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多年前的国产科幻片,只有不到5%的80后看过

《流浪地球》很快就要上映,从宣传物料来看,至少特效层面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至于剧情、演员演技等都要等到正式开画,接受观众的检验后才能下定论。

在最后一波的宣传攻势下,参演的吴京带板凳坐火车都带动了电影的宣传效果,“国产第一科幻片”早早地就已经落在《流浪地球》的头上,这造成很多吃瓜群众以为《流浪地球》是中国第一部硬科幻电影。

这部多年前的国产科幻片,只有不到5%的80后看过

中国的科幻电影起步和探索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晚,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国内就拍摄了《小太阳》、《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等科幻题材电影。当然,因为时代背景的原因,这些电影都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而且有其他元素夹杂其中,不能算纯粹的科幻片。

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不久,中国就拍摄了一部后来被很多人夸赞“不输好莱坞”的硬科幻电影(也被很多人认为是软硬科幻并列),也只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国产科幻片。要知道,当时世界范围内的科幻电影也寥寥无几,它就是《珊瑚岛上的死光》。

这部多年前的国产科幻片,只有不到5%的80后看过

提起《珊瑚岛上的死光》,可能大部分的80后都没有听说过,因为它拍摄于1980年。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对科幻电影探索和思考比起后面30多年的国产科幻电影都要深刻得多,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哪部国产科幻片在创意层面超越它。虽然因为时代原因,它没能彻底摆脱国际政治的窠臼,但对国内社会政治纷争的回避让它更显珍贵。

电影讲述了科学家研发的高科技技术遭到反派大国(暗指苏联)公司的抢夺,最后青年科学家和正派博士勇敢的战胜了敌人,捍卫了和平。现在来看,电影的剧情很老套。但在39年前,它最大的意义是改变了国内观众的概念(当时国内观众甚至都没有科幻片的概念)。

这部多年前的国产科幻片,只有不到5%的80后看过

另外,电影开始思考科幻电影的拍摄技巧与创意。在国内原子弹才研制出来10多年的时候,要拍出原子弹的爆炸效果;在电脑科技为0的时候给观众呈现射向天空的“死光”等等。这些画面现在来看非常粗糙,可在当年的国内,想要实现需要的是真真正正的创意,这也是现在的国产电影缺少的。

这部多年前的国产科幻片,只有不到5%的80后看过

在电影主创方面,男主角是邱岳峰,年轻一代估计听过这个名字的很少,但他的作品绝对震撼。国内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大闹天宫》的孙悟空配音就是邱岳峰,他是中国最负盛名的配音表演艺术家,在电影配音领域,当今的配音选手大多都难望其项背。

这部多年前的国产科幻片,只有不到5%的80后看过

他的朋友这样形容他的绝技:“他能在歌舞场中玩一套洋鼓,细细的两根鼓棒,在他手中玩得滴溜溜转,点击在大小鼓面上,节拍轻重缓急,轻如细雨,似屋檐滴水般的抒情,重如疾风骤雨,气势似山洪崩泻。真可谓出手不凡,令人倾服。”

《珊瑚岛上的死光》是邱岳峰出演的第一部彩色电影,也是他的告别作,他在电影完成的1980年服安眠药自杀。

这部多年前的国产科幻片,只有不到5%的80后看过

《珊瑚岛的死光》的拍摄方上海电影制片厂同样鼎鼎大名,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几十年内,上影是中国最大的电影拍摄基地,《铁道游击队》、《芙蓉镇》、《大闹天宫》都出自上影。虽然时至今日,上影早已没落,但当年它对不同类型片的探索,作品中对人文主义的关怀,以及从上影走出的电影人,都对当今的国产电影影响深远。遗憾的是,今天的国产电影虽然票房节节攀高,但那股敢于尝试的、勇于开拓的冒险精神不复再见了。

2019年,国产科幻电影有《流浪地球》等多部作品上映,希望能如大家所愿的让2019年成为真正的新世纪“科幻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