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促身心健康發展”

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對人的培養觀念需要調整。作為教育工作者,市人大代表席酉民感慨:當下的教育理念亟須改變,育人過程與教學方式亟須重塑。

席酉民代表提到了融合式教育的概念。所謂“融合式教育”,就是要把通識教育、專業教育、行業教育、管理教育融合起來,把學習、實習、在崗訓練、創業和未來發展融合起來,最後形成學、研、訓、創、產高度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目前,西交利物浦大學正在打造的太倉校區,就將成為融合式教育的基地。他希望,將這些思考和建議帶到兩會上。

來自崑山代表團的吳紅耘代表這次帶來的建議也是關於“融合教育”,她關注的群體是普通中小學的特殊兒童。吳紅耘代表告訴記者,“特殊兒童”不單指盲聾兒童,而是有“學習困難”和“注意力缺陷”的兒童。“‘融合教育’的理念是好的,有利於促進這類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但是需要一定的條件。”吳紅耘代表建議,在“融合教育”中首先是政府有關部門出臺相應措施,加強建設針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專業服務職能機構,同時提高中小學教師的特殊教育能力。

種糧大戶、市人大代表朱偉琪眼中的“融合教育”就是要定向培養基層農業高端人才,“因為這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方向。近年來,蘇州市一直在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本土農業人才建設,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是缺少從事基層農業的技術專業人員。”他建議,今後對有志於農業生產的本地戶籍初高中畢業生開展學歷化、專業化、職業化於一體的“訂單式”培養,為現代農業發展打造強有力的專業技術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