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關雎》,古人的浪漫不是一點點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句話源自詩經,每每讀到《關雎》,都不禁想起在現在的互聯網盛行的時代,一條微信,一個電話就可以向心愛之人表達的思念,在古代似乎是如此的遙遠。咫尺天涯,“溯回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讀《關雎》,古人的浪漫不是一點點

讀《關雎》,古人的浪漫不是一點點

古代人與人的交往似乎有一種距離的美感,古人的浪漫也不是現今社會一部蘋果手機或者一束玫瑰所能替代的。古人追求心愛的女子的方式似乎也很高雅,“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短短几句,足以看出愛情在古人眼中,如同清泉般聖潔。不禁想到古代許多愛情故事,諸如“梁山伯與祝英臺”,“孔雀東南飛”,“長恨歌”。每一段愛情都那麼的可歌可泣。

讀《關雎》,古人的浪漫不是一點點

讀《關雎》,古人的浪漫不是一點點

若感情幸福則有,“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若錯失良緣則有,“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若求而不得則有“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若分別則有“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如果說現代人將愛情置換為了物質和現實。那麼古代的詩人則將愛情幻想成世間最美的一幅畫,或是潑墨山水畫,伊人從墨色身處隱去。或是天邊皎潔的白月光,“海底月是天上月,眼前人是心上人”。

讀《關雎》,古人的浪漫不是一點點

讀《關雎》,古人的浪漫不是一點點

讀古詩詞,覺得古人表達愛意的方式很是豐富,不禁想到陸游和唐婉的釵頭鳳,千言萬語,化作寥寥數字,足以表達二人肝腸寸斷,相愛卻不得不分離的傷感。想到最近特別火的一部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劇中趙白石深得廣大觀眾的喜愛,趙白石在劇中最打動我的一句話就是“世間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忍而不捨也”,雖只有幾個字,將隱忍的愛表達到極致。劇中還有一段就是吳漪借菜名向趙白石表白時,一道菜是“相濡以沫”,趙白石還之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古人就是這樣,無論愛與不愛,表達的都是含蓄內斂的。不得不說,古代的詩人,似乎更懂得浪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