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會好大的威風,這局該怎麼破!

學生會本來是一個自發組織,一個對接學生和學校,協助學校日常管理工作,並且鍛鍊學生能力的一個組織。然而事實上象牙塔也會沾染上世俗的陋習,稱謂習慣儼然一個權力場。前段時間曝出的那“注意和主席說話方式”事件就是代表。還是學生,就有了好大的威風!

學生會的威風是怎麼形成的呢?當然這並不是一日形成的。

學生會好大的威風,這局該怎麼破!


千絲萬縷的利益

這種不外乎跟利益權力扯上關係,學生會成員跟學校的獎學金,優秀學生,各種評比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種關係說不清,也道不明,只是大家心知肚明。

大人的稱呼

古代稱呼為“大人”,是大的人,不是小的人,是區分草民最好的辦法就是稱呼。歷代文人也免不了,事實上古代王羲之被成為書聖的時候不多,更多是被稱為王佑軍,將軍嘛,自然是跟草民不同的。同樣是學生,有了主席、部長、幹事的稱呼,自然也不是普通學生了,這種”古風“學生會倒是繼承的很好。這種行為倒和阿Q那種“和尚摸得,我為何摸不得”想法有種異曲同工之妙。

學生會好大的威風,這局該怎麼破!


缺乏監管,更缺少選舉

現在的學生會就像一個有全力,也能享受利益,卻很少自己行為負責的組織。最重要的是缺少監督,它是由自上而下組織的,而不是自下而上形成的,最重要的是缺少監管,這樣放出牢籠的獅子,想的是怎麼搞肉吃,怎麼會安心的在學術上,還是思想上進行學習和科研呢?

學生會好大的威風,這局該怎麼破!


所以要去除學生的威風,除了在理念是革除這些老爺的陋習,在組織更要有充分的選舉,在制度上也要有有效的監督。除此之外,還應該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呢?大家可以一起來討論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