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珠寶新聞|安哥拉將舉行鑽石招標|津巴布韋產410萬克拉鑽石

安哥拉即將舉行首場公開鑽石招標

澳大利亞鑽石開採商Lucapa上週宣佈,將於1月31日在安哥拉共和國首都Luanda 舉行特殊尺寸鑽石招標,這也是安哥拉共和國自2018年8月進行鑽石行業改革以來的首次公開競標。

每日珠寶新聞|安哥拉將舉行鑽石招標|津巴布韋產410萬克拉鑽石

46ct的粉鑽原石

本場共有7顆特殊尺寸鑽石亮相,包括一顆46ct的粉鑽原石,以及6顆 Type IIa型無色鑽石,重量為43ct至114ct,均出產自安哥拉的Lulo礦區,最受矚目的46ct粉鑽也是該礦區迄今開採出最大的寶石級彩鑽原石。

每日珠寶新聞|安哥拉將舉行鑽石招標|津巴布韋產410萬克拉鑽石

6顆Type IIa型無色鑽石,重量為43ct至114ct

Lulo沖積鑽石礦位於安哥拉東部,距離全球第四大鑽石礦——Alrosa 的Catoca礦區150公里。這一礦區由Lucapa與安哥拉政府合作開發,主要出產Type IIa型鑽石,這種晶體純淨的鑽石僅佔全球供應的1%。安哥拉是世界第四大鑽石生產國,產值排名全球第六。

津巴布韋聯合鑽石公司計劃19年出產410萬ct鑽石原石

津巴布韋國有鑽石企業Zimbabwe Consolidated Diamond Company上週公佈了新一年鑽石產量目標,2019年計劃產量將達到410萬克拉,並預測在2025年達到1000萬克拉的年產量水平。

每日珠寶新聞|安哥拉將舉行鑽石招標|津巴布韋產410萬克拉鑽石

該公司計劃於2019年投資3200萬美元用於鑽石勘探項目,涉及 Chiadzwa 地區重新開放的礦區,例如Marange鑽石礦,此外還包括薩韋河(Save River)、奧濟河流域。

唯琴察珠寶博物館新展品:Cartier凱旋門胸針

意大利維琴察珠寶博物館(Museo del Gioiello Vicenza)剛剛公佈了2019年至2020年的新一期珠寶展品,呈現310件來自不同博物館、珠寶商和私人的珠寶收藏,你可以看到公元7世紀的倫巴第人護身符、流轉於19-20世紀歐洲王室的祖母綠王冠、一戰時期誕生的 Cartier 凱旋門胸針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每日珠寶新聞|安哥拉將舉行鑽石招標|津巴布韋產410萬克拉鑽石

本輪展覽依然設有9個不同主題的展廳,覆蓋了象徵符號、護身符、功能珠寶、高級珠寶、藝術家作品、時尚元素、當代設計等不同領域。每座展廳都邀請一位特定專業背景的策展人獨立策劃,最受矚目的無疑是 Cartier 珠寶館藏負責人 Pascale Lepeu 挑選的作品。

每日珠寶新聞|安哥拉將舉行鑽石招標|津巴布韋產410萬克拉鑽石

Pascale Lepeu 策劃的Symbol展廳以象徵符號為主題,其中一枚金質掛墜製作於1865年,可調整繩鏈的長度,這是諾曼底中產階級女性的典型飾品Croix de Rouen;1940年的Hand of Fatma胸針設計為獨特的手掌造型,重新演繹西亞、北非盛行的掌形護身符。

每日珠寶新聞|安哥拉將舉行鑽石招標|津巴布韋產410萬克拉鑽石

最具紀念意義的是一枚名為Arc de Triomphe的胸針,這是1919年 Cartier 為慶祝一戰勝利後首個法國國慶日特別設計,胸針中央是鑽石鋪陳的凱旋門,頂部點綴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等鑲嵌的盟國國旗,下方的弧面藍寶石則代表法國士兵的頭盔,讓人聯想起國慶日當天香榭麗舍大街上的遊行盛況。

每日珠寶新聞|安哥拉將舉行鑽石招標|津巴布韋產410萬克拉鑽石

同樣引人注意的還有一頂製作於1884年的 Kokoshnik 俄國風格王冠,以鑽石鑲座襯托出7顆弧面祖母綠。這件作品原本由俄國大公夫人 Elizabeth Feodorovna 所擁有,曾流轉至羅馬尼亞王室,並於1953年售予 Van Cleef & Arpels,王冠上最初鑲嵌的7顆祖母綠被拆下轉售,此次的展品鑲嵌的均為綠玻璃製作的仿製寶石。

每日珠寶新聞|安哥拉將舉行鑽石招標|津巴布韋產410萬克拉鑽石

展覽時間:2019年-2020年

展覽地點:維琴察珠寶博物館(Museo del Gioiello Vicenza)

Piazza dei Signori, 36100 Vicenza, Italia


每日珠寶新聞|安哥拉將舉行鑽石招標|津巴布韋產410萬克拉鑽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