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杭州姑娘在美國的務農日記:健康的食物來自有生命力的土壤!

編者按: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但是還有一句話卻是,食以土為本。沒有土壤,就沒有食物,沒有食物就沒有生命。健康的食物需要健康的土壤,而土壤是有生命的。還人們通常認為,冰冷的土壤是沒有生命的。其實不然,土壤也是有“溫度”的,它如同地球表面的各類生物一樣“活”著。據科學估算,每1克土壤中約有1億個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各司其職、相互牽制,產生平衡作用,以維持土壤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轉。如果這個平衡被自然或人為打破,土壤就會生病,就會失去生命力走向消亡。

一位杭州姑娘在美國的務農日記:健康的食物來自有生命力的土壤!

只有健康的土壤,才會有健康的農作物,也才會有健康的食品。可以說,土壤的安全健康是食品安全的源頭保證。而作為土壤調控者的微生物的作用自然不容小覷。未來農業發展,我們必須要讓土壤微生物在農業生產中發揮出大作用。

土壤與人類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在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生活中,消耗的約80%以上的熱量,75%以上的蛋白質和大部分纖維都直接來自於土壤。保護好“大地母親”的“皮膚”,是人類不容推卸的責任與義務。今天跟朋友們分享一位杭州的姑娘在美國從事永續農業的感悟,供大學學習參考。

在杭州西湖邊長大的我,從未想過,我竟會在美國的一家農場,找到我生命中的第二“家”。

一位杭州姑娘在美國的務農日記:健康的食物來自有生命力的土壤!

我出生在杭州,家在西湖邊的吳山腳下。小學時,爺爺奶奶常帶我爬山,中午從學校爬山去奶奶家吃飯,然後再爬山回來。爺爺為鍛鍊我和表弟,帶我們爬西湖邊所有的山。山上的那些古老的大樹,各種昆蟲,都是我童年的小夥伴。只要有空、有興致,爸爸總會帶我去西湖邊騎車兜一圈。夏日的清晨或傍晚,我們在西湖看盛放的荷花;冬天,我們去靈峰探梅香;秋天,我們去九溪煙樹聞桂香;春天,去西湖邊的大大小小的花園,看花朵競豔。只要說到西湖,我的腦海裡就能浮現一幅幅在不同時刻與她相遇的畫面。

一位杭州姑娘在美國的務農日記:健康的食物來自有生命力的土壤!

初中時,爺爺奶奶離開我遠赴美國,去叔叔家帶孩子,竟一去就是十年。我也因學業繁重,開始埋頭習題試卷中。而後我去到外地念書,在欠缺自然的地方,研究欠缺自然的學問——經濟學,一下度過很多年。但是,每每只要回到杭州,我總會和爸爸去西湖邊騎車轉一圈。那兒的樹的芬芳,風的撫摸,湖水的靜美,總能在瞬間療愈我。

現在想來,在西湖邊長大的我,或許在童年時就早早地在生命中播下了自然的種子。

一位杭州姑娘在美國的務農日記:健康的食物來自有生命力的土壤!

2010年,我第一次赴大洋彼岸,在美國的一所常青藤大學就讀碩士,畢業後幸運地在美國華盛頓做經濟與發展政策研究。2012-2016年間,我在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工作,研究和評估發展項目。這段時光,尤其是去非洲等地出差的經歷,啟發我深度思考經濟與人類發展。我看到貧困的複雜性,以及“有得必有失”的發展模式。我開始質疑,我們在追求的“發展”是否真的帶來了發展,是否真的是我們想要的發展?

因為研究農業、食物與發展政策,我開始瞭解農業與食物體系對社會、環境、健康帶來的巨大影響,才發現農業與食物幾乎與所有的世界危機都相關——貧困、飢餓、環境汙染、氣候變化、能源、慢性病等。

一位杭州姑娘在美國的務農日記:健康的食物來自有生命力的土壤!

簡單來說,全球的食物在產量上已經足以滿足每一個人的熱量與蛋白質需求,可全世界仍有十億人飢餓。在許多國家,營養不良與肥胖和其他慢性病共存,造成健康危機。用昂貴的環境代價生產的食物,三分之一未被消費即被浪費。農業和食物體系因極度依賴化石燃料,排放著約佔全球三分之一的溫室氣體,導致氣候變化,威脅人類生存。並且,儘管地球人已沒有足夠的淡水、足夠的農業用地來維持農業,但為了生產更多的肉滿足市場需求,我們還在不斷地毀林和破壞地球,同時長期過量食肉,吃出各種慢性病。

這是一整個“體系”的問題。可是現今世界的學科往往分割孤立,讓每個人站在自己狹隘的領域上看世界。很多科學家在執著研究“如何餵飽全世界、生產更多糧食”,卻看不到糧食的生產方式本身在造成隱性飢餓、造成生態系統的崩潰。主流經濟學家用產量和農業收入來衡量農村經濟發展,卻看不到農業的生產方式讓土壤退化、無法涵養水源,長此以往不可持續。醫藥行業的蓬勃發展讓我們對人類進步躊躇滿志,卻很少有人看到健康問題與農業、飲食和生活方式之間的關聯。這個世界上的那麼多人,都想去解決問題,但卻僅僅是在表面努力,從未追根究底地探求問題根源。

一位杭州姑娘在美國的務農日記:健康的食物來自有生命力的土壤!

心繫人類存亡與未來發展,我開始探索可持續農業與食物體系,希望“系統性”地解決世界危機,而不是孤立地去解決。因為好奇心強,便通過大量學習,瞭解人類的歷史、農業與食物體系的轉型歷史,搞明白為什麼人類目前的農業和食物體系會是這個樣子,並專注於研究可持續農業與食物體系的模式、組成部分和案例,作為解決辦法。

我開始意識到,農業生產其實可以是可持續的,並且還可以恢復自然環境。農業與食物也可以作為載體,連接人與人、人與社區,改善社會,促進公平與關愛。於是,身在美國的我,開始研究並參與美國當下如火如荼的可持續農業與食物運動。

一位杭州姑娘在美國的務農日記:健康的食物來自有生命力的土壤!

美國在近幾十年,由於意識到了工業化農業和食品體系給社會、環境和健康帶來的巨大危機,正快速地向可持續農業與食物體系轉型。城市食物森林、社區農園、生態農場在美國遍地開花,昭示著農業的系統性變革——以單一化種植為主、依靠化學品的工業化農業,正向以多樣化為主、與自然協作的生態農業轉型;可持續農業在社會公平與人民健康等問題上,正在發揮多重功能。

在美國首都附近,我和新農人們一起用可持續農業恢復土地、營造社區、展示和教育世人。這片土壤嚴重退化的農田,現已變成了一片生機勃勃的食物森林。

一位杭州姑娘在美國的務農日記:健康的食物來自有生命力的土壤!

結果,在這裡務農變成了我人生中最開心的時光。每次去Forested森林生態農場,我都像一個孩子,迴歸大自然的懷抱。我還記得在農場第一次種樹、接觸土壤時的情景——那是我第一次用雙手撫摸土壤,不由得發自內心感嘆說:“Wow, it feels like touching the softest skin on Earth(這真好像是在觸摸世界上最柔軟的皮膚啊……)” 植樹小組裡一位在美國環保局工作的男士聽了跟我開玩笑:“Uh-oh, be careful, too much information! (小心啊,別透露太多信息噢。)”

那天回家,還意外地發現雙手比往常更細嫩光滑了。

我激動地種下這棵Monkey puzzle tree(智利南洋杉),她美味的果實將在未來滋養至少七代人。

一位杭州姑娘在美國的務農日記:健康的食物來自有生命力的土壤!

“把手放在土壤裡,為什麼感到安心?因為比世界上所有人還多的生命都在擁抱你!”

而後,對土壤這個微觀宇宙的好奇,引領我開始探索“從大地到人體腸道”的微生物世界,以及土壤、食物、健康之間環環相連的科學奧秘。

除了在Forested務農,我還在華盛頓的城市農場務農,參與到了食物作為生命在自然與社會間運轉的過程之中。我享受著與食物交流的全過程——種植、收穫、發酵、烹飪、堆肥,並與美國新農人和覺醒的消費者們一起,熱情地用農業來恢復自然、營造社區。

通過可持續農業,我重新過上了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生活。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城郊的鄉間務農,我每次必會在朋友圈記下圖文並茂的日記。

一位杭州姑娘在美國的務農日記:健康的食物來自有生命力的土壤!

如是已記錄了兩年。雖身在美國,我卻在微信上擁有了越來越多大洋彼岸的國內友人。上千位微信朋友,可以透過我在美國務農與生活的故事,來獲取美國可持續農業與食物體系轉型的最新訊息。

在回國推動可持續食物體系八個月之後,我重回美國開始在紐約就讀食物體系研究學博士。我將延續我在美國的務農生活,並在這個公眾號,通過圖片、文字和視頻等形式分享給大家。這一篇篇日記,會是我的記錄、感悟和經驗分享。

務農是什麼?

我覺得有必要重新定義“務農”兩字。農業是與生命打交道的行業,與工業截然不同。

一位杭州姑娘在美國的務農日記:健康的食物來自有生命力的土壤!

因此,“務農”可否理解為“與生命打交道的事業”?

生命的本質是多樣化,必然複雜。那麼,與生命打交道、讓生命系統越來越豐富,相比與沒有生命的機械打交道,哪個更能發揮人的創造力,哪個更有成就感呢?

食物既是大自然生命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與社會、環境和文化環環相扣的多元載體。福岡正信說,務農的終極目標不是生產食物,而是培養和完善人。同樣地,食物的目的,也遠不僅僅是滿足營養,而在於培養與完善人。 我想用我與農業、食物和大自然相處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我們可以與大自然和諧地生活,從善待自然的過程中輕鬆獲得滋養我們身心的食物。我相信,文字背後所傳達的思想會播種在您的心中,在宇宙的無限時空中生髮,用滿載正能量的行動,把我們的地球變成人與萬物自由快樂生活的永續花園。

一位杭州姑娘在美國的務農日記:健康的食物來自有生命力的土壤!

2016年12月31日,我搭上從華盛頓回北京的飛機。在美國生活和工作七年後,我決定花8個月在國內推動可持續農業與食物體系轉型。

老天跟我開了一個大玩笑。冬日回國的第一週,竟每一天都是霧霾,沒有一天是藍天,也沒有一天能呼吸到潔淨的空氣。

我還發現,霧霾的味道是很豐富多樣的,各個城市不同。有的城市顆粒煤炭味更重,有的刺激化學味更重。

我花重金給自己買了一個環保運動型霧霾口罩,只需換濾芯即可。

一位杭州姑娘在美國的務農日記:健康的食物來自有生命力的土壤!

每當在國內向往藍天和偶覺失落之時,我總會翻看手機和電腦上留存的Forested森林生態農場的照片,每次我都會笑成一個傻瓜,這成為我最好的療愈方式。你們可能不知道,後來為了撰寫教大家怎麼模仿森林來種植食物的文章《森林生態農業 | 由2個兼職管理100種作物的高效農場,正在全球興起》,我自願週末加班了兩天,把我拍攝的所有農場照片都翻閱了,蒐集出最好的。而這整個過程,我竟都是滿臉微笑完成的。

我想,我得把它好好保留起來,說不定可以以後收藏在博物館中,發揮紀念人類發展歷史的作用。因為,這個博物館中也許會發生這樣的一幕。

某個母親帶著孩子參觀這個未來的博物館。孩子會指著我的霧霾濾芯問:“那是什麼?”

一位杭州姑娘在美國的務農日記:健康的食物來自有生命力的土壤!

母親語重心長地對孩子說:“我們祖先,為了一種名叫‘發展’的概念,消耗了大量資源,把地球上的生命逐漸變成非生命,還覺得自己很聰明……他們汙染了自己要喝的水、要吸入的空氣和要吃的食物,讓地球母親千瘡百孔。”

接著,她可以驕傲地對孩子說,“幸好,我們的祖先後來意識到了怎樣才是對自己而言最好的‘發展’,他們發現了可持續農業……與大自然中的其他生物們一起和諧共處地生產食物,恢復了地球上的土地、水源和空氣。你看,我們現在的地球又是美麗的花園了,空氣是如此芬芳,水是如此地具有生命活力!走,我們去博物館邊上的食物森林去玩會吧。”

一位杭州姑娘在美國的務農日記:健康的食物來自有生命力的土壤!

在國內的大半年,讓我變得更加有耐心,並且更加有信心。因為在去到各地演講和培訓時,我看到越來越多和我一樣有信心改變中國的創變者。當前世界雖然危機重重,但只要我們構建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用同理心來理解彼此——包括地球上的每個生命,我們將會把人性中的愛和美髮揮至極,共同搭建人類轉型的下一個新經濟與發展模式。可持續農業與食物體系將會是轉型這個新經濟發展體的起點,已有越來越多人著手用農業和食物恢復家園了!

一位杭州姑娘在美國的務農日記:健康的食物來自有生命力的土壤!

於是,即使身處霧霾之中,當我走在馬路上,當我閉上眼睛,我就可以幻想未來中國的樣子。我身處在森林之中,周圍有很多大樹,轉角是一座座食物森林,牆上也佈滿綠色的可食藤蔓,屋頂上也是一個個社區花園。鳥兒和昆蟲在身邊吟唱,到處是大人和孩子們的笑聲,攤開雙手,還能感受到自然療愈的能量。想到這樣的場景,我就會立馬綻放笑容,呼吸到的空氣也都是淨化了的。

這就是快樂的永續農業,每一個人都可以和我一樣開心地務農,開心地與生命打交道,恢復我們的家園!(文:裘成 編輯:耕讀工坊 僅供網友學習參考)

一位杭州姑娘在美國的務農日記:健康的食物來自有生命力的土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