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中年,怎麼越活越開闊

行至中年,怎麼越活越開闊

1

上週末參加了一個培訓班。

讓我驚訝的是,一共20個人,至少有15種職業。幾乎是每個人都從事著與另外一個人不同的行業。

我們卻很和諧很融洽地坐在同一個教室裡,學習同樣的知識。

除了這個培訓的知識實用性很廣之外,也說明了我們很多人都想擴展自己的人生,想在這個極速前進的時代裡更多地武裝自己、修煉自己。

我們在學校裡學習的那些知識,早就不能滿足生活的需要了,更不能滿足自身發現的需要了。

人生很多段,每段有每段的需求,如果不及時學習,需求就不能被很好的滿足。

比如我現在養孩子,我就需要知道很多的育兒知識,才能更好地應付我目前的人生,也才能讓我更輕鬆幸福地生活。

我以為我做的還不錯,抬眼看看,別人做得更好。

2

課堂上,顧老師講了一個自己的育兒故事:

很多孩子都害怕打針,對上醫院這件事有著恐懼。但我兒子不害怕,有時候生病他都主動要求去醫院。你們知道我是怎麼做到讓孩子不害怕打針的嗎?我利用了我的心理學知識。那就是首因效應,也就是咱們常說的第一印象。在我兒子第一次去打針的時候,我就力圖給他留下一個好印象。那時候他才幾個月,打針的時候放到一個臺子上,護士要求我抱緊她。但是,我沒那麼做,我只是輕輕地攬著他,像平時一樣,讓他感受到我的愛撫和保護。所以當針頭扎進他肉裡的時候,他也是愣了愣,表現出身體應有的反應,而不是害怕。以後,打針這件事就省心多了。如果我按護士的要求做,那是什麼?那是向孩子傳達緊張和不安全啊,特別是通過身體,孩子馬上就接收到了,還沒打針,孩子就先感覺到了壞信息。這種壞信息伴隨著後面的疼痛,就會給孩子留下很壞的印象。第一印象不好,後面再改變就要費很大的心力。養孩子不但需要知識,更需要實實在在的技能。

我聽完特別受觸動。因為我也經歷過這樣的時刻,而我經歷的時候,我沒有這個技能。當時孩子的激烈反抗和哭鬧,讓我也很受傷,在後面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在擔心有沒有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都不僅僅是心疼孩子那麼簡單。我至今也不敢肯定她第一次打針有沒給她造成不良影響。

雖然我在後來也學會了一些應對方式,豆寶現在也不存在害怕打針的問題,但我不能確定她第一次沒留下壞影響。我聽了顧老師的故事,是很感動的,很遺憾沒有早點學會她的技能。

行至中年,怎麼越活越開闊

3

熊老師也講了兩個自己的育兒故事:

有天晩上,兒子想吃餛飩,我就給他兩元錢,牽著他的小手帶著他去買。我們走到半路上的時候,遇到一個乞討者,那是一個可憐的殘疾人,沒有雙腳,雙手只有半截。兒子看見了說:媽媽,那個爺爺好可憐。我說:嗯,那你願不願把你買餛飩的錢給他?兒子迷茫地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可憐的老爺爺,最後看了看手上的兩元錢,捏了又張開,張開後又捏攏,很是猶豫和糾結。最後他還是把手上的兩元錢放到了老爺爺面前的盒子裡。我欣喜地告訴他:兒子你很棒,媽媽為你今天的行為驕傲,媽媽獎你一碗餛飩外加一杯奶茶,好不好?兒子的臉上立即洋溢出燦爛的笑容,說:好!那年他4歲。有一年冬天,那時我還在幼兒園工作,下午放學的時候,忽然下了場好大好大的雪。為安全起見,幼兒園的校車被迫返校,我也趕緊通知老師們返校。因為忽髮狀況,幼兒園也沒備晚餐,又是大冬天,我怕孩子們凍著、餓著,我緊張而又忙碌。在去往園區和廚房的小路上,我滑了一下,或許是這個不經意的動作兒子看見了,當我在園區和老師們一起安頓好孩子們後,返回辦公室時,看到了園區到廚房間有一條小路,老師們告訴我是兒子鏟的,老師們問他為什麼,他說怕我媽媽摔跤。我聽了心裡暖暖的,一直暖到現在……那一年,他10歲。我從我兒子身上看到了善良和感恩的品質,這讓我很受用。我記得齊大輝教授說過這樣一句話:“東西沒有了,我們可以去超市;生病了,我們可以去醫院;孩子出問題了,我們能去哪裡?孩子的成長與教育才是一個家庭永遠的財富!”……

聽了熊老師的故事,我也特受感動。我覺得熊老師也是一個教育高手。而事實也證明,他確實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兒子。目前他的兒子在南海艦隊,並且馬上要出國深造了。真的很讓人羨慕!

4

以上兩位老師,她們的年齡都比我大,事業比我成功,但是他們還在努力積極地學習,真的不得不讓我佩服!

而還有一個更勵志的榜樣,黃老師。黃老師說,她42歲考取了會計師,43歲考取了駕照,45歲考取了心理諮詢師……

當她說完時,全體成員都發出了讚歎聲。

聽完她的故事,我更是感概萬千。我們還不到40歲,就常常感覺到人生無望了,在走下坡路了,來不及了,可是,看看跟我坐挨著的黃老師,真是該為那些沒必要的焦慮、沮喪而慚愧。

晚上回到家,我就把黃老師的故事講給豆媽聽了,她說:你弄成文字給我,真是一個好素材。

是的,生活中的榜樣,總是讓我們想快點分享給他人知道。

有一個來自電視臺的小姑娘,她集記者、主持、播音於一身,也是光環大大的。她說:你們不知道,我之前也自卑,感覺自己的聲音不好聽,長的也不好看,你們看到我現在好像很專業,其實,你們都可以做到。

她給我們介紹了一些配音知識,是我以前沒有聽到過的。

行至中年,怎麼越活越開闊

5

有一位醫生姐姐,當前在急診科工作。她講了個故事:

我告訴你們一個我親身經歷的故事,你們就知道了心理學在生活裡到底多有用。幾年前,有一個19歲的小夥子,因為肺癌入院。因為他太年輕,大家都不忍心告訴他真實的病情,醫生和家人都瞞著他,所以他的治療還算好,各種生命體徵都正常。但是有一天,一個新來的護士值班,她不知道情況,無意間把實情告訴了他。當天晚上,他就去世了。你們知道嗎,對於一個19歲心理承受能力還比較差的年輕人,這個消息有多可怕嗎?在聽到真實病情的那一瞬間,小夥子的臉就蒼白得沒血色了。……

這個故事,同樣是讓大家唏噓不已。

類似的事情我們可能聽說過,或者在書上看過,但沒有誰真實地站在我們面前,非常感慨地講給我們,告訴大家學習相關知識到底有多重要。

還有不少的故事,聽後都是讓人有所深思。

6

我對這樣的學習非常喜歡,比自己看書要感覺深刻得多。每個人都帶來很多不一樣的信息,讓你感同身受。

而看到大家對學習都很積極很有熱情,我更是感慨萬千。

短短的兩天裡,感覺自己的世界大了一圈。

在邁進中年的道路上,常常感到岌岌可危,上有老下有小,各種壓力接踵而至。工作上,思維也明顯地沒有新來的小姐姐小哥哥們活躍了。

前陣子網上有個段子說: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

很多人紛紛表示:真扎心!

然而這就是事實啊,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要過那條河走那個橋,逃避是不可行的,後果只能更慘。

當我們走到河寬橋小的路段時,別忘記了學習,這是最安全的準備了。

共勉。

都說中國的爸爸們很少參與育兒,這位爸爸深度參與了。

作者豆爹,國家心理諮詢師,美國正面管教註冊家長講師。

迎關注頭條號 爸爸很棒,有更多爸爸育兒的文章等你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