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驚聞臺灣出借“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

【引子】晨閱頭條,讀《臺灣向日本出借“天下第二行書” 引兩岸網民怒火》一文,震驚非同一般。憤筆填詞。

滿江紅 驚聞臺灣出借“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

滿江紅 驚聞臺灣向日本出借“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

詫諤驚聞,臺灣島,再傳噩耗。借日本,顏氐真跡,《祭侄文稿》。兩岸網民燃怒火,滿腔義憤同聲討。賣國賊,媚日狀無端,群宵小。

此真跡,寶中寶。歷千載,難堪擾。展開便受損,復卷則拗。一紙祭文家國恨,滿門忠烈英魂皓。竟落得,《西泠印存》遺,憂遭盜。

(步柳詠格,詞林正韻)

“天下第二行書”指的是唐代書法大家顏真卿所書的《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簡稱《祭侄文稿》。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唐玄宗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顏真卿為楊國忠排擠,出為平原(今山東德州)太守。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安祿山、史思明在范陽(今北京南)起兵,著名的安史之亂開始。一時河北諸郡迅速瓦解,惟顏真卿的平原郡高舉義旗,起兵討叛,被推為義軍首領。時顏真卿的從兄常山(今河北正定)太守顏杲卿派其第三子顏季明與真卿聯繫,聯合反叛。顏杲卿與長史袁履謙設計殺死安祿山黨羽、鎮守土門(今河北井涇)要塞的李欽湊,奪回土門。一時形勢好轉。顏杲卿派長子顏泉明押送俘虜到長安報捷並請求救兵。不料路經太原時為太原節度使王承業截留。王想冒功,擁兵不救。安祿山聞河北有變,派史思明回兵常山。顏杲卿孤軍奮戰,苦戰三日,糧盡矢絕,城破被俘。顏季明等被殺頭,顏氏家族死者三十餘人。顏杲卿被押解至洛陽,英勇不屈,先被斷一足,凌遲處死。直到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顏杲卿才被朝廷追贈太子太保,溢“忠節”。顏真卿時任蒲州太守,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即派杲卿長子顏泉明到常山、洛陽尋找季明、杲卿遺骸。只得到季明頭部和杲卿部分屍骨,為了暫時安葬這些屍骨,顏真卿寫下了這篇祭侄文草稿。

滿江紅 驚聞臺灣出借“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

滿江紅 驚聞臺灣出借“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

原文謄錄如下:

維乾元元年,歲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銀青光祿大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揚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惟爾挺生,夙標幼德,宗廟瑚璉,階庭玉蘭,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圖逆賊間釁,稱兵犯順。爾父竭誠,常山作郡,餘時受命,亦在平原。仁兄愛我,俾爾傳言,爾既歸止,爰開土門。土門既開,兇威大戚,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嗚呼哀哉!吾承天澤,移牧河關,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攜爾首襯,及茲同還,撫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遠日,卜爾幽宅,魂而有知,無嗟久客。嗚呼哀哉!尚饗。

因為此稿是在極度悲憤的情緒下書寫,顧不得筆墨的工拙,故字隨書家情緒起伏,純是精神和平時工力的自然流露。這在整個書法史上都是不多見的。可以說,《祭侄文稿》是極具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墨跡原作之一,至為寶貴。後世譽為“在世顏書第一”、“天下行書第二”,與王羲之《蘭亭集序》、蘇軾《寒食帖》合稱“天下三大行書法帖”。

及至公元784年,李希烈叛亂,75歲的顏真卿孤身前往敵營勸降, 被縊身亡 。

《祭侄文稿》已經不只是一件書法作品,它不僅記錄了一代宗師的一生,也記錄了盛唐的毀滅。顏家滿門忠烈,被叛軍碎屍萬段,留此遺蹟。

《祭侄文稿》蘊含的“氣節”與歷史轉折意義,並同時具有文物價值、藝術價值、鑑定價值,還有精氣神價值。因此被鑑定為國寶中的國寶。

另外,日本借我國珍貴文物展出,離奇“弄丟”是有先例的。2003年,西泠印社創立100週年之際,旅日華人丁如霞整理祖父丁仁遺物時發現了僅存孤本,珍貴的印學寶典《西泠八家印存》。2011年,全日本每戶聯盟副會長內藤富卿為舉辦書畫展提出借展要求,丁如霞為了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把其無償借給內藤展覽。然後這本珍貴的孤本便神奇的失蹤了!日本方面“很大方”的賠償了12萬人民幣了事。

因此,我們不得不懷疑《祭侄文稿》的前程安危。

滿江紅 驚聞臺灣出借“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

滿江紅 驚聞臺灣出借“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

滿江紅 驚聞臺灣出借“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