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作为古代的一种“功名”,和现在的学历证书比起来哪个强?

秀才是中国古代是知识分子,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因为古代大多的人都不识字,这是局限于当时的社会状况。

把古代的秀才和现在的学历放到一起比,有点不伦不类。学历是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概念,是一个人经历的学校教育过程的证明。

秀才作为古代的一种“功名”,和现在的学历证书比起来哪个强?

我们说有人是高中学历,是大学学历,说的是这个人曾经接受过高级中学(高中)的学校教育和高等学校(大学)的学校教育,所以学历的重点是显示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

秀才是什么?秀才是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下的一种“功名”,也就是等级认证。用现在的话说是一个人参加“领导干部资格考试”后取得的等级认证,秀才参加的是最低一级的“领导干部资格考试”,一般由省一级的“学政”负责主持,取得秀才的功名,算是进入了“预备干部培养队伍”里了。 所以秀才不是显示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而是标识这个人在经受了一定的教育以后参加“领导干部资格考试”的等级认证。所以秀才既不是什么初中学历,也不是高中学历,更不是大学学历,这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秀才作为古代的一种“功名”,和现在的学历证书比起来哪个强?

我们今天,普通人至少要获得大学学历的教育,才有资格去参加各个级别的国考考试,而国考考试通过以后,一般也只是普通的办事员,而不是古代的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秀才比现代教育体系里的大学本科学历的档次还要高一些。

不过,秀才并不等于大学本科,因为两者不是“同类”意义上的比较,如果非要拿秀才和现在的什么“人”进行类比的话,大概相当于今天的“选调生”,因为秀才虽然通过了最低等级的“领导干部资格考试”,但是在明清时代,秀才功名并不具有当官的资质,古代的“官”主要是指的现在的一把手,不是一般办事员,一般办事员是称做“吏”,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

秀才作为古代的一种“功名”,和现在的学历证书比起来哪个强?

秀才的这个功名,只是参加更高级别的“领导干部资格考试”的“门票”,拿到了这个门票,还要看你下一步能不能考上举人和进士,举人和进士,才决定了一个人在官场的站位。这跟选调生比较像,选调生就是各级组织部门有计划的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各级干部后备人选,来进行重点培养,跟秀才一样,也是取得了成为当官的“门票”。但是最后能不能成为官还要看个人的造化。

秀才作为古代的一种“功名”,和现在的学历证书比起来哪个强?

当然,秀才既然作为古代的一种“功名”,本身还可以享受一些普通人没有的好处的,比如有“免税权”,他本人不用再交税,有“徭役豁免权”,本人不用再去为朝廷干体力活。这两个特权,基本上一般老百姓一辈子最痛苦的事了,秀才都可以免了。说实话,今天,哪个学历的人有这待遇啊!

所以不要小看了秀才,秀才可以碾压今天所有的读书人!就这两点,就比我们今天拿着博士证,研究生证书强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