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補、食補,不如水補……


藥補、食補,不如水補……


長久以來,人們習慣於把“營養品”作為為身體補充劑看的尤為重要,而往往遺忘了水。 其實在營養學上,水是七大營養物質之首,而且與我們的生命活動聯繫也最 為緊密。健康水作為最廉價、最有效的保健品,最不應受到人們的忽視。

輕度的脫水症狀表現為:咽乾口燥,鼻幹,皮膚乾燥,口渴,便幹。

如果體內脫水沒有得到及時糾正,而是持續加重,會導致體內發生一些物質代謝紊亂,誘發和加重一些疾病,如胃病、口臭、血脂異常、動脈形成粥樣硬化、血壓增高等疾病,並常伴有面熱、面鼻潮紅、疲倦、煩躁、睡眠不好、大便乾結等。

中山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中醫肝病科主任楊宏志主任醫師認為,結合現代醫學,脫水可直接影響六大疾病:便秘、哮喘、過敏、高血壓、2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楊醫師在臨床治療中發現,對於肝硬化失代償期腹水、黃疸的治療,以往多采取限水、限鹽、利尿的原則。而治療效果卻往往不佳。

原來,腹水患者體內津液分佈失常,局部(腹部)水液積聚,而細胞內卻處於缺水狀態。這不僅要補水,還要在醫生指導下補鹽,以利於體內電解質的平衡。如此,才能消除腹水、黃疸。同樣,補水對於哮喘病、高血壓病、糖尿病、過敏症等病的治療也都十分重要。

古人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水補。”李時珍也在《本草綱目》 中列舉了很多不同的水具有不同的保健和療效作用的例子。在許多地方,也 不難發現一些天然礦泉水均具有很神奇的保健和療效作用,當地居民都把這 種水稱為“聖水”或“神水”,這是袓輩幾代人留下的對水的評價,而這種 評價不低於現代生物醫學的評價。


大量的醫學生物學實驗和臨床調查發現,好水(或稱健康水)不但對健 康和生命質量具有促進和提高的作用,而且對人體某些慢性病均有不同程度 的緩解作用。

事實上,水不僅僅能解渴,還有促進健康、提高生命質量、緩解疾病的 作用。然而,有很多人並不重視這一點,可以說現在國內水盲比文盲多。可 喜的是,目前,世界500強企業中,有一些專門從事保健產業的企業已開始把 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水列入保健產品中。

藥補、食補,不如水補……


可以說,水是最廉價、最方便、最有效的保健品。不過,並不是所有的 水都能起到保健和提高生命質量的作用。只有符合我們前面所說的健康水標 準的好水,才具有神奇的保健作用。

其實,要讓身體健康並不難,由於水分是組成人體中最重要的元素之 一,只要掌握喝水的時間與量,讓水能有效地被人體吸收,就能維持身體細胞的正常運作與促進新陳代謝。

從人體的經絡運行來看,《黃帝內經》記載,早上5〜9點,經氣是走到 大腸經與胃經,因此在這段時間內空腹喝水,可以使腸胃甦醒、有助於清除 宿便。下午3〜5點經氣則是走到膀胱經,這段時間補充水分,則有助膀胱排 除體內廢物、促進泌尿系統的代謝。而在睡前適當飲用一小杯水,可以維持 血液流暢,防止腦血栓的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