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平安寡頭壟斷與BAT降級攻擊下,大地保險突圍之路

科技的時代,傳統保險公司當如何自處?

前有馬太效應強勁、商車費改持續推進後複雜的市場環境,後有科技迭代下的迷茫。每天充斥在 “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可穿戴設備”等各色看似有著遠大前程的新技術憧憬中。

進而憂慮、焦慮相伴而生:保險科技的巨大進步,帶來巨大機會的同時,也帶給我們巨大挑戰。傳統保險公司既不想落後,似乎也不清楚從哪裡著手保險科技。

作為一家典型的傳統財險公司,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地”)的轉型與變革吸引了《今日保》的關注。

從五年前的承保虧損、人事動盪、高管流失下市場份額下滑,到“敢於對標業內最優秀公司”後的利潤、規模、市場排名的“二次創業”功成,身處競爭更為激烈甚至說惡劣的市場環境中,大地何以拿下第五大財險公司、前八大財險主體保費增速第一的高光業績?

2019年初伴隨大地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財力“領先行業三至五年”的新一代核心業務體統上線,及大地轉型變革靈魂人物總經理陳勇一句“爭先進位” , 宣告了這家成立16年的財險公司終於在2019年初完成了迭代科技時代的最後一塊拼圖,或許屬於大地的護城河出現了。

本期,《今日保》以大地過去五年發展路徑為分析標的,從行業及科技演進的角度解讀這家公司的發展邏輯,希冀可以為行業轉型提供更多鏡鑑。

01

領先行業三到五年的新核心業務系統牛在哪?

先看投入:

9萬多人力的工作量、6300多個需求處理、880個日夜、300多個成員的團隊、260多次的需求訪談、20多家的機構調研、上億元資金的投入……

作為大地未來10年戰略的核心支撐,命名為“筋斗雲”的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有著“領先行業開啟全新的數字化保險4.0時代”、“先進、智能、開放、高效”、“創造了多項國內及世界級業界領先”等諸多讚美之詞,那麼它到底牛在什麼地方?四個數據,說明一切。

①新業務上線從1-2周到分鐘級

以前需要1-2週上線的新業務,新系統實現了分鐘級部署,可快速滿足前端海量併發業務需要。系統安全性、擴展性、可靠性三大能力實現歷史性質的躍遷。

②新產品開發由1個月到2天

行業內需要1個月開發上線的新產品,在“產品工廠”中只需要2天,新系統在組件化、精細化、層次化、拓展性以及業務市場化等多方面實現業界領先。

③渠道對接實現三個月到3天

原來需要三個月時間的對接,以後3天即可完成,領先產險領域實現渠道對接效率,外部合作拓展空間極大提升。

④頁面操作效率提升40%

信息預填比例由40%提升到85%,整體頁面操作效率提升40%。從系統的個性化配置,到頁面交互的升級,新系統真正讓追求極致的用戶體驗落地。

02

大地為什麼推出這套系統:從傳統險企迭代科技驅動型險企戰略的支撐

中國財險市場今日面臨的困境,並非特例。縱觀行業發展,無論大小公司均陷入傳統發展模式之瓶頸。即便行業巨頭也舉步維艱,一度迷失。這一點在客戶、監管、科技等大環境的改變下更為突出。

“依靠傳統增長慣性的發展模式走到盡頭,保險科技醞釀著險企轉型的良機”,成為眾多市場經營主體的共識。

根據中國大地保險總經理陳勇在2018年底的《中國保險轉型發展高峰論壇》上的講話可知,數年前大地即開始思考,“如何加速科技轉型、賦能行業變革、重塑行業競爭力,推動保險行業理性迴歸、持續健康發展?”

事實上,陳勇道出了保險科技的本質——發展和應用保險科技是一個戰略問題。

保險公司需要據此產生因地制宜的商業模式和發展戰略。不同規模的公司,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也會有不同的戰略與定位,保險科技應用規劃也會有很大區別。

對於大地而言,如何從以產品和渠道為主的經營模式,轉為以客戶為中心的綜合經營模式?三點關鍵因素,如何滿足客戶要求,如何提高效率,如何降低成本?

“三新三聚焦”戰略隨之啟動,即新模式,聚焦客戶;新業態,聚焦佈局;新系統,聚焦科技。這一總戰略的提出,旨在推進大地多元生態裂變的經營佈局,打造科技驅動的客戶綜合經營體系,經營模式已明確轉向以客戶為中心。

經營模式改變成功與否的重要保障因素,是管理模式和和組織架構的護航,這也是真正觸及利益的地方。根據《中國保險報》的報道,大地的組織變革中,調整了不少老幹部,也啟用了大量年輕人。

考慮到不少管理者對於組織架構的調整有一個適應過程。陳勇在中層組織變革中,沒有選擇一步到位,而是給以一個過渡期,以待遇問題為基礎給予平穩的轉換機制。

陳勇將之稱為“變革需要緩衝區”,在他看來,這避免了因變革帶來高管團隊震盪、內部矛盾加劇引起的業績跳水。隨著新的組織架構落地,大地管理模式從粗放式經營向精細化經營轉變,聚焦客戶的新模式也得以快速推進。

戰略+管理組織變革的化學反應集中體現在經營佈局方面,大地在保險產業鏈、車服務平臺、消費金融、保險科技等領域成立保代公司、電商公司、金科公司等子公司。

如今,大地相當份額的業務增量來自於這些創業業務部門或子公司,如車險電銷、小消信保、責任險、健康險等。

無論是“三新三聚焦”總戰略,還是 “線上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戰略體現,皆有賴於一套可以覆蓋產品端、營銷端、理賠服務端的核心業務系統,即“筋斗雲”系統,這也是陳勇將之視為大地戰略核心支撐,及連續巨大投入的原因。

03

科技迭代後的爭先進位效果初顯:拿下第五大財險公司之位,找到新增長極

事實上,這次大地涉及科技迭代的轉型升級可以追溯至2014年的“二次創業”之旅。

2013年,大地保費增速低於行業近7個百分點,同期承保虧損近5億元。若非得益於渠道放行後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的大幅上升,大地年度業績可想而知。

增速、利潤皆不如人意的情況下,2014年初大地董事長、總經理同時更換,隨後引起系列連鎖反應。承保虧損、人事動盪、高管流失中,掌舵大地雲南分公司的陳勇上調總公司。針對多年粗放式增長帶來的虧損局面,陳勇啟動“二次創業”,推行其在雲南分公司大獲成功的“找、控、引”三步曲,即找準優質業務,控制劣質業務進入,引導更多優質業務進來。

當年,大地實現淨利潤8.73億元,較2013年猛增2.66倍。2015年商車費改之後,車險市場競爭趨於白熱化,人保平安雙寡頭壟斷格局+阿里騰訊等巨頭升維打擊通吃行業。

一眾財險公司“渠道意識薄弱,專業經營能力缺失,自主掌控程度低、風險管控能力差”、“只見業務、不見客戶”之境況越發嚴峻,實現承保盈利後的大地迅速將目光轉向“非車”領域,佈局“大非車”。

當年,中國大地保險改組意健險部、財產險部、成立個人貸款保證保險事業部。隨後兩年,大地“大非車”業務增速分別達到33.5%和44.2%,大幅高於市場平均水平。

如今“大非車”業務早已成為大地新的增長極,意健險更是排名行業第四。

期間,大地線上業務綜合平臺全部展開合作,垂直領域公司逐步開展,涉及各大金融、通信、出行、消費、健康等多個領域;寵物醫療保險、糖尿病併發症、齒科保險、飲食安全、少兒綜合醫療、少兒成長無憂、美團充電寶項目、美團站點險等產品先後落地。

行至2018年,大地保費規模、效益、合規風控均優於市場,成為連續4年增速超市場且盈利的2家財險公司之一,總資產五年持續增長近三倍。

近三年大地複合保費增速位居行業前八大主體第一, 2018年更是一舉拿下第五大財險公司之位。

後記

觀察新技術變遷史,縱然會出現以新技術為根基的新型公司,快速搶奪市場份額,成為攪局者;但擁有強勁革新意識的傳統保險公司關於保險科技的應用多處於領先地位,捍衛版圖之餘亦可開疆拓土。

從國際實踐來看,主要國家的保險市場還是由老牌傳統公司控制,尚未出現明顯的顛覆者。其模式也是在利用保險科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這也是大地轉型與變革之路值得傳統險企關注的所在,這是科技迭代與傳統險企結合突破之案例。

從2014年到2018年,再到2019年的新核心業務系統,完成百億增資、車險精細化+大非車崛起戰略落地,這家成立16年的財險公司終是在2019年完成了迭代科技時代的最後一塊拼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