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別再販賣焦慮

文|劉春雄

2019年,別再販賣焦慮

<strong>

01

焦慮是個體或社會一種情緒,一種無助的情緒。表現為著急、掛念、憂愁、緊張、恐慌、不安等。

進入互聯網時代以來,中國商業社會就瀰漫著焦慮氛圍,而且是集體性焦慮。

不確定性、VCUA(Volatility,易變性;Uncertainty,不確定性;Complexity,複雜性;Ambiguity,模糊性),這些詞彙高頻,確實反映了社會現實。

有供給是因為有需求。“販賣焦慮”也形成了一門生意,而且有很大的市場。販賣焦慮的人其實比誰都焦慮。

販賣焦慮,不是給焦慮“解藥”,而是助推社會情緒,然後會有“雞湯”或“貌似解藥”。

焦慮是因為沒有方向,沒有路徑。既怕錯過賽道,也害怕賭錯賽道。資本一次次製造泡沫,不是因為誤判,而是因害怕誤判。

總的來說,這是互聯網上半場的現實。即使成功如馬雲、馬化騰,無不處在焦慮之中,生怕錯過什麼。

上半場的焦慮,根源是不知道互聯網在哪條技術路線突破,以及技術路線的突破會帶來何種商業模式,更害怕新商業模式對傳統模式的替代、覆蓋。

02

2019年,別再販賣焦慮


2019年,焦慮有“解藥”了。

既然焦慮源於不確定,那麼,相對確定的方向、模式化的方法和路徑,就是焦慮的“解藥”。

2018年下半年,我與部分專家,如方剛老師、牛恩坤老師,拜訪了不少在新零售、新營銷方面探索有成的標杆企業。

這一波“遊學”,感覺與近幾年完全不同。有人說2019年是寒冬,我們看到這些企業“一片春色”。“一片春色”是因為找到了方向、路徑。

過去沒有方向,現在新零售、新營銷就是方向。

過去沒有路徑、方法,現在已經有了一批標杆企業,他們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模式。新零售、新營銷不再是僅僅是概念,不再糾纏於“人貨場”等相對抽象的說法,而是正在快速模式化。

正因為如此,我才敢於做出判斷:2019年或許是互聯網下半場元年。

03

2019年,別再販賣焦慮


自馬雲提出新零售,就意味著互聯網進入了下半場。

下半場的重點是傳統商業的互聯網改造,有人稱之為“舊城改造”。

互聯網下半場有兩個方向:一是新零售,表現為“互聯網+”,互聯網平臺擔當了主體角色,改造對象是零售商業;二是新營銷,表現為“+互聯網”,品牌商擔當了主體角色。

2017年至2018年,新零售和新營銷都處在探索期。2018年下半年,我們“遊學”了不少企業,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幾乎每類傳統商業(包括品牌商和零售商)都有了成功的標杆企業,模式正在接近成熟,很快就會規模化複製。

新零售和新營銷的商業模式,不再是單一的互聯網玩法,而是涉及組織改造、互聯網設施建設,配套方法的新商業系統。

04

2019年,互聯網下半場的商業模式已經有了認識論、方法論和廣場的一致性。

施煒老師提出了三度空間、三位一體的理論。小程序的普遍使用,可以打通三度空間,實現三維驅動了。過去,無論傳統渠道、社交電商和電商,都只是單維驅動。

B鏈、C鏈,將成為互聯網的新基礎設施。用方剛老師的話說,傳統商業將用互聯網“武裝到牙齒”。

零售商業,無論是大型零售商,如KA,或者小型商業,如街頭小店,都有可能相應的新零售模式。

品牌商過去一直相對被動,現在的互聯網工具,恰恰能夠讓品牌商用得得心應手。坎數百億的大品牌,還是剛剛創立的新品牌,都有可用的新營銷模式。

05

2019年,仍然會有人焦慮。

焦慮有兩種:一種是集體焦慮。整體性困惑,集體性束手無策;另一種是個體焦慮。有人找到方向、方法,有人還在焦慮。

焦慮的原因,不再是過去的“無助”,而是“無視”,對新方向、新模式視而不見,熟視無睹。

2019年,找到方向、方法的企業高歌猛進,會有一大批企業快速跟進。

找不到的企業持續焦慮,以“寒冬論”作為自我解脫的論據。

2019年,焦慮的“解藥”,多數專家沒有,但轉型成功的企業一定有。

以我的觀察,目前轉型成功的新模式,總有一套適合你。關鍵是你能否找到對應的模式。

我把“對標”作為2019年的關鍵詞。當有人探索出新模式時,再獨自探索風險很大。找到合適標杆,然後對標。這是最快捷的方法。

視野向外,找到標杆。決定了你的焦慮是否有“解藥”。所以,到優秀企業“遊學”,與轉型成功的企業高層“深度交流”,就有“解藥”了。

緩解我本人焦慮的“解藥”就是如此。

對標!對標!對標!重要的事說三遍!

2019年,別再販賣焦慮,販賣新模式吧。

賽尚品牌創意機構(簡稱賽尚)成立於中國品牌快速崛起的2007年。公司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中國的品牌崛起,特別專注於食品領域的品牌創意、設計、策劃。近年來成功服務消時樂,從品牌命名策劃、創意設計傳播等助力消時樂一年實現0-3億快速增長,被中國食品成長之星授予“年度傑出營銷案例”獎。賽尚也一躍成為全國知名品牌創意、策劃機構。

賽尚品牌創意機構不同於傳統智業公司和單純的品牌設計公司。賽尚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從消費洞察、場景創建、品牌創意(基於逆向創意,轉化公共認知為品牌認知) 、品牌命名(可註冊、可傳播) 、品牌設計(堅持原創:品牌形象識別系統、包裝設計、瓶型設計、空間設計、互聯網傳播設計) 、互動傳播(基於互聯網的傳播、互動、UGC等的設計、策劃內容生產、傳播造勢為品牌賦能) 、場景化落地(產品如何連接消費者,實現無人化推廣) 、精準招商、新營銷導入(打造樣板市場,終端快速爆量、實現規模化複製) 、戰略產品孵化(助力有思想企業家、有潛力品牌、產品早日躍升一線) 。

賽尚服務客戶均為一線和快速增長準一線品牌。賽尚品牌創意機構成立十年來,服務消時樂、統一企業、中沃實業、樂天、福森源、北大荒集團、完達山等,取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