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一季春秋》第一章 喪信(2)

正月初八,從京城來的喪信隊伍終於抵達了丹陽城,入了楚王府,欽差是宗正寺宗正少卿,邢國公李元尋。

楚王府後殿中,楚王高坐首位卻眼周發黑,消瘦不堪,鬚髮又白了幾重,五王子元珺和七王子元珩身著半孝肅立一旁,耳邊傳來嚶嚶的哭泣聲,卻是那王府女眷在後院中陪著王妃哭號。楚王揉揉發脹的額頭,朝著元珺道“你同老七去代為父迎了那欽差吧,聖旨只管接了便是。”

兩王子代父出迎,接了聖旨,皇帝表示了對這件事的重視,並對楚王及王妃喪子之痛進行勸慰,追封李元瑚為濮王,諡號衝慎,封四王子元璉為岐江王,五王子元珺為琪國公,七王子元珩為東陽王,八王子元琦為成國公,九王子元珅為希國公,元珺怔了片刻,楚王府薨了一個世子,換了追封一個親王,兩個郡王三個國公,實是罕見,興朝對爵位十分吝嗇,除四大藩國外,親王起嫡長子降襲,若無嫡子甚至降兩級襲封,餘子無封,甚至四大藩國除嫡長子襲親王外,餘嫡子封國公,庶子無封。

邢國公李元尋身長面白,留一縷青髯,端是個美男子,著國公朝服,腰間繫一條白帶以示哀悼。元珺拱手向這位族兄致禮道,“兄長遠道而來實在辛苦,我父王憂傷過度實是不能出迎聖旨。”

李元尋側身受其半禮並向已受封王爵的元珩行禮後道“出京前陛下曾囑咐臣,楚王年邁,此番喪子,打擊巨大,定要好生安慰,不需拘禮。並請兩位郡王儘快入京,濮王的靈柩也得有人接引啊。”元珺回道“這是自然。”

李元尋被兄弟二人引去了後殿見楚王。楚王妃此時也被侍女攙扶入了後殿,和楚王同受了李元尋的見禮。寒暄一陣後,楚王問道“秦國如何回應了此事?”李元尋回道“小侄出京前秦王府派人還未到京,秦王世子也一直被關在宗正寺。”楚王沉吟片刻,道“逝者已矣,我不欲追究過多,少年人義氣之爭,本就各有錯處,本王年老,喪子之痛寸斷肝腸,只盼世子靈柩儘快回楚。”李元尋起身應道“這是自然,還請岐江王東陽王儘快隨小侄入京治喪。”

一直坐在一旁的王妃出聲道“我那苦命的兒媳可好?”李元尋回道“小侄不甚清楚,出京匆忙,京中楚王府各事宜有宗正寺其他人負責,定不會讓濮王妃受委屈的”王妃點點頭道“那就好,這麼年輕喪了夫,想來比我還要心痛”,說著望向下首坐著的元珩“我還有孩兒承歡膝下,可元瑚卻沒留下一子半女給她,哎” 李元尋不好接話,只能喏喏不語。楚王見此打了圓場“王妃悲傷過度,言語不當,賢侄不要見怪”李元尋直道不敢。楚王言道:“賢侄應有所耳聞,本王四子天生智弱,不當事,餘下嫡子皆幼,此次便由老五元珺輔助老七去辦吧”。

《若一季春秋》第一章 喪信(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