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2019年的第一次感動,比往年來得早一些。

三個孩子在外漂泊,春節回家來去匆匆,歲月靜好,只是父母慢慢衰老……

小兒子拿起尼康D800,拍攝年逾古稀的父母,一拍就是四年。記錄的無非是父母燻臘腸採野菜、做家務修電器,登山踏青、擺弄樂器、唱一曲老歌、看燕子繞樑歲月無常……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這樣一部幾乎沒有什麼戲劇衝突的“家庭錄影帶”1月4日登堂入室在院線公映,豆瓣評分高達8.8!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當我們習慣用“驚豔”表達讚美,“春天”卻是平平無奇瑣碎日常。當我們追求以新穎獨特的題材取勝,而“春天”的動人卻在“潤物細無聲”。

感謝陸慶屹慷慨而勇敢的分享,讓我們在日常瑣碎的生活中發現了詩意,在寒冷的冬天感到有家的溫暖。

溫暖

《四個春天》與其說是紀錄片,更像是一部私人珍藏的“家庭錄影帶”。拍攝時,陸慶屹的身份是兒子;把250小時的素材做完剪輯,他的身份是紀錄片導演。這種獨特身份視角,是其他紀錄片沒有的先天優勢,為影片帶來了原生的美感和真實的力量。

片中有個細節讓我們會心一笑:父親母親準備出行,精神抖擻擺出各種pose,讓兒子為他們拍照,過了好久問到:“拍好了沒有?”當導演的兒子在鏡頭後忍俊不禁:“我在錄像呢!”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這樣親人之間的互動,隨處可見,拍攝者與被攝者之間無拘無束,好像鏡頭不存在一樣。我的攝影機不撒謊。整部紀錄片的畫面,都充滿這種隨意即興,豐盈生動,由此父親母親雖然都是“大眾臉”,卻時時流露自然性情,魅力十足。

當母親把花遞到兒子面前,鏡頭無限逼近,我們彷彿快要看到母親眼角的皺紋,而那份花香和愛意也快從畫面裡洋溢出來。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影像拍攝的只是四個春天,卻承載了漂泊遊子的個體經驗和一個家庭20多年的生活記憶。這樣的一個個畫面,看似瑣碎,卻又經得起歲月的消磨;看似無意義,卻又情真意切——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夫妻倆的相濡以沫,讓很多年輕觀眾羨慕。影片裡有個鏡頭很動人,金婚父母喝交杯酒,母親對父親嗔怪“看都不看我,只看到酒杯”。這就是我們眼中最好的“父母愛情”——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故事片裡,導演是上帝;而紀錄片裡,上帝才是導演。其實,當2013年陸慶屹拿起尼康D800把鏡頭對準父母時,他並不知道“故事”會走向何方。

我們看到他們醃製香腸臘肉,看到他們放鞭炮煙花,看到他們上山砍柴、看到他們對歌拉琴……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我們看到一個家庭的四個春天,有團圓的喜慶熱鬧,有離別無盡的牽掛,有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哀和無奈,有生活繼續步履不停的堅韌和達觀……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尤其是從第三個春天開始,影片插入了更遙遠而珍貴的家庭錄影。在女兒去世後,父親在電腦上搗鼓,把二十多年前一家人團聚的影像資料重新配上音樂、伴以解說呈現。這些陳舊的影像,是命運的嘲弄,還是生活的慰藉?

每個觀眾把自己所經歷的家庭故事、生活經驗投射到這些影像上,形成情感共鳴。這樣一部平凡的“家庭史詩”由此爆發出強大的情感衝擊力。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由此,當影片結束,當我們再回望銀幕上老倆口平凡而生動的臉,彷彿也是第一次透過銀幕凝視自己的父親母親,內心湧起排山倒海的情感。

快樂

春節又快到了,其實成年人的節日都過得不輕鬆。90後的口頭禪是“喪”、“累”、“煩”,80後春節回家最怕“催婚”“催育”“催買房”。而遊子回家,最大的內疚是不能“常回家看看”的“犯罪”。但《四個春天》打動無數年輕觀眾,是不用父母牽掛、養育之恩做道德審判。

誠然,電話鈴一響,母親就未卜先知知道是女兒打來的;敲門聲一起,父親就一路小跑迎接終於回家的兒子;哥哥頭髮已經開始白了,但媽媽每次送他離家的時候,還要囑咐“婚姻大事要抓緊”……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但另一方面,影片也讓我們看到父母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悲涼”,他們雖然思念和惦記兒女,可是也有他們自己日子,有自己的快樂——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印象最深的是這個鏡頭:媽媽戴著老花鏡在縫衣服,爸爸在隔壁房間電腦錄歌,輕唱《朋友》:“我親愛的手風琴你輕輕地唱,讓我們來回憶少年的時光”……

兩人各處一室,卻又各得其樂,心意相通,在昏黃的燈光下,詮釋著生活的平凡與詩意。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他們生活平淡,波瀾不驚,卻也不乏驚喜。當燕子又飛回來,父親雀躍向家人報喜,高興地像個孩子。而母親卻給他潑冷水:“不要太興奮,燕子飛走時又要灰心幾天。”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在他們心中,漂泊的兒女也就像這春天才會歸來的燕子吧……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影片裡的父親母親並不把自己的幸福寄託在兒女身上,他們自己的生活充滿了情趣,充滿了快樂。也許這才是幸福的秘密。

驕傲

中國人以家庭為重,父重如山,母愛似海。但我們聽到的永遠是父母對兒女說“你是我們的驕傲”,《四個春天》恰恰相反,讓我們以父母為驕傲。

《四個春天》在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節獲得最佳紀錄片獎,陸慶屹說:

我覺得應該是我爸媽獲得這個獎項,他們有用板磚拍掉生活一切苦難的勇氣。這部影片是我給父母的禮物。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父母的驕傲,但他們是我的驕傲。

也許是時代變得太快,總讓我們覺得父母老土。中國家庭多的是“敬而遠之”的敬老,而少有像陸慶屹這樣發自內心為父母為他們的生活態度感到驕傲。

我們為父親母親驕傲,是因為他們生活的年代經歷了我們難以想象的艱辛,粗糙生活磨礪出各種生活技能(在兒子的鏡頭裡感覺他們動手能力之強,幾乎無所不能),卻不能消磨他們內心的細膩溫柔,不能消磨他們的生活情趣愛好(吹拉彈唱、剪輯視頻同樣幾乎無所不能)。

兒子的鏡頭裡充滿了對父親母親的驕傲——母親臉上總是掛著笑容,笑聲爽朗,父親更是學霸,物理老師對十八般樂器感覺是樣樣精通——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我們為父親母親驕傲,是因為他們對生死的達觀和堅韌。姐姐走了之後,父親用“每天至少為這個家多做一件事”的方式撐起這個家。而母親則對父親說:我要保持健康,能夠多陪你一天算一天,多陪你一年算一年……

兒子可以教父母使用微信的小伎倆,而在榮辱得失,生死離別的人生大智慧上,父母還是老師。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掃墓場景貫穿了四個春天,疾病和死亡像陽光下的陰影,成為《四個春天》的隱線。中國人相信,人往生之後會存在於萬物。消失的生命會以其他形式重現於塵世,星辰大海、清風鳥鳴……春天裡萬物都能承載一份新生。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於是我們看到,在影片結尾處,春雨濛濛,姐姐的墳前父母耕種的植物綠意盎然,墓地成為菜園。二老撐著傘,聊天逗笑,唱起山歌跳起“慢三步”……你無法不被這種超越痛苦的生死觀震撼。

這部電影,2019開年最暖

死亡,你不要驕傲!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當遠山雲煙漸散,唯有人生步履不停。你無法不被父親母親樸素而蓬勃的生命態度打動。

影片落幕,生活這部攝影機還在繼續——

凝視自己的生活

你會發現每個普通的家庭都有它的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