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万大裁员的背后:有30万人不配崩溃

前段时间,一篇《34万大裁员的背后:人到中年,崩溃无声!》刷爆了朋友圈,刺痛了一大批中年人的心,也让即将成为中年人的那一拨,冒了一把冷汗。

34万大裁员的背后:有30万人不配崩溃

前些天,我也在很多公众号上看到了这篇文章。很奇怪。我看完没有恐慌,反而觉得很生气。什么时候,被裁是因为年纪大了?!被裁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作为职场人,最应该铭记一条:你在这个岗位的输出已经配不上公司给与你的输出。

34万大裁员的背后:有30万人不配崩溃

今天,和一个正在创业的朋友聊天,突然聊到年底的离职潮,她说,公司虽然很需要人才,但那个从创业就跟我的员工好像越来越不适合公司发展了。她不忍辞退他。但又想他主动离职。两难之下,养着几十号人的大老板居然也不知道如何做?

而她口中的那位职员是92年的,今年刚满27。

现在92年的职员都已经随时面临被淘汰的危机,被裁员,哪里只是中年人的遭遇。

34万大裁员的背后:有30万人不配崩溃

和我一起长大的发小,大学毕业后,短暂的进了一家公司上班,后来因为受不了公司的约束,毅然辞职,加入到了轰轰烈烈的考教师行动。整整一年的复习,考试,她如愿以偿的考到了家乡的一所小学,开始了她的“铁饭碗”工作。

然而,不到2年时间,她居然告诉我,学校的生源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她现在除了上课教书,就是下乡招生。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很多相对落后的城镇正在缩减教育机构的设立,因为很多学校设立起来了,根本没有生源。学校为了响应新式教育号召,很多教师的教育方式,知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这种需求。以前,很多老师还能在相对偏僻一点的学校教书,现在,生源不足,那些曾在偏僻学校上学的学学生会被招纳进更好的学校,而学校的老师却被层层筛选。有时,甚至会调那些老师从事和教书根本无关的工作岗位。

34万大裁员的背后:有30万人不配崩溃

而我的发小也是90后,从事着“铁饭碗”的工作,却也日夜担心被裁员。

前两年,有几句话鸡汤很出名。

邮政不努力,所以有了顺丰。

银行不努力,所以有了支付宝。

商场不努力,所以有了淘宝。

难道邮政、银行、商场他们被弃用,也是因为它们出现的时间久了?

很明显不是。

是因为它们默守陈规,不去创新突破,他们不是被对手淘汰,而是自己掉队了。

34万大裁员的背后:有30万人不配崩溃

今年在俄罗斯世界杯名声大噪的C罗,已经33岁了,在现役足球员中,他的年龄已经算很大了。但他依然能独进4球,更被尤文以高达2亿多人民币年薪签下。

在足坛,33岁已经算是中年。

但他为何没有被裁反而越来越好?

34万大裁员的背后:有30万人不配崩溃

C罗用他疯狂的训练数据却告诉世人:年龄不恐怖,恐怖的是你放松了自己!

一年365天,他几乎每天都在运动,曾有爆料说,他每天300多个仰卧起坐,风雨不改。疯狂的训练,才让他在33岁的年纪,达到84公斤,体脂仅为7%的巅峰体质。

他虽然33岁了,但身体年龄只有23岁!而我们更多人,则是明明只有23岁,身体年龄却早已超过50岁。

34万大裁员的背后:有30万人不配崩溃

C罗日复一日的自律,锻炼,让他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为球队贡献价值,才能在赛场上疯狂奔跑,才能人到中年,依然被世界顶尖球队挖掘。

虽然,我们可能没有做着像C罗那样备受关注的工作,每天只是默默无闻的、重复的做着简单的工作。你虽然没有办法向更宽广的领域发展,但你可以纵向挖掘自己的潜力,可能性。不能做大做强,就做好做牛逼,让自己不被轻易替代。即使被替代,你的累计的经验一样可以让你坦然面对下份工作。

老人常说,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对职场人来说,只有不断汲取知识,钻研自己的技能,才能在面对裁员潮时,心中才不会恐慌。即使被裁,也能骄傲的说一声:我不崩溃,我还能再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