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的上衝回落(UT)與熊市初顯信號(SOW)

股市中的上衝回落(UT)與熊市初顯信號(SOW)

第三章 威氏逃頂策略:如何識別主力的派發意圖


第三節 第二階段:派發的確認階段

文前註釋:

CM—主力機構,掌握大資金的人或機構。

JOC—這是一個SOS信號。價格強烈上漲突破了前期的關鍵阻力位置或者突破了交易區間的上邊界,特徵是高成交量和非常寬的振幅。

SOS—顯示需求控制市場的信號或者上升趨勢中需求良好的表現。SOS之前常常是一個交易區間或者吸籌階段。SOS的特點是超長陽線,伴隨超大成交量,有時候SOS是連續的陽線,伴隨遞增的成交量,但是這種現象出現不確定是SOS,所以SOS必須經過隨後的價格回調確認,確認過程一定是小蠟燭和小成交量。同SOS對應的是SOW。

●在這個階段,我們通過測試行為來確認市場在派發階段。這些測試行為包括:熊市初顯(SOW),上衝回落(UT)。這個過程是整個趨勢的轉折點,因為無論出現任何到頂信號,最終決定市場由牛變熊的因素是供應。只要市場沒有出現股票供應量擴大的現象,牛市就沒有真正終止,熊市也就沒有開始。這個階段有兩個供應的表達方式,一個是上衝回落,另個是熊市初顯(SOW)。為了本書敘述的一致性,我們統一使用SOW來表示熊市初顯的信號。在第二階段,我們有兩個做空點。一個是在上衝回落,另一個在SOW之後的回測。

股市中的上衝回落(UT)與熊市初顯信號(SOW)

圖3-7


一、上衝回落(UT)

上衝回落的特點是突破阻力線後又收在阻力線之下,是個上影線。有時上衝回落由2-3根蠟燭完成,就是說突破時不是上影線。然後接下來一根陰線立刻回落到阻力之下。上衝回落的意義是,主力迅速吃掉空方止損單,然後任價格下跌(他們的本意是做空,但是故意向上突破,目的是掃清障礙)。

如圖3-7,上衝回落在威科夫交易方法中佔有重要地位。它的行為是價格試圖突破震盪區頂部,結果沒堅持住,然後立刻跌回震盪區,它的形成過程是1至3根蠟燭。上衝回落之後必須有跟隨才能證明市場的供應強勁。上衝回落是CM的一個測試需求的策略,目的是掃清空頭的止損,同時評估突破過程中需求是否枯竭。價格回落到區間,表明突破後沒有需求跟進,供應控制了市場。上衝回落過程中成交量是增加的,它說明買方付出很大努力讓價格離開震盪區,但是突破遇到了強勁的供應(如圖3-5中的1號柱)。一個例子可以更清晰地說明上衝回落的意義。比如價格從50元漲到51元的時候,買方的努力是1000 (成交量)。第二天價格又從51元漲到52元,這次買方的努力是2000。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買方雖然付出了雙倍的努力,但是沒有得到相應的收益。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在第二天的交易中,市場上股票投放量擴大,導致賣方更加積極地競相出貨(也就是供應超過了買方的需求)。這種現象下威科夫理論中叫作努力沒有結果,是一種停止行為。上衝回落的確認是接下來價格出現放量下挫的現象,

表明供應持續控制市場,市場正式進入熊市。很多時候價格應該做什麼但是沒有做成,這是個警告。在實際交易中,使用這種方法可以提前判斷出反轉。如果做空,上衝回落是個進場點。有時在測試階段,CM沒有使用上衝回落的方法,他們直接使用放量下挫的方法,我們把它稱為SOW。UT和SOW已經是市場對買方的最後通牒。

二、弱勢出現(SOW)

如圖3-7,SOW是市場進入熊市的信號。SOW的特點是放量長陰,必須出現在震盪區的右手邊才有效。當這種行為出現的時候,市場只是出現了可能的SOW,它必須要經過緊接著的無量上漲才能確認。SOW有兩種表現方式。第一種是在震盪區內,表示供應完全控制市場,並且正在努力向下突破震盪區。第二種是直接突破震盪區,我們稱之為突破冰線。價格跌破冰線之後,會有個大幅的下跌。這裡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就是把支撐比喻為冰線。價格突破震盪區底部,就像一個人跌落冰線(如圖3-5中的4號柱)。他在冰下向上努力的時候,如果碰到冰層很厚(供應),他們會再次沉入水底。把這個比喻用在市場上,如果價格破冰之後再返回冰線時遇到強大供應,那麼這次努力會失敗,價格會重新開始下跌。SOW之後,價格以小的成交量和蠟燭的反彈叫作最後派發點,簡稱LPSY。LPSY是威科夫交易中的最佳做空點。看圖3-8 (深振業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初日線):

股市中的上衝回落(UT)與熊市初顯信號(SOW)

圖3-8

從圖的左面向右看。1號柱的那波是初次供應,進入市場的供應開始擴大。2號柱是搶購高潮(天量新高),供應開始擴大,有派發可能。3號柱是自然回落,4號柱是二次測試,4號的特點依然是擴量高拋,說明供應持續入市,然後5號和6號柱的情況相似,同樣是擴量高拋。4、5、6號柱的行為說明賣盤在持續增加,此時公眾需要頭腦清醒,而不能再受任何蠱惑追高,因為市場的自身行為已經告訴我們CM可能在派發。

7號和8號柱的行為明顯告訴我們CM在建立派發的支撐價位,這個行為也告訴我們CM還沒有派發完,他們會在反彈中繼續派發,而這個反彈行為恰恰是蠱惑公眾追高的手段。9號是測試,這是個上衝回落,目的測試需求的力量,同時也為鎖住最後的買家。我們看8-9這一波的成交量還在遞增,說明部分公眾還在追高。9號的上衝回落確認左面的一系列市場行為是派發,市場即將進入熊市。10號是破冰,也是SOW,雖然成交量不是天量,但是它在增長。在關鍵位置,成交量的增長更重要。10 號的長陰突破是供應超過需求最明顯特徵,而擴量又說明流入市場的賣單在增加,市場破冰之後的任何反彈都是做空點,因為破冰之後的下跌空間很大。

股市中的上衝回落(UT)與熊市初顯信號(SOW)

更多章節回顧:

前言

第一章 聰明錢解讀市場的工具是什麼? 第一節 聰明錢的看盤順序

第一章 聰明錢解讀市場的工具是什麼? 第二節 CM 觀察走勢遵循的原則

第一章 聰明錢解讀市場的工具是什麼? 第三節 供求關係

第一章 聰明錢解讀市場的工具是什麼? 第四節 公眾對支撐和阻力的誤解

第一章 聰明錢解讀市場的工具是什麼?第五節 如何識別供應和需求擴大

第一章 聰明錢解讀市場的工具是什麼?第六--九節

第二章 怎麼知道主力機構開始接盤了 第一節 哪些市場行為可以判斷熊市終止?

第二章 怎麼知道主力機構開始接盤了 第二節 停止行為&第三節 吸籌的第二階段:哪些市場行為告訴我們吸籌結束和牛市開始?

第二章 怎麼知道主力機構開始接盤了 第四節 吸籌過程的第三階段:確認吸籌結束的市場行為是什麼?

第二章 怎麼知道主力機構開始接盤了 第五節 吸籌過程的第四階段:進入牛市

第二章 怎麼知道主力機構開始接盤了 第六節 吸籌過程的操作綜合案例

第二章 怎麼知道主力機構開始接盤了 第七節 熊市結束的另一種模式:沒有恐慌拋售 第八節 震倉

第三章 威氏逃頂策略:如何識別主力的派發意圖 第一節 以下現象告訴你牛市可能到頂

第三章 威氏逃頂策略:如何識別主力的派發意圖 第二節 CM的出貨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