜羅所說都是美國惹的禍,其根本原因還在於委內瑞拉國內政策的失誤。前哥認為,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原因,委內瑞拉患上了“荷蘭病”,國家經濟發展對石油資源過度依賴

“荷蘭病”,又稱為“資源詛咒”,是指國家自然資源很豐富,但經濟發展卻反受其拖累的一種經濟現象,因荷蘭曾出現過這種狀況而得名。20世紀50年代,荷蘭沿海地區發現了巨量天然氣,從此出口天然氣迅速成為國家的支柱產業。天然氣資源帶來的鉅額財富使荷蘭國內創新動力驟減,其他工業相繼萎縮,逐漸失去了國際競爭力。到了20世紀80年代,荷蘭爆發了空前的經濟危機,經濟從此一蹶不振。

委內瑞拉經濟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美國,查韋斯,還是馬杜羅?

委內瑞拉如今深陷經濟危機,根本原因就在於對石油資源的過度依賴,導致經濟結構單一,製造業嚴重萎縮,國家經濟因此受到國際油價的嚴重製約。委內瑞拉石油產值佔GDP的比重,2000年查韋斯剛上臺時是19.2%,2010年上漲至29.1%,委內瑞拉總出口額的90%、政府財政收入的50%,都來自石油。但是,同期製造業佔GDP的比重卻由2000年的20%下降至2010年的13.9%,退回到1990年水平。 2014年國際原油價格再次大跌後,委內瑞拉GDP也開始連續出現負增長,2014年——2016年的經濟增長率分別是-3.9%、-5.7%、-8%。

換句話說就是,查韋斯上臺之前,委內瑞拉的經濟結構還比較合理,國家工業化取得了一定成效;查韋斯上臺以及馬杜羅接班後,採取的一系列全面國有化政策,反而導致經濟結構更加單一,國家經濟對石油資源的依賴更加嚴重,製造業嚴重萎縮,連食品、日用品都全部依賴進口,一旦國際油價大幅下跌,通貨膨脹、物資短缺等問題就會迅速爆發,經濟危機已經無法避免。

第二個原因,委內瑞拉還患上了“超高福利病”,導致國家建設資金短缺,經濟驅動力不足。

查韋斯上臺後,為了獲取中下層民眾的選票和支持,大力推行免費教育(“羅賓遜計劃”)、免費醫療(“深入貧民窟計劃”)、免費提供住房。這些措施對於短期內提高貧困群體生活質量、教育和醫療水平確實取得了顯著成效:委內瑞拉由此成為第一個沒有文盲的國家,委內瑞拉國民享受著全世界最便宜的汽油,油價甚至比礦泉水還便宜。2012年,委內瑞拉養老金支出佔到 GDP 9.5%, 甚至超過了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家平均水平。社會貧富差距明顯縮小,1999年,委內瑞拉的基尼係數是0.478,2011年已降至0.394。

委內瑞拉經濟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美國,查韋斯,還是馬杜羅?

但是,為超高福利付出的國家代價是巨大的。由於政府每年用於社會福利的補貼高達270億美元,導致用於擴大再生產的資金嚴重短缺。委內瑞拉雖然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的國家,但是石油產量只排名第12位(2015年)。2013年—2015年委內瑞拉石油產量分別為1.38、1.38、1.35億噸,沒有任何增長。2017年,委內瑞拉的原油產量下滑至64.9萬桶/日,跌幅達到29%,下跌幅度甚至超過了俄羅斯、伊拉克經濟低迷時期。

更重要的是,維持超高福利政策有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國民經濟必須運行良好,作為國家命脈的石油收入必須穩定增長。這就等於把國家命運全部押在了石油上,無異於一場世紀豪賭。一旦國際油價出現大幅動盪,全體國民的超高福利都將化為烏有。

委內瑞拉經濟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美國,查韋斯,還是馬杜羅?

此外,超高福利制度雖然可以快速改善中下層民眾的貧困狀況,但同時也使得該群體失去了通過勞動創造財富的動力,變得更加依賴政府的救助。這顯然不利於國家經濟長期的健康發展。

第三個原因,委內瑞拉實施的價格管制,違背了市場運行規律,反而加劇了通貨膨脹

2002年,委內瑞拉曾經爆發大罷工,商店貨櫃的商品被哄搶一空。查韋斯為了避免以後重蹈覆轍,隨後建立了一個遍佈全國的國營連鎖超市“梅卡爾”,並對大米、牛奶、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實行了最高限價。製造商把商品賣給“梅卡爾”有補貼,消費者從“梅卡爾”購買商品也有補貼。在這樣的雙重補貼刺激下,很多商品的價格只有實際成本的1/10,已經完全背離了市場規律。

委內瑞拉經濟危機: 誰是罪魁禍首,美國,查韋斯,還是馬杜羅?

一堆錢只夠買幾個西紅柿(圖片來自網絡)

通貨膨脹的本質是商品缺乏、貨幣超發,因此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增加商品供給,其次為減少貨幣流通量。價格管制不但不能減輕通貨膨脹,反而會加劇通貨膨脹。但是,查韋斯、馬杜羅因為無法提高商品供給量,分別在2009年、2016年直接派出軍隊接管了食品生產廠,超市門口還派有士兵站崗,企圖用強制手段解決食品短缺現象,結果卻適得其反。

結語

委內瑞拉政府尤其是查韋斯總統上臺後採取的全面國有化政策,使得國家經濟結構日趨單一,過度依賴石油產業,造成國內製造業萎縮,因此國際油價大幅回落引發委內瑞拉經濟危機是必然的結果。而由查韋斯開啟、馬杜羅繼續奉行的超高福利政策和價格管制,又進一步將經濟危機推向了更大的深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