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喝的都是“假酸奶”?教你1秒辨別真“假酸奶”!

在寶媽的心目當中,酸奶=健康食品。超市裡的酸奶五花八門,很多家長在貨架前糾結了半小時,

結果買到的還是營養超低的假酸奶!小匯匯教你1秒識別“假酸奶”?

1秒識別“假酸奶”

看蛋白質含量

按國家標準,每100g酸奶中蛋白質含量小於2.3g的一律視為“假酸奶”。而純的酸奶要求更高,蛋白質不得低於2.9g。另外,很多酸奶可能不會標出鈣含量,但是小匯匯教你們一招,蛋白質含量高的,鈣也相對就高,所以儘可能挑選蛋白質高一些的酸奶哦~


寶寶喝的都是“假酸奶”?教你1秒辨別真“假酸奶”!



看糖含量

酸奶的營養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就相當於糖。我們建議,碳水化合物含量越低越好,不管是對於孩子還是咱們成年人,起碼要小於12g/100g。(12g其實已經不低了,超過這條線,那真的是不推薦了。)

最適合寶寶喝的酸奶

這樣挑準沒錯!

菌種

酸乳中必須要添加保加利亞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現在很多酸奶還會額外加入雙歧桿菌、長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等其他菌種,對寶寶來說更好,當然價格也更高啦。

無糖

最直接的方法當然就是看配料表中有沒有加白砂糖。白砂糖的位置越靠前,添加量也就越多。再教大家一個小秘訣,通常每100g(mL)的無糖酸奶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在5g左右,如果標籤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那絕對添加了白砂糖。


寶寶喝的都是“假酸奶”?教你1秒辨別真“假酸奶”!


蛋白質

對於真正用奶作為主要原料的酸奶來說,無論是發酵乳還是風味發酵乳,蛋白質含量都應該在2.3g/100g以上(發酵乳≥2.9g/100g)。

全脂

2歲以下的寶寶需要脂肪來提供能量,全脂奶、全脂酸奶是更合適的選擇;2歲以上可以選擇低脂奶製品;5歲以前,不建議選擇脫脂奶製品。

儘管酸奶的營養高吸收好,但並不適合所有的寶寶。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是,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後就可以喝酸奶了。酸奶中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遠高於母乳或配方奶,大量食用會增加嬰兒腎臟負擔,所以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喝太多哦。1歲後可以將酸奶作為奶製品的一種形式,替代一部分奶量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