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知識真可怕,從慈禧這幾句話,就能看出來她有多孤陋寡聞

慈禧,一個響噹噹的名字,“老佛爺”是她的日常稱呼;“奢侈揮霍”是給她量身定製的標籤;“垂簾聽政”那是她的絕活,一生兩次垂簾,至死方休。不過筆者對她記憶最深的卻是:每頓飯都要100多道菜,感覺頓頓都是自助餐,真幸福,羨慕嫉妒沒有恨。

沒知識真可怕,從慈禧這幾句話,就能看出來她有多孤陋寡聞

慈禧的文化水平到底有多高?從她自己書寫的幾道諭旨來看,字體歪歪扭扭,不成章法,文筆混亂,錯白字連篇。從她抄寫的心經看,寫的還算工整一些,可能是心境的問題吧。怎麼看也不像才女,確實水平不咋滴。但筆者以為,她父親長期從事的工作是“筆帖式”,可稱得上是一位資深的文字秘書,文字功底肯定是不錯的,慈禧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裡,難道從小就是調皮搗蛋的孩子嗎?就算不愛學習,字也不會寫的如此不堪吧?所以,筆者認為慈禧應該是出身在貧窮的漢族人家,後又被賣到現任父親惠徵家為奴,因為比較伶俐,所以被收為養女,恰好鹹豐選秀,她被選中成了懿貴人。故,慈禧習字並不多,也就是被收養的那幾年學了些皮毛,因此,字寫得不好看就順理成章了。

沒知識真可怕,從慈禧這幾句話,就能看出來她有多孤陋寡聞

雖然文化不高,但這並沒耽誤她成為晚清的實際掌權人,可見慈禧做事還是挺厲害的。她比較擅長馭人之術,善於平衡各方面的勢力,比如在洋務運動問題上,她心裡絕對知道維護大清根基穩固的人都在洋務派裡,而守舊派全是一些腐朽老儒,但皇權還得靠他們來維護,所以她表面上支持洋務運動,但又派守舊派的代表倭仁就職總理衙門。她這一招平衡術確實是“城會玩”吧。

沒知識真可怕,從慈禧這幾句話,就能看出來她有多孤陋寡聞

說到洋務運動,其實一開始慈禧也不怎麼懂,對那些洋玩意也是將信將疑的。洋務派當然和洋大人們的關係都不錯,國內沒有的工業品都是他們先學習,然後才引進的,美其名曰“師夷長技以制夷”,不管後來結果如何,這種學習開放的心態還是值得肯定的。所謂見多識廣,而慈禧哪裡見過這些東西,肯定得一驚一乍的。

沒知識真可怕,從慈禧這幾句話,就能看出來她有多孤陋寡聞

舉個例子吧。有一年,皇宮裡引進了發電機,裝上了電燈,這東西倒是沒驚著她,但是她話一出口,卻驚著了旁邊的宮女太監。開關一開,燈亮了,老佛爺發話了“這個茄子怎麼還會發光呀?”呵呵。說起來也真沒什麼,我們今天看見燈泡當然不驚奇了,但要給你看那些高科技的東西,你一樣也是挺好奇的。這也許是慈禧給他們開了個玩笑也不好說,但下面這事絕對就不是開玩笑了。

沒知識真可怕,從慈禧這幾句話,就能看出來她有多孤陋寡聞

後宮裡購進了一輛汽車,讓她去乘坐,慈禧一看發了話“他(指司機)在我前面坐著,對我不尊重,不坐!”我們覺得是笑話,慈禧可不是開玩笑。她可是當朝皇太后,地位尊貴,怎麼可能屈居人之後呢?還是在人的屁股後面。還有一件事是李鴻章修火車道,慈禧竟然說,這東西轟隆隆地在地上跑,震動太大,恐怕會惹地下的老祖宗生氣,萬一要是動了風水、傷了龍脈什麼的,可就罪該萬死了。唉!真是杞人憂天了,老祖宗早就生氣了,不在乎你再幹這點事了。

沒知識真可怕,從慈禧這幾句話,就能看出來她有多孤陋寡聞

舉這三個例子,筆者想要說的是,大千世界,變化萬千,不管你地位有多尊貴,你不包容接納新事物,就會被這個世界所拋棄,因為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慈禧雖然搞了一點笑話,但是畢竟她還是推動了洋務運動,開啟了晚清工業發展和現代化之路,這一點應該被肯定。

其實,孤陋寡聞也好,淺見薄識也罷,這些都是正常的。誰還沒有個鬧笑話的時候?高科技發展這麼快的今天,誰能啥都明白呢?做到“今天是寡聞,明天是見聞,後天就是博聞”就OK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