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关雎》,古人的浪漫不是一点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话源自诗经,每每读到《关雎》,都不禁想起在现在的互联网盛行的时代,一条微信,一个电话就可以向心爱之人表达的思念,在古代似乎是如此的遥远。咫尺天涯,“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读《关雎》,古人的浪漫不是一点点

读《关雎》,古人的浪漫不是一点点

古代人与人的交往似乎有一种距离的美感,古人的浪漫也不是现今社会一部苹果手机或者一束玫瑰所能替代的。古人追求心爱的女子的方式似乎也很高雅,“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短短几句,足以看出爱情在古人眼中,如同清泉般圣洁。不禁想到古代许多爱情故事,诸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长恨歌”。每一段爱情都那么的可歌可泣。

读《关雎》,古人的浪漫不是一点点

读《关雎》,古人的浪漫不是一点点

若感情幸福则有,“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若错失良缘则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若求而不得则有“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若分别则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如果说现代人将爱情置换为了物质和现实。那么古代的诗人则将爱情幻想成世间最美的一幅画,或是泼墨山水画,伊人从墨色身处隐去。或是天边皎洁的白月光,“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读《关雎》,古人的浪漫不是一点点

读《关雎》,古人的浪漫不是一点点

读古诗词,觉得古人表达爱意的方式很是丰富,不禁想到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千言万语,化作寥寥数字,足以表达二人肝肠寸断,相爱却不得不分离的伤感。想到最近特别火的一部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剧中赵白石深得广大观众的喜爱,赵白石在剧中最打动我的一句话就是“世间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忍而不舍也”,虽只有几个字,将隐忍的爱表达到极致。剧中还有一段就是吴漪借菜名向赵白石表白时,一道菜是“相濡以沫”,赵白石还之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古人就是这样,无论爱与不爱,表达的都是含蓄内敛的。不得不说,古代的诗人,似乎更懂得浪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