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工作者也能為社會建設做出貢獻

前幾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召開,同時也公佈了為改革開放做出卓越貢獻的100人名單,在名單中,我們發現有五位文藝工作者,他們分別是:謳歌改革開放的歌唱家·李谷一,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表演藝術家·李雪健,“改革文學”作家的代表·蔣子龍,助推思想解放、撥亂反正的電影藝術家·謝晉,鼓舞億萬農村青年投身改革開放的優秀作家·路遙。但是,我們在一篇題為《改革開放傑出貢獻100人,作家和演員只有他們入選》的文章下面也看到了不一樣的聲音:

文藝工作者也能為社會建設做出貢獻

誠然,科學家和工匠是國家的脊樑,應該受到每個人的尊重。他們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藝,為國家的建設做出卓越貢獻。他們研製出翱翔天際的戰鬥機,遨遊海底的核潛艇,急速飛馳的高鐵,飛架南北的大橋,他們的入選實至名歸。是他們讓我國的綜合國力迅速增強,讓任何國家都不敢小覷中國,他們的入選無人置喙。但是,文藝工作者就不能入選了麼?他們也可以用自己手中的筆激勵人心,用自己的歌聲謳歌時代,用偉大的電影解放思想,既然他們入選了自然也是為改革開放做出巨大貢獻的。

文藝工作者也能為社會建設做出貢獻

科學家和工匠是脊樑,是不受他人侵犯的重拳,文人是風骨,是振聾發聵的意志。陸游一生試圖收復中原,高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文天祥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楊慎在金水橋上大喊;“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現在有許多的作家和演員追名逐利,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從而使許多人對整個的文藝工作者有看法,其實還是有許多的文藝工作者能夠堅持自己的品德和風骨,為人民創作出好的作品,雖然不能和大科學家的貢獻比,但是也能為改革開放盡一份力。

文藝工作者也能為社會建設做出貢獻

文藝工作者也能為社會建設做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