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二章:四種關於物慾的態度

「道德經」第十二章:四種關於物慾的態度

插圖來自於電影《千與千尋》

1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chěng)畋(tián)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wèi)腹不為(wèi)目,故去彼取此。

2

簡譯

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紛雜的音調使人聽覺不靈;飫甘饜肥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性浮躁;難得之貨使人行為不軌。因此聖人但求飽腹,不逐聲色,所以棄後者而選前者。

3

重點解析

這章講的是對待物慾的態度,大致可分為四種,縱慾、禁慾、節慾、無慾。

「道德經」第十二章:四種關於物慾的態度

插圖來自於電影《千與千尋》

縱慾,就是彰顯、放任個人的物慾。

趨樂避苦,是人的本性,物慾的滿足是令人快樂的。然而,沒有最快樂,只有更快樂,人在追求物慾的道路上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物慾一旦滿足則立即投身到下一次的追逐之中。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青黃赤白黑”的五色、“宮商角徵羽”的五音,“酸苦甘辛鹹”的五味,不是自然生成,而是人為劃分,人造出了一個光怪陸離,聲色犬馬的感官世界。人在此世界之中,感官不斷地受到刺激而身心疲勞,在對於色、音、味的貪多求全中,而導致了目盲、耳聾、口爽。

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狩獵本來是獲取食物的方式,在一個部落中,打獵最多的人,往往是人人敬仰的英雄,具有崇高的地位。

在人類已經可以通過耕種、養殖、畜牧擺脫食物的匱乏之後,通過狩獵,尋求力量,獲得優越感的方式,仍然被保留了下來。狩獵也逐漸成為了有錢有閒,有地位的象徵,但是本質上,那些有錢有閒的狩獵者和窮兵黷武發動戰爭的人是一樣的,即通過剝奪TA者的生命,展現力量,滿足自我的征服欲。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當物被用作交換,視為商品的時候,也就成了貨。有交換就有交換價值。而物以稀為貴,“難得之貨”往往代表了巨大的利益。因此,人們想盡一切辦法,利用難得之貨,追逐利益的最大化。

一些本不稀缺的物變成了千金難求的難得之貨。比如鑽石,其實儲藏量很大,但被DE BEERS壟斷,再加上“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成功營銷,造成了鑽石價格的直線上升。

一些真正稀缺的物成為了假貨贗品滋生的溫床。比如古玩,明朝,雅俗之分在於古玩之有無。為了由俗入雅,富起來的商人們開始瘋狂購置古董。古董造假也隨之而起,甚至在江南成了一門產業。只要有“難得之貨”收到有錢人的追捧,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造假也隨之盛行。

如果說,有錢人追逐難得之貨,還只是假貨橫行,那麼全民追逐,則是家破人亡。蘭花、藏獒、普洱茶都曾經被人哄抬炒作,競相追捧,引得那些懷揣一夜暴富夢想的普通百姓,投入了全部的家當,當市場的泡沫被戳破時,傾家蕩產者大有人在。

而一個人人夢想著靠追逐難得之貨而發家致富、改變命運的社會,終究也是一個沒有希望的社會。

尋求感官的刺激,投入物化的漩渦,物慾文明的生活,使心靈激擾不安,沉溺其中,使自己產生自我疏離,而日益空虛。既然物慾會產生如此多的問題,那麼施行禁慾主義,要求人人禁絕物慾可以嗎?

從傳統文化看,中國沒有西方式的禁慾主義或苦行主義。

道家、儒家、墨家都沒有禁慾的思想派別,常有人把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解釋為禁慾主義。但朱熹講的是如果你餓了就吃飯,渴了就喝水,成年後娶妻生子,這是天理,不是人慾。如果你要窮口腹之慾,要三妻四妾,那就是人慾了。所以宋明理學表達的“滅人慾”,字面意思好像是全稱判斷,完全不要物慾,實際上是指過多的部分。

「道德經」第十二章:四種關於物慾的態度

美國禁酒令時代

從社會影響看,如果主張完全的禁慾,往往會帶來很嚴重的社會後果。

比如,禁酒,上世紀20年代,美國頒佈了禁酒令,但根本無法消除人們喝酒的物慾和需求,在正規市場被禁的同時,地下黑市卻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非法制造和買賣酒類製品帶來的暴利深度挖掘了酒販子潛力,烈酒走私、黑市交易,為了搶奪市場而引起的兇殺,本意是淨化社會的禁酒令,卻造成了社會風氣的全面敗壞,老百姓的後備廂裡裝的不再是郊遊的餐布和火腿,而是葡萄酒、白蘭地還有防身用的左輪手槍。

從個人影響來看,個人的物慾並不會因為主觀上的禁絕,就此消失,物慾往往會換上一幅頭紗,遮住原來的面目,讓你分不清模樣,甚至有可能展開瘋狂的反噬。

一些實踐禁慾主義生活方式的人,通常會感到他們的所作所為具備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因而具有了道德優越感。這種道德優越感,不僅僅成為了自我約束的信條,同時也成為了攻擊他人的道德武器。

當這些人被有組織、有目的地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在道德優越感的激勵下,高擎著道德大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迫害也就開始了。

「道德經」第十二章:四種關於物慾的態度

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講述3K黨從黑人手中挽救美國

美國的禁酒令時代,也是禁酒令的堅定擁護者,極端道德主義和宗教主義的3K黨快速擴張時期。很難想象,雖然如今作為人人唾棄的極端種族組織,在禁酒令時代,擁有將近600萬的成員,他們暴力襲擊酒廠和酒館,並對黑人、以及德國和猶太移民動用殘忍的私刑。

因此,宗教戰爭、種族迫害,都有可能是禁慾之樹上結出的惡魔果實。

縱慾和禁慾,其實都是走向了物慾的兩個極端,其害處是顯而易見的,因此人們自然會期望把物慾控制在合理的限度之內,既不是無底線地放縱,也不是無限度地禁絕。

「道德經」第十二章:四種關於物慾的態度

《理想國》

西方以柏拉圖為代表的哲學家,提出了節慾的思想,以理性來控制物慾。在《理想國》中,柏拉圖借用蘇格拉底之口,提出,靈魂中有三個元素,理性、激情和物慾,惟當理性、激情與物慾這三個元素“各歸其位、各司其職”的時候,靈魂才是健康的、和諧的以及正義的,說的更加明確一些,只有當激情和物慾都服從理性領導的時候,我們才會感到內心平和。相反,當激情或者物慾反過來主導了理性,我們就會感到內心衝突和撕裂,甚至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危害。

柏拉圖還打了一個比方,他說人的靈魂就像是三種形象的結合體,物慾好比是多頭怪獸,激情有如獅子,而理性就像是人。為了讓靈魂內部保持和諧,人就必須要主宰一切,盡力地讓獅子成為自己的盟友,一起馴服那個多頭怪獸。如果放縱獅子和多頭怪獸,那就會導致它們相互殘殺直到同歸於盡。

但這種以理性節制物慾的思想,仍然是以對立的方式在處理物慾,很容易倒向了禁慾主義的陣營,柏拉圖之後,中世紀的神學家阿奎那、奧古斯丁吸收了柏拉圖的哲學思想,為宗教的禁慾主義奠定了思想基礎。

西方重分,將人分為靈魂與肉體,又將靈魂分為理性、激情、物慾。

東方重合,人應該是形神合一的,無慾,不是沒有物慾,而是將物慾融合在生命中,作為整體進行考量。

老子說,聖人為腹不為目。

“目”是向外看,“腹”是吃進來。而“聖人為腹不為目”,就是聖人向內、歸於自我。

王弼在《老子道德經注》中說,為腹者以物養己,為目者以物役己。

“為腹不為目”的核心要義,是在於要分清,我是在被物滋養,還是在被物役使。在這裡,只有“物我”,而沒有“物慾”。

由“向外觀物”到“向內觀我”,是觀察方式的轉變。

而道家強調內觀,向內看我,把“我”當作一個“客觀”的對象來看,明白我要什麼,我為什麼會要,而不是被無意識裹挾,被情緒綁架。

當你學會內觀自我的時候,會有一束光漸漸照亮內在的世界,你會看到那些隱匿的痛苦,不捨,甚至是殘酷,但也會漸漸內生出光明和由衷的喜悅,原先那個看似無限的物世界變得有限,看似有限的內在世界變得無限。

正如黃元吉在《道德經講義》中說,人世之樂其樂有限,惟吾心之樂其樂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